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下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客观的存在。总的来说社会在进步!1、M型社会特征 先来看看什么是M型社会?M型社会是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观点,他原来是麦肯锡全球的董事,他归纳以后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结论,随着资本和资源的分配,中产阶级开始分化。大前研一用非常多的数据证明了日本的社会是一个M型的社会,所谓M型社会,就是中产阶级要么沦落为中下阶层,要是变成富裕阶层,当中产阶级开始塌陷的时候就变成了M型,也就是低收入比例增长,高收入阶层的比例同时增大。 2、中国的现状:收入差距拉大 我们中国是到了这个社会吗?我觉得肯定不是,但是我们出现了一些苗头,尤其是中产阶级往两个方向开始分化,这个趋势是明显的。两年前一部分人买了楼了,就靠近了这个M,另外一部分人也是想买房的,如果今年他们买房的话,可能付的代价是50%的价格增长,这样他就落入了另外一个M,因为这几年工资的增长并没有资产增长那么快。中国现在所谓的二元结构,我认为有两种二元,一种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1978年是2.4倍,2005年是3.4倍,这个趋势很明显。 我们再来看看城市内的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很明显,高收入阶层的比例在上升。虽然我们诸多的灰色经济没有统计,即使按照目前的统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关注中间的这一块,(幻灯)在中国城市收入统计中,中间红的一块是大体准确的,上面和下面都不是特别准确。我们看到这个比例在降低,就有分化的意思了。 3、中国的现状:基尼系数偏高 在2001年前,我们提出的是要奔小康社会,在小康概念之后,后小康时代又是什么时代呢?我这个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对房地产问题的理解会发生偏差。我理解的后小康时代,就是进入了大众投资的时代。小康的标志是温饱不成问题,小康之后家里有余钱了,余钱往哪儿投,这一点是后小康的因素,那么偏右的M就成为家庭、个人思考的主要方面。而房地产市场如果看成是两个市场,我认为这个路子就正确了。这个社会是很复杂的 有好人有坏人 有可怜人 有那种自满的想要K死他的人 反正是什么人什么事情都有 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 没有不可能没有的 在这个社会的压力很大 会有很多跟你一样的人跟你竞争同一个事情 想要在这个社会交上个好朋友我感觉比较的困难 不晓得怎么说 反正跟你一样真诚 坦白的人我感觉真的很少 反正社会就是这样 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要记得自己也必须多留一个心眼 自己不想去害别人 但是有可能别人就会来害你 呵呵 真的好复杂 反正不要太相信别人就会少吃很多的亏
您对现在的社会有什么看法?
对社会的看法应该看你个人站在哪个角度,我是一个学生,那么我仅谈对教育的角度,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很快,而在教育上的改革速度很慢,一项制度出如不是马上实施,而还要等几个三年或两年计划或试点后才能实施,这次出台的系列中考高考改革方案就是,盼了很久了,有了方案还要等 ,现在国外那么多国家都有成型的经验了,为什么还要等,人的一生真正学习的黄金时间有几年,我们等不起呀,损失了多少科学家的梦呀!!!快点行动起来吧!!!!!!
赵化宇的个人履历
1990年7月毕业于辉县市一中,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学习,毕业后到河南省新乡市化纤厂工作,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学习,毕业后到公安部工作,历任装备财务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科员、副主任,警务保障局政府采购工作处副处长,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到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孝南分局副局长,2009年9月起任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这一次是他第四次执行维和任务。
赵化宇的人物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公安部警务保障局政府采购工作处副处长、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赵化宇同志,肩负国家使命,在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过程中突遇地震,于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壮烈牺牲,终年38岁。 赵化宇同志,男,汉族,1972年5月生,河南辉县人,1994年5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化纤厂工作。1996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律硕士,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曾担任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党支部宣传委员,各方面表现突出,得到在校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1999年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校级优良毕业生。
维护和平而壮烈牺牲的光荣战士
中新网3月31日电 31日发表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支持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共参加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7390人次,9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
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联合国中东维和任务区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维和任务区派出400人的工程兵大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2001年,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2002年,加入联合国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2009年,组建国防部维和中心。
中国维和部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投入工作,新建、修复道路8700多公里、桥梁270座,排除地雷和各类未爆物8900多枚,运送物资60多万吨,运输总里程930多万公里,接诊病人7.9万人次,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类维和任务。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955名官兵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遂行维和任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其中,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94人;赴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工兵分队175人,医疗分队43人;赴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240人,医疗分队43人;赴联合国黎巴嫩临时部队工兵分队275人,医疗分队60人;赴联合国苏丹特派团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100人,医疗分队60人;赴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工兵分队315人。
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者全名单
科威特 雷润民:军事观察员。1991年被派至科威特边境,因车祸牺牲
柬埔寨 刘鸣放:军事观察员。1992年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牺牲
柬埔寨 陈知国、余仕利:工程兵。1993年5月,遭火箭弹袭击,不幸牺牲
伊拉克 郁建兴:联合国武器核查机构成员。2003年3月,遭遇车祸牺牲
刚果(金) 付清礼:工兵连班长。2005年5月,在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牺牲
利比里亚 张明: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黎巴嫩 杜照宇: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遭以色列空军袭击,不幸遇难
海地 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遇难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中国维和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1997 年5月,中国表示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00年1月,中国首次派遣15 名民事警察到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 2002年1月,中国正式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一级待命安排机制(一级待命机制规定所派遣人员和装备必须90天内部署完毕;二级为60天;三级为30 天),并准备在适当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可提供1个联合国标准工程营、1个联合国标准医疗分队、2个联合国标准运输连。2003年4月,中国首次派遣一支由175人的工兵连和43人的医疗分队组成的维和部队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于同年12月顺利组织了第一次轮换。第二批维和部队官兵在为期8个月的维和行动中,圆满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依照联合国有关维和行动的规定,中国决定派遣第三批赴刚果(金)的维和部队,将第二批官兵轮换回国。2003年7月,中国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一个包括运输连、工兵连和医疗分队在内的共550人的维和部队,将分批前往任务地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至2004年5月,中国已参与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约2300余人次的军事人员和253人次的民事警察。2004年9月,联合国授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勋章”。 2004年10月17日凌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95人乘联合国专机,前往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中国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队伍。截至 2010年1月,中国共向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截至 2010年1月仍有190名中国维和警察在东帝汶、利比里亚、苏丹和海地4个任务区执行任务。 4名驻东帝汶中国维和民警荣获联合国勋章 19名中国驻科索沃维和警察获联合国维和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