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月三的优美诗句
1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见《岁时杂咏》)》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2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收起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收起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收起
查看全部(3)
3
[唐]
赵良器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
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
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
收起
4
[唐]
独孤及
《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还家问节候,知到上巳辰。
山县何所有,高城闭青春。和风不吾欺,桃杏满四邻。
旧友适远别,谁当接欢欣。呼儿命长瓢,独酌湘吴醇。
一酌一朗咏,既酣意亦申。言筌暂两忘,霞月只相新。
裴子尘表物,薛侯席上珍。寄书二傲吏,何日同车茵。
讵肯使空名,终然羁此身。他年解桎梏,长作海上人。
描写三月三的诗句
关于三月三的诗句有:《三月三日祓禊洛滨》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_。《三月三日忆微之》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这些名句流传至今,都是关于三月三的。白居易关于三月三的诗句:《三月三日》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还有同样是《三月三日》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畲族群众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歌,怀念始祖,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关于三月的诗句
关于三月的诗句如下:1、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2、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3、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5、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6、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7、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8、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9、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10、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11、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立刻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12、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13、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顾况《寻桃花岭潘三姑台》。14、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15、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