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挖心的故事
比干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比干尽心尽力地辅佐纣王,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比干向来以死进谏,不惜以死抗争,正是这样的品质最终导致比干被纣王挖心。
纣王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政事荒废,比干多次向纣王进谏。纣王虽表面应允比干会改过,但是在心里视比干为眼中钉,终有一日想除之而后快。比干的多次进谏,换来的只是纣王的更加荒淫。
比干痛斥纣王杀皇后、诛大臣,直指纣王的暴政,纣王自觉理亏,无言以对,比干罗列纣王的条条罪状,引起纣王的勃然大怒,终决定杀之而后快。于是,纣王命人剖开比干的肚子、取出心肝,就这样“亘古第一忠臣”被纣王杀害。
民间传说比干在被挖出心脏后,形色憔悴、面如枯槁、骑马南行。在荒郊野外碰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在卖“没心菜”。比干问老妇人“菜没心可以活,那人呢?”老妇人说“人没心便死!”说罢,比干长叹一声,口吐鲜血,坠马而死。突然间,天地变黑,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将比干的尸体用土掩埋。
距离比干的时代已经过去3000多年,比干也已经化作一黄土,但比干不畏权贵、以死进谏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比干被挖心的故事是真的吗?
比干挖心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在神话故事中读过的,后来根据史实和资料的记载,比干确实是被挖了心的。 比干是商朝帝王的儿子,也是商纣王的叔叔,辅佐帝乙时担任丞相一职。20岁时以太师的身份辅佐商王,后来又受托辅佐纣王。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为百姓造福,帮助发展国家的军事农业,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对商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辅佐了两代帝王。 奈何商末时期,纣王昏庸残暴,不理朝政、滥用刑罚、肆意杀生,终日与狐妖妲己饮酒作乐,成为一代昏君。比干多次苦口婆心都被纣王驳回,百姓的流离失所,大臣们的担惊受怕、叫苦不迭使商朝一片混乱。于是比干在摘星楼苦劝三日不离开,惹恼了纣王将他杀后剖心。然而又有传闻说后来比干烧了狐狸洞,将皮毛制成袄穿在身上,想要铲除妖女妲己,然而却被妲己记恨,装作心病晕倒,并告知纣王只有七窍玲珑心作为药引才能好起来。而比干就是众所周知的七窍玲珑心。纣王向比干寻求七窍玲珑心片,比干没想到纣王如此昏庸残虐,想起姜子牙曾给过他的符纸说有大难时喝下。于是比干喝下符纸将心挖出给了纣王,却在随后身亡。 后来周武王伐纣,安定天下,将比干封为文曲星之名,并四处寻找比干的后人,最终在长林寻到,于是为其后人赐姓为林,以坚为名。所以林氏的太始祖其实是比干。后来又修建了比干陵等宗祀,才使得一代忠诚臣子最后有一个体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