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画

时间:2024-11-17 07:57:17编辑:小松

瓯绣的介绍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它与湘绣、苏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1。瓯绣是从装饰生活用品逐渐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瓯绣是中国刺绣工艺中独具特色的精品2。2001年浙江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申报的瓯绣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瓯绣的代表作品

20世纪30年代,温州女画家蔡墨笑于女塾专设刺绣科,她与名绣师金静芝的作品瓯绣花鸟入选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并获奖。1979年,温州瓯绣厂职工用彩色丝线100多种,针法20多种,绣成高1米、宽4米的巨幅瓯绣《红楼梦十二金钗图》,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丝绸服装绣品展销会上展出,画面上16个人物的脸型、发髻、首饰、神态各不雷同,四季花卉同时开放,堪称瓯绣代表作。1998年,巨幅瓯绣《鹤鹿同春》,幅长3.5米、宽1.4米,采用100多种绣线颜色,是历史上第一件汇集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为一体的瓯绣作品。瓯绣《锦羽迎春》获2001年西博会金奖,《集瑞图》获2003西博会银奖,《雄姿奋发》由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2010年4月,在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瓯绣《天池浴鹤图》、《虎韵》、《鱼乐图》获金奖。2010年6月,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海韵》、《锦羽迎春》、《御风行》等6件瓯绣作品入展 。

中国古代的刺绣种类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产品销路尤广,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中国四大名绣简介----苏湘蜀粤 还有根据刺绣特点和材料的分类: 彩绣 泛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统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具有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在服装饰品中多有应用。彩绣的色彩变化也十分丰富,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的渲染效果。 包梗绣 主要特点是先用较粗的线打底或用棉花垫底,使花纹隆起,然后再用绣线绣没,一般采用平绣针法。包梗绣花纹秀丽雅致,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又称高绣,在苏绣中则称凸绣。包梗绣适宜于绣制块面较小的花纹与狭瓣花卉,如菊花、梅花等,一般用单色线绣制。 雕绣又称楼空绣,是一种有一定难度、效果十分别致的绣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绣制过程中,按花纹需要修剪出孔洞,并在剪出的孔洞里以不同方法绣出多种图案组合,使绣面上既有洒脱大方的实地花,又有玲戏美观的楼空花,虚实相衬,富有情趣。绣品高雅、精致。 贴布绣 也称补花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服饰上的刺绣形式。中国苏绣中的贴续绣也属这一类。其绣法是将贴花布按图案要求剪好,贴在绣面上,也可在贴花布与绣面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隆起而有立体感。贴好后,再用各种针法锁边。贴布绣绣法简单,图案以块面为主,风格别致大方。 钉线绣 又称盘梗绣或贴线绣,是把各种丝带、线绳按一定图案钉绣在服装或纺织品上的一种刺绣方法。常用的钉线方法有明钉和暗钉两种,前者针迹暴露在线梗上,后者则隐藏于线梗中。钉线绣绣法简单,历史悠久,其装饰风格典雅大方,近年来在和服中应用较多。珠片绣,也称珠绣,它是以空心珠子、珠管、人造宝石、闪光珠片等为材料,绣缀于服饰上,以产生珠光宝气、耀眼夺目的效果,一般应用于舞台表演服上,以增添服装的美感和吸引力,同;时也广泛用于鞋面、提包、首饰盒等上面。 十字绣 也称十字桃花,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刺绣方法。其针法十分简单,即按照布料的经纬定向,将同等大小的斜十字形线迹排列成设计要求的图案。由于其针法特点,十字绣的纹样一般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常呈对称式布局的图案风格。也有写实风格的纹样,题材多为自然花草。十字绣具有浓郁的民间装饰风格. 绚带绣 也称扁带绣,是以丝带为绣线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绚带绣光泽柔美、色彩丰富、花纹醒目而有立体感,是一种新颖别致的和服装饰形式。 抽纱绣,是刺绣中很有特色的一个类别,其绣法是,根据设计图案的部位,先在织物上抽去一定数量的经纱和纬纱,然后利用布面上留下的布丝,用绣线进行有规律的编绕扎结,编出透孔的纱眼,组合成各种图案纹样。用抽纱绣绣面具有独特的网眼效果,秀丽纤巧,玲珑剔透,装饰性很强。由于透制有一定难度,抽纱绣图案大多为简单的几何线条与块面,在一幅绣品中作精致细巧的点缀。 戳纱绣 又称纳锦,是传统刺绣形式之一。它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严格按格数眼进行刺绣的。戳纱绣不仅图案美丽,而且随着线条横、直、斜的不同排列作丰富的变化,但花纹间的空眼必须对齐。


古代最著名的绣艺出自哪里?

中国有四大名绣,指苏州刺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秀还有四川蜀绣。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用手绣制各种装饰的图案。中国的刺绣在秦汉时期就到达了最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相比较其他三大名绣,苏绣广为人知。苏绣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已经遍布无锡、常州等地。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针法活泼,绣工细致,绣图栩栩如生。苏州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丝发达,盛产丝绸,本就是锦绣之乡。苏绣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过苏绣经袱。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经用于服饰。明代时,苏绣成为地区一项普通的群众副业产品。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清代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有了“绣市”的誉称。民国时期整体来讲,由于常年战乱,苏绣业一度衰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恢复与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多种。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整齐;“细”指用针技巧,绣线精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漏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中国四大名绣各有优点,要不然也不会评上四大名绣,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欣赏角度也不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们需要传承下去的,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人们用手去维护,去继承。

上一篇:dnf补丁安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