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什么?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英语:Base and superstructure;德语:Basis und Überbau)是马克思主义概念,在这个概念,人类社会由两个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称“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有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应用马克思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者使用的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找到。在这些学科中,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每个学科的内容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1、马克斯·韦伯早期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更喜欢一种结构主义的形式,而不是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他提出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因果关系上是相互的——经济理性和规范观念都没有统治社会领域。在总结他的东埃尔比亚研究结果时,他指出,与“我们已经习惯”的基础和上层建筑模型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2、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政治哲学家安东尼奥·葛兰西将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划分为两个要素: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政治社会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如警察和军队)组成,而公民社会是指有助于文化霸权的创造共识的要素(如媒体和教育系统)。这个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仍然知情通过基础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建立和执行这些价值观。3、沃尔特·罗德尼圭亚那政治活动家和非洲历史学家沃尔特罗德尼讨论了马克思上层建筑在发展周期和殖民主义背景下的作用。罗德尼指出,虽然大多数国家遵循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演变的发展结构,但中国是这一规则的例外,跳过了资本主义的步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一社会现存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或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因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直接规定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策和整个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
-----------------------------------------------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表现在:1、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2、一的意识形态,又 总是要求建立相应的制度、设施,以获得和凭借一下的手段和工具,使它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成为支配人们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3、一制度和设施,一经建立,又会反过来影响意识形态。一种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出现,会产生新的政治、法律的社会观点,并强烈地影响其他各种意识形态。
----------------------------------------------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和变革,都不能从它本身来解释,而只能由它的经济基础来说明。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所以,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内容,就决定自己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表现在:
1、当一种新的上层建筑 刚刚建立起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上相适应,但也有不完善的环节和方面;2、经济基础是变化的,当它处在相对稳定的阶段,在量变和部分质变的时候,也要求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进行局部的调整;3、当某种社会形态已经走向腐朽,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就会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的客观要求形成尖锐的对抗。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上层建筑加以根本的变革,建立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谁说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自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
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着的《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