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苔》原文及译文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清代·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译文: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赏析: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 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 很有眼光!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 , 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苔古诗的意思 苔古诗的全文
1、《苔》白话译文:没有阳光照射到的植物生长不易的地方,苔藓却能长出绿意,展现出美丽的青春。苔花如同米粒般大小,也要像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样靠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开放。
2、《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3、《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歌颂了苔藓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全诗把苔藓人格化,把诗人的感受、情绪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横生,意蕴明彻而深邃,简约疏朗中具有浓重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