windowsphone开发

时间:2025-01-29 10:51:10编辑:小松

常用的windows平台开发工具有哪些?

由于Linux具有稳定、可拓展、开放及低成本的特性,近年来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全球各地快速增长的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几欲与Windows平台一争高下。Linux应用范围从Web服务器、防火墙一直到快速缓存的网页服务器,已经走出科研实验阶段,开始步入关键业务领域。然而运行在Linux下的应用软件偏少,让诸多用户对此平台犹有疑虑。其实并不能怪软件厂商和程序开发者的惫懒。用于Linux平台得心应手的开发工具匮乏,使开发效率降低。如今,Kylix3的出现,有望使这种状况彻底改变。从其近期产品发布会上,人们争相要求得到试用版的热闹场景可见一斑。


RAD原来有历史


大多数Linux发放版本,自身捆绑了诸如Java、Gcc、Perl、Python等常用开发工具。然而遗憾的是多数还处在字符界面的命令行状态下,需要设置大量参数编译、调试,对于像企业级应用和团队开发,则更是难上加难。

Windows环境的快速开发工具(RAD),像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等可视化开发环境,通过简单的用户界面设计、方便的拖拽式开发,促成了Windows平台应用软件的极大丰富。为帮助Linux软件开发人员提高效率,2001年,Borland将在Windows平台上获得成功的Delphi,移植到Linux平台,推出Kylix。

如果说,Kylix2还是将Delphi从Windows搬到了Linux,那么最新推出的Kylix3则进一步整合了高性能的C++Builder及Delphi程序语言,为Linux平台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快速开发电子商务应用的解决方案。据称,无论是建立图形用户界面、数据库或是Web及Web Services应用程序,Kylix3都将带来更快速、更简单的使用经验。


似曾相识的C++ Builder


Kylix3具有Windows 平台下C++ Builder程序开发人员熟悉的工作界面,并同时支持ANSI/ISO C++标准,在结合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环境中,Kylix3整合了多种可视化设计工具,内包含Borland CLX组件库,结合CodeInsight技术的编辑器,配合图形调试器和内码编译器,功能经过调整,可以快速开发包括数据库、用户图形界面及Web services程序在内的各类Linux平台应用。

Borland 跨平台组件库(CLX)提供了数百个可重复使用、定制化、自由拓展的组件和类,方便C++Builder或Delphi编程人员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由Kylix 3开发的基于Linux的应用程序,将其源代码经C++Builder或Delphi重新编译之后即可在Windows环境下顺利执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用性。而跨Web服务器的兼容性,使专为Apache开发的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在Windows平台经过编译后,可供MS IIS、Apache、Netscape等不同Web服务器使用。

可视化C++编译环境和组件式的开发方式,使原本对Linux平台不熟悉的开发者,也能够顺利进行开发,从而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


Web Services的三大利器


今天,Web services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主要手段。任何一个应用解决方案,只要通过Internet连接,就可以整合分布全球不同环境中的资源。Kylix 3拥有三大法宝可以使得用户的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和使用Web services。

BizSnap是Kylix的Web Services开发平台,应用业界通用标准SOAP/XML,提供整合B2B的Web services,将Linux操作系统和Apache服务器能力延伸到电子商务、XML与Web services应用领域,并无缝连接到各类支持Web Services的应用系统。

WebSnap是Kylix以组件为基础的Web 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将Apache Web服务器变成数据库驱动的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服务器。配合HTML制作环境、可视化工具以及组件结合方式,WebSnap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开发Web应用程序并整合到企业门户中。

DataSnap则遵循分布式计算标准,将已有电子商务的企业数据库、应用和对象完美集成,是建立高扩展性、企业级数据访问的中间件解决方案。通过DataSnap可以建立高性能的多层数据库应用系统。

多种技术应用,使得Linux应用程序和企业数据库紧密结合,从而实现Linux平台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大促进。

windows 10通用应用开发 怎么样

WP生态一直因为应用数量和质量为大家所诟病,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使得WP系统迟迟得不到发展。于是微软在发布WIN10后祭出“杀器”:通用平台!希冀通过WIN10 PC的装机量带动整个WIN10生态的发展,当然也包括WM10,这点乍一看真是振奋,毕竟WIN10早晚会在PC市场成为霸主地位,到时候开发商面临的将是全球占据90%以上的用户,应用数量当然会得到解决。然而我们仔细的推敲一下,PC平台的发展一定会激发众多的以开发移动产品客户端的开发商开发WIN10通用应用吗?如果你还不太明白我的意思,那我来问一下:在WIN10没来之前,WIN PC平台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其用户量的庞大为什么没有激发开发商开发出微博,支付宝,淘宝,京东这些在移动端必备的客户端呢?这里我们就得来分析分析PC和Mobile的“功能属性”和“操作体验”问题。
第一,PC以工作和游戏作为主力功能的平台本身就无法和移动端的应用需求“通用”。也就是说,在移动端需要的软件在PC端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性,反而90%以上的软件都以“网页”作为实现这一功能的载体。我们平常购物的淘宝,京东等;浏览的百度,猫扑等论坛;获取资讯的网易,凤凰等门户;甚至有时候看视频的爱奇艺,搜狐等视频客户端都统统由“浏览器”作为载体。而这些软件可以说在移动端都是很受欢迎的产品。而另一方面,号称拥有上亿软件的WINPC系统其实软件多以游戏和工作相关,并不能嫁接到WINMobile平台。WIN发展了这么多年,其以大众为受众对象的客户端软件也就浏览器和视频软件。浏览器还好,就是视频软件,广大用户有时候也并不买账。
第二,PC的鼠标操作和移动端的触摸操作体验无法很好的“通用”。虽说WIN10也是适用平板的操作系统,然而就目前看来,以后WIN10的装机量几乎绝大部分将有桌面撑起。最近,一有通用应用发布,我都是第一时间下载来用,然而除了第一次下载体验过后,以后便很少使用了,除了上述所说的“网页取代”之外,更多的是,即使我需要这项“服务”,我也优先选择网页端的。因为PC以大屏为优点,而众多的软件在设计之初,优先考虑的还是移动端。这样虽然微软提出了一项所谓的自适应技术,其效果还是没有在网页端直接浏览的效果好。比如最近发布的淘宝,以及包括“智机网”,“IT之家”这些我在手机端必备的软件,转移到电脑上后,还是更习惯网页直接浏览!或者当我需要使用某项功能我更多的还是转移到手机端去看,比如刷微博,逛贴吧等等,也就是说这些软件现今在手机端之所以有需求是因为这类的软件适合移动便捷类平台使用。
除了上述叙述的原因,PC平台的传统WIN32应用,也是阻碍通用应用的一大拦路虎。比如PC平台装机量最大“浏览器”应用,早已经被技术成熟的exe应用占领,开发商在当前的状况下没必要开发出通用应用。再看几乎必备的杀毒管理软件,等待通用应用不知道会等到猴年马月。因为这些产品深耕exe多年,真的没有必要转移到appx应用,一来用户不需要,二来费时费力费钱,三来通用平台功能并不完善。
综上所述,“体验不佳”,“用户需求不大”,“转移平台费时费力”成为通用应用在PC端发展的阻碍性因素。个人感觉,唯一能带动发展的应用类别也就“视频音乐类”。希望通过PC平台把我们近些年来在手机端“喜闻乐见”的应用扩大到WINMoblie平台可谓任重而道远,因为PC平台能否把这些适用于移动端的软件----“UWP for PC”发展起来都是大问题。所以,解决该问题的突破点也许并不是PC的装机量,而是平板的装机量。微软及其OEM厂商应该大力发展混合设备的销量,不能让WIN10沦为只用鼠标操作的WIN7加强版系统,那样即使WIN10份额再大,它带动的也只有适用于WIN10 PC的应用的开发,也就是WIN32应用,而不会是通用应用。


上一篇:喔魔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