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亲亲,你好,为您查询到:抚仙湖必去的景点,有这6个地方:1、碧云山,登顶即可纵览抚仙湖湖光山色;2、抚仙湖红宝石沙滩,畅览高原湖泊;3、月亮湾生态湿地,云南最大的湿地;4、烟草庄园,国内第一家烟草乐园;5、明星村,车水捕鱼处;6、笔砚公园,《蹉跎岁月》电影拍摄地。【摘要】
抚仙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提问】
不好意思,麻烦再讲详细些呢?【提问】
亲亲,你好,为您查询到:抚仙湖必去的景点,有这6个地方:1、碧云山,登顶即可纵览抚仙湖湖光山色;2、抚仙湖红宝石沙滩,畅览高原湖泊;3、月亮湾生态湿地,云南最大的湿地;4、烟草庄园,国内第一家烟草乐园;5、明星村,车水捕鱼处;6、笔砚公园,《蹉跎岁月》电影拍摄地。【回答】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湖面积212平方千米,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抚仙湖是中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平方千米(含星云湖378平方千米)。抚仙湖周围名胜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景区(点):以热水塘温泉为中心的东岸景区;以湖畔圣水(月亮湾湿地公园)、樱花谷、太阳山、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抚仙湖北岸湿地为中心的北岸高端度假景区;以禄充国家AAAA级景区、明星景区(碧云山、明星鱼洞)为中心的西岸景区;以孤山AAA级风景名胜区、海门隔河景区的南岸景区。【回答】
抚仙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抚仙湖旅游必去景点:抚仙湖红宝石沙滩、烟草庄园、碧云山、澄江月亮湾湿地公园。1、抚仙湖红宝石沙滩抚仙湖红宝石沙滩是一处位于江川县江城镇境内的旅游景点,其也是通往抚仙湖孤山岛的必经之路,盖饭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视野开阔,在此可以体验游船,泛舟等丰富的水上娱乐项目,是平时休闲旅游,观光娱乐的绝佳去处。2、烟草庄园烟草庄园是一处位于红塔区的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集烟草研发,烟草文化等为一体的烟草庄园,整个庄园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在此不仅能了解到当地深厚的烟草文化历史,同时还可以买到其中特色的有机产品。3、碧云山这处海拔为1707米的碧云山,主要位于江川县将城镇境内,其地理位置优越,以口语抚仙湖,抗浪鱼洞等著名景点,该地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现在其中也建有祖师、观音、猪神、黄君等大量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历来前来游览,品尝美食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4、澄江月亮湾湿地公园澄江月亮湾湿地公园是一个位于玉溪澄江县境内的湿地公园,其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旁边就是著名的抚仙湖,在其中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种丰富的娱乐设施,是平时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以及运动体育的绝佳之地。
抚仙湖湖底沉落的古城历史中有记载吗?
占地约2.4平方公里
规模大于庞贝古城
在云南抚仙湖,有一片已在水底沉寂了两三千年的古建筑群落。近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历史地理专家于希贤率潜水考察小组至抚仙湖湖底进行实地考察。究竟这片遗址是如何陷落于水中的?达到了怎样的文明程度?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抚仙湖水下遗址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码头庙宇一应俱全
潜水目睹古城奇观
云南省滇中地区有大大小小很多湖泊。抚仙湖位于云南中部玉溪市郊,距昆明约60公里,面积约211平方公里,最深处155米,平均深度约为80多米,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抚仙湖属云南高原第三纪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湖盆地之一,在云南民间世代流传着关于抚仙湖“水下古城”的许多传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某国家级水文地质研究机构对抚仙湖的水文地质进行过全面的勘测。就在抚仙湖畔,专家们发现了一堆堆突起的石块群,而在水域四周的数十平方公里外,都是泥沙土质。随后,专家们将这些石群标在抚仙湖地质图上。当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曾指着水中隐现的石墙说:“那条石龙呀,我们七八岁时就曾在上边走过。湖里的石头堆多了……”出于对传说的好奇,云南当地的一名业余潜水爱好者耿卫先后38次潜入抚仙湖底,去年潜水时他又带上了水下摄像机,没想到他真的拍摄到了水下古城的一些景观。耿卫将录像带拿给有关部门及专家看,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们对这座古文明遗址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码头、水坝,有的认为是祭祀台、庙宇,还有的则认为是古城……
2000年11月26日在玉溪市政府、云南日报社等邀请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历史地理专家于希贤来到抚仙湖,在看完水底拍摄的录像带后,还对抚仙>湖湖面进行了初步考察。于教授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从小就听说过不少抚仙湖的传说。他告诉记者,从耿卫拍的录像上可以看到水底建筑有十分明显的人工制造痕迹,肯定不会是自然形成的。今年3月,于希贤教授再次前往抚仙湖进行考察,这次他要做的是潜到湖底进行水下考察。
彝族建筑错落有致
贫富分化各居一所
2001年3月15日,于希贤教授等四人组成的考察组乘坐“蓝鲸”号潜水器潜入抚仙湖湖底。调查组采用水下定位系统与水上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水中建筑群进行了历时3个半小时的观察与勘测。于教授介绍说:“舱盖刚一关闭,就听到潜水器内仪器隆隆的噪音,不足3平方米的小空间里挤坐着4个人,前方只有一个直径不足1米的玻璃窗可以观察到外界。接着‘蓝鲸’号被母船上的一个大吊车送入水中,刚入水时,湖里波浪起伏较大,潜水器摇摆得使人感到头晕心烦想吐。直到完全潜入水底后,潜水器才慢慢平稳下来。”
正在这时,声纳上突然发现第一个目标。顺着目标跟踪追击,在水深15米处发现一堵石墙,石墙长约60多米、高约2米,呈正南北向,石料多为大青石和石灰石,石墙下有散落的石块,还有石块堆砌的街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约60至70厘米,小的约20至30厘米,每个石块上至少有一面到两面是平整的,带有人工加工过的痕迹。从声纳图上可以看到,该建筑区还具有中轴线和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于教授认为,从建筑特点看,它们带有明显的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没过多久,声纳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潜水器掉头搜寻,经过40多米的平坦开阔区域,发现大片的呈正南北向建造的建筑群落。这片区域不如前一个群落大,但石群加工更精细,体量更大,最大的一块长约2.2米左右、宽约0.7米、厚约0.4米,有的石块上还有细致的花纹。这里的石料明显大而厚,其中有二三十米长的石墙、二三米宽的石板、三四米长的石条、数米见方的大型人工石块,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有的还凿有圆洞或石槽,另外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是有序地排列。于教授说,这一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两旁应为大型的建筑物。从这些堆砌整齐、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墙、石块、石街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主人对建筑石材的要求都很高。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也可能是大型的宫殿或是寺庙及祭坛。
再次绕过一道200多米长、9米宽的石质城墙后,便是所谓的“贫民区”了。透过前窗镜可以看到这片区域建筑物无论从规模、数量、体积,还是石块的加工程度都远远不如前两个区域,石料加工工艺较为粗糙,甚至还有很多天然石,而且都摆放零散,没有什么规律。
地塌陷隐身两千年
古滇国之谜何时解
云南有关方面用声纳对抚仙湖底进行了探测。声纳探测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抚仙湖的水下古城大约由8个石头建筑群组成,分布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水域中,每个群落面积大小不等,区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5个群落基本连片,各个群落建筑体量各异,其中6、7号群落水深75米至90米。根据水下声纳显示的目标,1号、2号、3号群落遗址(即于教授探察过的“一般居民区”、“富人区”、“贫民区”)均有古建筑群的存在,其余5个群落则需要继续考证。于希贤说,通过对抚仙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肯定这座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变中陷落湖底的。该建筑群依山傍水,旁边山体有明显的大面积断裂陷落痕迹,同时这里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于教授说,古城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地震时沉入湖底的。
为进一步对水下古城进行研究,调查组还从现场打捞出一块40厘米见方的人工石块。于教授说,这块石块属于石灰石,与湖边石质不一样,且一面残存有黏合剂,有可能是从附近挖来修砌房屋的。于教授告诉记者,尽管古城的年代还需进一步确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抚仙湖底确实有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且已经初具城市功能,因为具有不同级别的建筑群是判断是否构成城市的重要指标。据勘测该遗址分布的面积大约有2.4平方公里,如此大区域的古滇建筑遗址的发现,这在中国尚属罕见,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由于水下考察时没有发现任何动植物残骸及陶瓷、砖瓦的残片,这给探测年代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从水下建筑群的石料的打制方式来看,湖底的建筑群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约两千年前。水下古城再次为“古滇王国”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但古滇国都到底在哪儿、是什么样子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那么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石头废墟下是否掩埋着曾经辉煌的古滇文明遗迹?……用于希贤教授的话来说,这不过是解开抚仙湖之谜的一个开始。
抚仙湖是怎样形成的
抚仙湖属断陷湖类型,它是强烈的地面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地堑式盆地积水所致,所以湖泊长轴延伸方向与南北向构造断裂相一致。抚仙湖西南有一条约1公里的山谷河道——隔河(又称海门河),通向星云湖。星云湖的水面比抚仙湖高,湖水日夜从海门河流入抚仙湖。抚仙湖有一种著名的抗浪鱼,它喜欢抗浪逆行,但从不越过二湖之间的“界鱼石”进入星云湖;星云湖中有一种大头鱼,也常常沿海门河而下,但也不越过“界鱼石”而进入抚仙湖。这是因为二湖的生态环境不同。抚仙湖深度大,湖水清澈,透明度大,属于贫营养性湖泊。抗浪鱼适应于水深浪大、水草稀少和环境贫瘠的湖中生活。而星云湖为浅水湖泊,水绿色,透明度小,含有机质多,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大头鱼适应这种水温高、渔饵丰富的湖水生活。抚仙湖水源主要靠周围山地河川径流及泉水补给,其中与星云湖相通的海门河占入湖径流主体。抚仙湖的出水道有海口河和铁荪河,它们从湖东部流出后注入南盘江。抚仙湖具有蓄洪、灌溉、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湖贮水量大,灌溉着沿湖近20万亩土地。湖中有数条航线,担负着沿湖地区物资运输。它的出水口——海口河,长15公里,落差达385米,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建有水电站。抚仙湖除出产特有的抗浪鱼外,还产鲤、青、鲢、马鱼、金线鱼等20多种经济鱼类。
长久以来,在抚仙湖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一个就是“水下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