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9 16:46:37编辑:小松

趾怎么组词

趾的组词:刖趾适屦、截趾适屦、趾踵相接、截趾适履、削趾适屦。〈名〉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2. 同本义。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贲其趾。——《易·贲卦》屦校灭趾。——《易·噬嗑卦》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3. 脚指头。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魏学洢《核舟记》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4. 支撑器物的脚。鼎颠趾。——《易·鼎》5. 通“址”。基址。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趾字出处: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贲其趾。——《易·贲卦》屦校灭趾。——《易·噬嗑卦》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脚指头。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魏学洢《核舟记》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支撑器物的脚。鼎颠趾。——《易·鼎》通"址"。基址。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趾组词组什么词语

趾组词可以组的词语有:脚趾、趾骨、方趾、麟趾和利趾等。1、脚趾【读音】jiǎo zhǐ。【释义】脚上的趾头。【特征】脚拇趾和食趾间的触觉相当敏锐,只要碰触就能有抓握的反应,若脚趾长度够长,功能未必亚于双手。2、趾骨【读音】zhǐ gǔ。【释义】脚趾上各块骨的统称,拇趾两块,其他各趾均三块。【特征】趾骨分为近节、中节(踊趾无中节)及远节趾骨。趾骨之间为关节囊及韧带连接,是除踝关节以外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又由于位于足的前端,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3、方趾【读音】fāng zhǐ。【释义】方形的脚。多与圆颅、圆顶对举或连用,表示人的特征。亦指人。【出处】《南史·陈高祖纪》:“方趾圆颅,万不遗一。”《淮南子·精神训》:“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4、麟趾【读音】lín zhǐ。【释义】比喻有仁德、有才智的贤人。【出处】晋·陆云《答孙显世》诗之七:“志拟龙潜,德配麟趾。”5、利趾【读音】lì zhǐ。【释义】善走。与“利跂”同,出众。【出处】《吕氏春秋·简选》:“吴阖庐选多方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

踇趾跖趾怎么读

踇趾跖趾不是词语,单字读音为:踇字读作:mǔ,声母:m,韵母:u,声调:三声趾字读作:zhǐ,声母:zh,韵母:i,声调:三声跖字读作:zhí,声母:zh,韵母:i,声调:二声一、踇的释义:行貌。二、趾的释义:1、脚。2、脚趾头:趾骨。3、踪迹。三、跖的释义:同“蹠”,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蹠骨。扩展资料趾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趾迹[zhǐ jì] 脚基。2、踠趾[wǎn zhǐ] 屈足;蜷脚。3、系趾[xì zhǐ] 以铁镣锁足的刑罚。4、足趾[zú zhǐ] 脚指头,亦借指脚。5、趾绊[zhǐ bàn] 木屐上的趾襻儿。

上一篇:铅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