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之后是什么朝代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那么东晋之后是什么朝代呢? 东晋之后是什么朝代 1、晋朝之后是南北朝时期。 2、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 3、南朝(420-589)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奉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奉南朝为正统。 4、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在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制模仿南朝,并沿至唐代。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东晋之后是什么朝代的全部内容了。
中国古代东晋后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东晋之后的朝代是南朝的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正统王朝,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1]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因国君姓刘,为与赵匡胤建立的宋相区别,又称为刘宋;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谯纵、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南燕、后秦。这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夺取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请采纳回答谢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按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设计系何云 何志敏 刘春燕 刘蕙子 吕小瑞(负责人) 吴敬忠 周文晓 周梅 张景 曾俊华 李加 李广莉 石竹 艾敏 袁姝丽 谭欣 贺飞 马岚 绘画系 付业君 徐术珂 曾子懿 曾高潮(负责人) 李克难 李明 李树 李耘燕 梁葵 王书峰 王敏 王玮 王雪丹 袁成龙 许永康 谢定超 谭正 赵新 郑驰 陈小林 陈胄 骆韬颖 高小华 音乐系 于佳 何畔 刘骁 向乾坤 吴丹 姚艺 崔善子 席玲玲 张力 张茜 张莉 张雪 徐玥 曹丽娟 曹红波 李岚岚 王一珊 祝代辉 符辉(负责人) 谭锡颐 金艺风 阿拉腾珠拉 陈娟娟 陈波 陈然 陈茜 韩 利 韩利 魏晓兰 黄涛 舞蹈系 刘怡 卓嘎 哲他(负责人) 桑斯尔 梁竹 梅永刚 沈惹晓贞 范巍巍 董明超 贺嘉 赵明 雷睿 黄学峰 动画系 余杨 刘学伦 刘葵(负责人) 卢云鹤 周舟 宋莹 白斌 胡艳 陈原 龙丽娜 表演系(影视) 孙洪(负责人) 尼珍 张劲 徐世洁 戴汶娟 王磊 鄢小凡 理论教研室 刘立策 张金华 杨帆 王万宏(负责人) 王虹 范美霞 陈美珍 顾雪莲
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经历时期
浙江电台从建台到1985年底,宣传工作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期,城乡收听工具极少,电台把办好节目和组织收听紧密结合起来,依靠各级党委大力发展收音网,首先以杭州市为发展重点,而后在浙江省各县、区、镇建立了1129个收音站和一支2244人的收音员队伍。除每天自办4次地方新闻外,还编发1小时记录新闻,供收音站抄收,通过黑板报、油印小报等形式广为传播。举办各种对象性专题节目,如《职工二节目》、《农村节目》、《青年节目》、《儿童节目》、《妇女节目》等;又为不同工作岗位干部举办《财经讲座》、《文教政法工作讲座》、《工商讲座》、《青年团工作讲座》等。电台还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组织广播大会,1951年4月18日至20日举办的《浙江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广播大会》,听众最多的一天达60多万人,大会收到信件2000多封,电话1000多次,给志愿军的慰问信7000多封,捐献购置飞机大炮款4万多元。50年代中期,发射与收听条件逐步改善,浙江省各县普遍建立了有线广播站。浙江电台集中力量办好《全省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报道内容由过去以报道政治运动为主转向以报道经济建设为主,重视加强人物新闻的报道,拓宽新闻报道面。提高新闻时效,增加新闻播出次数,新闻节目从每天7次增加到10次,对省内发生的要闻能做到当天播出。倡导采制音响报道,提高新闻的可听性。文艺广播贯彻《双百》方针,增办《文艺之窗》、《百花齐放》、《广播剧场》等专题节目,配合政治运动,积极为中心工作服务。此外,出版《浙江广播》、《浙江广播网》、《广播通讯》三个刊物。“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浙江电台大部分自办节目停办,各档节目基本是“读报”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改革开放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电台认真贯彻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拨乱反正,以改革为动力,推动节目质量的提高。按照增加次数、减少每档时间、正点播出的要求,对新闻节目的设置作了较大的改革。到1983年,每天播出新闻28次,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次,共1小时20分;自办25次,共2小时55分。第一套节目从5时至13时、16时至22时,都有正点新闻。省市的重要新闻,基本上做到事情发生后2小时内就可播出,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除上述综合性新闻节目外,还设有4个新闻性小专题:《社会之窗》、《九洲瞭望》、《听众信箱》和《文体生活》。宣传内容注重反映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与气势,特别是城乡经济改革的新形势、新事物、新经验,宣传经济改革中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加强广播评论和有影响的批评报道,深化主题,引导舆论。在形式上增强了口头报道、录音新闻等带音响的报道,进一步发挥广播可听性优势。
浙江电台经济频道的发展壮大
近几年,财富广播·浙江经济广播电台还努力抓好频率的全省覆盖。到目前为止,已分别在杭州、舟山、台州、金华、瑞安、福鼎等地建立了六个转播发射台,通过六频同播,实现了全省覆盖。并在省级专业频道中,首个通过省外频点转播有效覆盖了整个闽北及台海地区。加上省内五个频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浙江经济电台还实现了在浙皖边境以及苏南地区的覆盖,而卫星转播,更使浙江经济电台的部分节目在新疆、甘肃等偏远地区也拥有了一批忠诚的听众群。财富广播·浙江经济广播电台由于拥有独有的节目优势和覆盖优势,已成为省内众多媒体中,极具竞争力和成长后劲的广播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