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简介

时间:2024-12-11 18:22:17编辑:小松

南唐后主李煜词前后期有何不同

南唐后主李煜词前后期的区别:前期词多描写皇帝、宫廷生活,风格柔靡绮丽而又率真自然;后期词转为怀旧伤今,抒发亡国之痛,囚徒之苦,多感伤愁思之语,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南唐后主李煜代表作有哪些?

南唐后主李煜代表作有: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诗中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2、《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五代: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译文: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这首词的上片写南唐曾经有过的繁华,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下片写亡国之后的悲伤情绪,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免感慨万千。3、《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4、《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将它拂去不知不觉又洒满一身。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路途遥远,有家难回。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5、《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译文:昨夜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它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名物,也没有具体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一切都是那么朴素,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氛围的创造,和抒情主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李煜是唐朝的皇帝。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人物争议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等史籍都未明说李煜被毒死之事,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曾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其中,赐鸩说记载最详细具体的是宋人王铚的《默记》,后主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据《默记》载,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闻言不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节,后主42岁生日,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诸罪并罚,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性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李煜是什么身份?哪个朝代的?李煜是南唐后主,他所处的南唐与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并不是一个概念。
我先简单理顺一下历史顺序,你就清楚唐与南唐的区别了: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日渐衰退,唐末的藩镇割据加快了它的分崩离析。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纷乱割据时期,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的是五个很短的朝代,大都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而“十国”,指的是与五代同一时代并称的位于长江流域的十个小朝廷,南唐便是其中的一个,大致从公元937年起至975年止,历经三个皇帝,李煜便是南唐的末代皇帝。
至于南唐为什么会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发展的经络来看,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五代十国的创建人大都是唐末的节度储,由于当时的节度使权力过大,在从割据走向分裂的演变过程中,节度使们自然就演变成为皇帝。经过五十多年的纷乱割据之后,北宋逐渐统一中国,五代十国宣告结束。五代十国只是唐朝与宋朝之间的一个短暂过渡阶段,南唐也摆脱不了最终大一统的命运,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你所说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他诗词里面描写他皇帝前后的快乐与悲伤是怎么样的一个写作过程”这个提法是不确切的。李煜诗词风格变化的分水岭不应该是他当皇帝前后,而是在南唐亡国前后。南唐亡国前后他的诗词风格截然不同,这点,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早有定论。
我也很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对于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作为一个皇帝,由于他经历了南唐繁荣、衰落、亡国这样一个过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快乐与悲伤两种不同风格,也是在所难免。
在战乱纷飞的五代十国时代,偏安江南的南唐经济比较繁荣,很多文人雅士相继来到这里避乱。而南唐的统治者又比较喜爱文学,因此南唐逐渐成为一个诗词的中心地带。李煜前期的诗词主要是宫廷生活的反映,里面欢歌醉舞的成份很多,词藻较为华丽,基调也比较欢快。这段时间的此作,虽说艺术造诣很深,但我不太喜欢这种风格。
亡国之后,由于身份的变化和生活的变故,他的词风变化很大,脱去了宫廷生活气息和脂粉气,很多作品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伤。你可以也看得出来,他在词中透过念念不忘的故国,渗透出一种淡淡的愁绪,里面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婉和凄切。我非常喜欢李煜这一时期的词作,一直觉得李煜后期的词作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在我看来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词人所不能比拟的。你如果读一读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读后仔细品味一下,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人?南唐指哪时?五代时期的南唐最后一个皇帝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南唐是其中一国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1、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2、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景的第六子,生于937年,959年被立为太子。961年即位,没有年号。
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李后主在位14年,975年被俘去位,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
3、
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38岁时,宋师长驱渡江,迫围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
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在位时,一直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但他仍不思振作,浮华奢侈,迷信佛教,终于为宋所灭。他在政治上是庸驽无能的皇帝,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墨迹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他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余下全文>>
李煜是哪个朝代?南唐后主五代十国末期宋朝初期人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李煜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TS,DM】
哪个朝代跟皇帝称国主多出现于分裂时期,如南北朝,南朝的陈后主;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等。
另外宋朝时,一般称呼西夏、大理、辽国、金国的统治者为皇帝,不称国主。
李煜和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祖父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晚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擡不起头。
李煜是唐代最后-个皇帝吗?130分唐朝在907年就灭亡了。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南唐是937年建立的,属于五代十国之一。
他只是姓李,和李世民的唐朝没有半毛钱关系


上一篇:苦菜图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