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将帅们

时间:2024-11-20 14:56:48编辑:小松

黄埔各期中都有哪些名将?

黄埔各期中的名将: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大将(3人) 陈赓,黄埔第1期,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武汉分校,中央军委秘书长。 许光达,黄埔第5期,国防部副部长。 上将(8人)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陈明仁,黄埔第1期,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 周士第,黄埔第1期,防空军司令员。 宋时轮,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至成,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张宗逊,黄埔第5期,总参军训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郭天民,黄埔第6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陈伯钧,武汉分校,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中将(9人) 阎揆要,黄埔第1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常乾坤,黄埔第3期,空军副司令员。 倪志亮,黄埔第4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唐天际,黄埔第4期,总后勤部副部长。 郭化若,黄埔第4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诤,黄埔第6期,副总参谋长。 谭希林,黄埔第6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曾泽生,黄埔军校高级班,第50军军长。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少将(11人)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中共的黄埔名将有哪些

1、林彪:黄埔四期学生。黄埔军校成立不久,师生分成两股势力,聂荣臻是政治教官,又是共产党支部负责人,面告十八岁的林彪,你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向叶挺团长报到。1927年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和刘伯承指挥下,在南昌向蒋介石部队进军,林彪占领了南昌的交通要道,蒋介石一片惊慌,急调两个军向南昌进发,周、贺、朱、叶、刘决定撤退南昌,林彪率部到瑞金,已升为营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2、徐向前:元帅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这位“布衣元帅”的革命生涯就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李之龙:以“中山舰事件”而名扬中外。在考进黄埔之前李之龙就已是共产国际顾问鲍罗廷的政治秘书,资历是很老的。李之龙和蒋先云并列为黄埔中的左派学生领袖,也因此被右派学生痛恨。中山舰事件前,李之龙官升为海军局局长,军衔中将,与校长蒋介石平级,这不可避免地被视黄埔为蒋家军的蒋介石所不满。4、蒋先云:考进黄埔时是第一名,毕业时又是第一名。黄埔三杰中,以他为首。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可见其人分量。蒋介石对他赏识无比,以极大的耐心等他回头。国共分裂时蒋介石曾许诺只要蒋先云过来就能当师长,当时黄埔学生中能当团长的都没几个。然而蒋先云铁了心跟共产党,终于不辞而别。5、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镇石院子。读中学期间,他因带头大闹学潮,受到当局和校方的迫害,遂离川去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离开法国去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7月,聂荣臻奉命从苏联回国。9月中旬,到达广州,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协助主任、副主任领导政治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还兼任政治教官。6、左权:当年是被陈赓带进黄埔的,后来军职却又在陈赓之上,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在山西十字岭牺牲,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八路军最高指挥员,被誉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7、陈赓:陈赓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在第二次东征中救过蒋介石的命,曾被委以副官重任。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8、周士第: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当过铁甲车队队长。南昌起义时又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级将领。后任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八路军120师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9、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1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毕业后怀着革命的愿望,投奔孙中山领导下的“援闽”粤军,开始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途。1924年6月任正式开学的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兼教官。军校日常生活和作风严格紧张。叶剑英常常黎明即起,亲自检查教官、学生的军训和生活情况。从军容风纪、整理内务、擦拭武器到出操、晚休等起居作息的各个环节,他都认真检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以辛勤的劳动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当年同在军校执教的聂荣臻称叶剑英是“军校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10、王尔琢:考黄埔时已是最后一批报名,幸好,他和同乡黄鳌、郑洞国一起被录取。王尔琢在南昌起义时不过是团参谋长,因为部队的主要军官都逃散了,便成了仅次于朱德、陈毅的第三号人物。后来上了井冈山,又成了红军的第四号人物。王尔琢打仗以勇猛著称,曾发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胡子,当他牺牲在叛徒枪下时,一捧长髯,飘洒胸前……此为国民党名将中也不乏抗日命将、民族英雄,如:俞济时、张灵甫、孙元良、胡琏、谢晋元、郝柏村等,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及个人才华,亦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高级将领。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目前,最普遍的说法开国将帅中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有32人,具体如下:1、元帅4人,包括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大将3人,包括陈赓、罗瑞卿、许光达;3、上将8人,包括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民;4、中将9人,包括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诤;5、少将8人,包括袁也烈、曹广化、李逸民、方之中、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扩展资料:黄埔军校创立后,曾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民国14年3月(1925)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1926年~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截止民国24年4月(1935)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汉中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国民党的著名将领?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黄埔同学中,陈赓的故事最多。他不仅在军校学习,1924年11月毕业后,还担任过第2期入伍学员连长、第3期本科副队长、第4期学校第7步兵师连长。他在学校成绩很好,是黄埔三大名师之一。曾被校长蒋介石宠信,命其连队担任总司令部警卫。在讨伐和镇压商团叛乱中,江主席两次获救。他还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作为周的助手,他参与领导左派学生,并与右派组织“孙文学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26年5月,蒋介石制造事端,清洗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他公开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划清界限。此后,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从事地下工作,先后在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工作。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胡宗南,镇海人,国民党军队一级上将,深得蒋介石宠爱和器重,统率精锐部队40余万,人称“西北之王”。从军30年,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台海对峙等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但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时,因为比别人矮,瘦,在体检中差点被淘汰。幸好他及时做了他的“哭”,所以他才“哭”进了黄埔军校。1924年,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进行初试,考试合格后赴广州复试。上海第一次考试的考官是毛泽东,胡宗南顺利通过,但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考试就没那么简单了。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军事发展,为近代中国革命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将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军校师生联合发起北伐。他们打败了两个军阀,吴和孙。后来,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反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上一篇:莫比迪克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