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是什么?
铁苋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 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 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 气微芳香,味淡。 主产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安徽等地亦产。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
铁苋菜为大戟科植物,地上部分可入药,味苦、涩、性凉,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后应用。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
1、清热利湿:可用于湿热痢疾,常单味应用;
2、外用可治疗痈结疮疡,毒蛇咬伤、皮炎湿疹等疾病;
3、消积:主要治疗小儿疳积、腹胀、泄泻;
4、散瘀止血,促进凝血作用:可以用于血瘀闭经、崩漏或出血证,例如咯血、尿血、吐血、瘀血、便血等多种情况。可以煎汤服用或外用;
5、内服还能治疗风湿痹痛、淋病、白浊等。
铁苋菜属于感光蔬菜,含有的维生素同时兼有光敏性物质,因此部分人食用铁苋菜后,晒太阳会出现皮肤发紫、发痒、灼烧等过敏反应,所以过敏体质者需尽量少食。
铁苋是什么 铁苋的药用价值
铁苋是中药中常见的,铁苋可能有些人没有见过,所以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铁苋是什么,铁苋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铁苋是什么
铁苋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自根茎处作须状分出,茎表面灰紫色或灰棕色,长约30厘米,密被白色毛。 质坚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中心有疏松的白色髓部或巳成空洞。 茎上部残留叶片,多破碎皱缩。
铁苋的药用价值
铁苋的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铁苋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铁苋的营养价值
1、铁苋菜、清热解毒,明目利咽铁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铁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莱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校校者。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铁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铁苋的药理作用
铁苋水煎液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效果好(试管内2倍稀释法),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杀菌作用。对舒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作用次之,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效果最差。以铁苋制成的片剂,在体外亦有同样抗痢疾杆菌之效。50%铁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舒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法),
铁苋菜的作用与食用方法有哪些?
药名
铁苋
别名
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血见愁、小耳朵草、
玉碗捧真珠、粪斗草、凤眼草、肉草、喷水草、痢疾草、野麻草、蚌壳草、铁灯碗、七盏灯、血布袋、布袋口、皮撮珍珠、田螺草、野苦麻、猫眼菜、寒热草、叶里仙桃、金畚斗、金盘野苋菜、沙罐草、灯盏窝、金石榴、茶丝黄、水芥、下合草、瓦片草。
植物特征
一般特性:一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
叶:具长柄,膜质,卵状菱形或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两面均略粗糙,先端渐尖,基部楔形,3脉,边缘有钝齿。
花: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此花序藏于叶状苞片内,此苞片开展时肾形,长约1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脏形。花期:5-7月。
果:蒴果小,被粗毛。
生态环境
1.生于旷野、丘陵、路边较湿润的地方。
2.多生于低山坡及荒地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及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各地及台湾。
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价值编辑
性味
苦;涩;凉
药材基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及短穗铁苋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细,单一或分枝,棕绿色,有纵条纹,具灰白色细柔毛。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卵形或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长2.5-5.5cm,宽1.2-
3cm,先端稍尖,基部广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棕绿色,两面略粗糙,均有白色细柔毛。花序自叶腋抽出,单性,无花瓣;苞片呈三角状肾形。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直径3-4cm,表面淡褐色,被粗毛。气微,味苦、涩。
药物应用鉴别
铁苋与栀子,二药均清热利湿,同为凉血解毒要药。铁苋草类体轻走表,清利肌表湿热;栀子果实类质重走里,清利脏腑湿热。前者偏走外,后者偏走里。功效略同,主治各异。
药理作用
铁苋水煎液在体外对几种常见的痢疾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效果好(试管内2倍稀释法),在稀释度为1∶256时,不但有抑菌效力,且有杀菌作用。对舒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作用次之,对宋内氏痢疾杆菌效果最差。以铁苋制成的片剂,在体外亦有同样抗痢疾杆菌之效。50%铁苋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舒氏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法);其根、茎、叶中皆含抗菌成分,但对不同细菌,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抗菌效力似有差异;铁苋醇提物亦有同样抗菌作用。铁苋菜中分离得抗菌、平喘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猫的支气管有扩张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铁苋菜全草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铁苋碱(acalyphine)。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积
主治
痢疾;泄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小儿疳积;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用药禁忌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老弱气虚者少用。
出处
《中华本草》
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铁苋菜本身,是大戟科植物的一种。而我们一般口中常说的铁苋菜,是作为中药材,铁苋菜植物的地上部分。本文主要讲中药铁苋菜,下文则不再赘述。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1、铁苋菜与苋菜的区别铁苋菜与苋菜,两者只相差一字,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苋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其富含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着“长寿菜”之称。而铁苋菜,则是一种中药材,虽然两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截然不同,不可搞混。2、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铁苋菜本身性凉,味道有些苦涩,我们都知道,铁苋菜可内服亦可外敷,内服主要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外敷则主要医治皮肤湿疹的症状。尤其是被蚊虫咬伤,可取适量的鲜铁苋菜,捣烂外敷即可有效止痒。3、铁苋菜的使用方法作为药用内服,可取2两铁苋菜煎汤,一日两次早晚服,尤其是对于治疗月经不调,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作为药品外敷,正如前面提到的,可取适量鲜品,捣烂敷于患处,这是由于铁苋菜本身含有铁苋菜碱,有止血抗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