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差预备费

时间:2024-11-24 11:50:17编辑:小松

预备费包括什么?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两部分费用。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在初步设计及概算内难以预料的工程费用,主要包括: ①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局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②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实行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费用应适当降低。③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基本预备费一般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三者之和乘以基本预备费率进行计算。基本预备费率一般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涨价预备费。涨价预备费也称为价差预备费,它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留费用。其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设备、材料和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所增加的费用。以上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预备费

预备费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又称价差预备费)。预备费是指在初步设计和概算中难以预料的工程费用。其中包括实行按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预算包干费用。此项费用指标,按占总概算第一、二部分工程和费用合计的百分比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条 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五条 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是什么?

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中的计算技术Iₜ是静态投资,编制估算报告时,静态投资中几项费用都是以编制年为基础来测算,都应考虑编制年至开工建设时间及建设期间的资金时间价值的变化。从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可知,价差预备费在计算的时候,就采用的是复利的计算方法。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价差预备费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需要注意价差预备费的计算公式在不同的教材中有所不同,对不同公式的合理分析和恰当选用是准确测算的前提。价差预备费计算公式案例分析: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各年投资计算额如下,第一年投资7200万元,第二年10800万元,第三年3600万元,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6%,求建设项目建设期间价差预备费。解析:第一年价差预备费为PF₁=I₁[(1+f)-1]=7200×0.06;第二年价差预备费为PF₂=I₂[(1+f)²-1]=10800×(1.06²-1);第三年价差预备费为PF₃=I₃[(1+f)³-1]=3600×(1.06³-1),所以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为PF=7200×0.6+10800×(1.06²-1)+3600×(1.06³-1)=2454.54万元。

价差预备费怎么计算?

价差预备费公式: PF=其中PF:价差预备费;n :建设期年份数;It :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额;f:年涨价率;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投资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年);年涨价率,政府部门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可行性研究人员预测。价差预备费应根据建设项目施工组织安排,以其分年度投资额及不同年限,按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工程造价年上涨指数计算。计算案例:例题:某项目的静态投资为22500万元,预算编制至开工相差1年,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建设期为三年,每年的投资分配使用比例为:第一年30%,第二年50%,第三年20%,年上涨系数为3%,试计算该项目建设期的价差预备费。按照上述公式解:E1=22500*20%*((1+3%)^(1+1)-1)=274.05 万元E2=22500*50%*((1+3%)^(2+1)-1)=1043.18 万元E3=22500*30%*((1+3%)^(3+1)-1)=847.18 万元E=274.05+1043.18+847.18=2164.41 万元即价差预备费为2164.41万元。扩展资料:价差预备费的内容包括: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价差预备费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照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采用复利方法计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价差预备费

上一篇:计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