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实录

时间:2024-11-18 05:34:02编辑:小松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揠苗助长》 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以及一些新词,会认“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寓言故事图片,齐说出故事的名字。小结:这些都是寓言故事。   2、再出示“两则”,齐读“寓言两则”,说说“寓言两则”是什么意思?出示“寓言”: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3、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这个成语就是第一则寓言的题目。   (板书:揠苗助长)师写,生书空跟写。出示揠的读音、字义。理解“揠苗助长”的表面意思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自学   1、自学指导一:   读课文,思考: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下面填空。   ①自读课文   ②完成填空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③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拔苗、枯死)   2、自学指导二: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在文中找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做上记号。想好了,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互学、展示   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   结合回答,扣住“巴望”,理解意思。   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   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   齐读   过渡:按常理说,农民伯伯想让禾苗长高会想什么办法呢?   文中的人想的什么办法呢?   生齐答: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B、[很辛苦]出示第二自然段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   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   扣住“一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   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累,体会辛苦。   延伸:   当农夫肚子饿的咕咕叫时,他在田里———   当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时,农夫在田里———   当农夫累的'汗流浃背时,他还在田里———   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农夫的辛苦,筋疲力尽。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C、[很开心]出示第三自然段   谁先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农夫的开心?理解“兴致勃勃”,说说意思相近的词。   指导朗读。   第一步:指导看图   第二步:想象农夫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第三步:指名赛读   第四步:一起边做动作边读   D、[好愚蠢]   根据回答,追问为什么说他愚蠢?他蠢在哪里?   扣住关键词,体悟道理。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其实禾苗在不在长?怎样长?(板书:生长规律)   可农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长多少?(板书:急于求成)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板书:事情弄糟)   把板书连起来,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   我们做事情要按事物的生长规律来办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把事情弄糟。   小故事学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觉被你们悟出来了。   小结提炼:农夫的可怜就在于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结果是一切的辛劳化成了泡影,空欢喜了一场。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出示:假如你是农夫的邻居或儿子,你会怎样用这个道理来劝他?)让学生任意挑选一个说说。   揭示寓言:是啊,不仅仅是禾苗的生长规律不能违背,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不能违背,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读,齐读。   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的理解吗?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言简意概又意思相符的词语?   (出示:急于求成、事与愿违、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   拓展延伸: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与“揠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呢?   五、测评   1、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地转来转去。   2、读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这个人说:你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因为你做事太()了,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寓言。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望”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 3、能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的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寓意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想不想听?(想)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122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感知文章大意。 1、故事的题目叫做?(揠苗助长) 师:会念,会写吗?小手指(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生书空) 念,(生念)。会写也会念,懂这个字的意思吗?(拔) 师:接着写,揠的是什么?(苗)他为什么要揠苗?(助长) 指引学生读题,要有节奏。(揠苗/助长) 师:这只是念字,念词,如果让你把它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你会讲吗?(生读) 师范读,配合动作和表情,(点生读)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起伏,表情的变化以及动作,突出强调讲故事和读书不一样。(生齐读) 2、检查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去掉拼音,还会认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3)看看谁的词语库最丰富?(指名组词) 3、师:同学们,生字都掌握了,是时候揭晓这个寓言故事的真面目了! 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门的朗朗读书声,读课文要求抬头挺胸、声音洪亮。 读完师质疑:小朋友们,这位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呢?(生:他很急)你从哪里知道他很急呢?(第一自然段)(评:你真会读书,才读了1遍就在文中找到它的意思了,真能干,把掌声送给他。)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笔划出急的句子或词语,师巡视。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更直接告诉你他很着急?(巴望、天天)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如果读不好,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读。(你来)】 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评:你读出了天天去看,可见农夫心里很急呀!) 师引:其实还有一句话,可以看出农夫是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评:你都走到农夫的心里去了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的慢,农夫没有感觉到。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除了这两处,还有哪句话看出农夫的着急? C、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他急在哪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师:谁也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 (如果读得好,评: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 谁再来读?(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理解:自言自语) 谁来读(你不但读出了焦急,我还感觉到你在那儿想呢!)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也来读读这句话。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读读这段话。 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 3、师:是啊,农夫太焦急啦,他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啊,于是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快看看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同桌快来一起读一读。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拔苗)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理解: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③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师:谁来读这段话?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 女生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男生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师:我来读旁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师:你看农夫得意洋洋的样子,结果怎样呢?(禾苗枯死了)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 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根离开了土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就会枯死的)讲禾苗成长的规律。(春种、秋收) 指导朗读,读出禾苗枯死的失望心理。 三、理解寓意。 说话训练: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 (疼死我啦,快把我放下吧) (笨老头,你拔我,你会后悔的) (让我慢慢地长吧) 2、如果你是这个人的家人,你们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说:想让他们快点长高,应该怎样做?(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 师总结: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他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所以坏了事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办其它事情也一样,都急不得。(板书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 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3、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生活中你做过或见过的揠苗助长的现象。 比如(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你能说出哪些?像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的给学生买营养品,可学生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小年纪就得了肥胖症等,有些人想马上苗条就绝食,吃减肥药,结果病倒了。)我们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四、练习复述课文。 师:这个故事带已经讲了几千年,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讲?我们应该把它记住,讲给身边的人听,告诉他们故事的道理。 学生练习复述故事。(时间允许的话指名讲述故事。) 五、指导书写“焦、望”: “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生:像流下来的汗、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还像火 师: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呢。写一个“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 “望”要注意上窄下宽,上下有穿插。 六、作业设计: 1、回到家里,把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给亲友听。 2、多搜集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讲故事比赛。 七、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焦 急 忙 欲速则_______

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 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录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再通过游戏“勇敢者闯关,”由小老师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跟着执教者设计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吗?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小组表演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方案   执教者:杨芳芳    一.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 :   课件    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2.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进入网站)   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点击课文自学。   自学要求: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②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1.游戏: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2.完成课堂练习。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巴望   做法   结果   3.指导朗读   ①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② 指名朗读,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③ 指名读全文,评议,全班齐读全文。   三、讨论:读了这则寓言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进入校园网)   四、理解寓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