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连珠多少年一次?
30年一次。九星连珠指当九大行星都在太阳同一侧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称作九星连珠。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星连珠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自然天象,是指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的轨道大小不同,运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样,通常它们散布在太阳系的不同区域中,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九颗行星会同时运行到太阳的一侧,汇聚在一个角度不大的扇形区域中,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联珠”。简单的来说就是,当九颗行星都在太阳同一侧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称作九星连珠。
“九星联珠”的周期是多久?
1974年,美国的两位学者格里宾和普雷吉曼在他们合著的《木星效应》一书中说:1982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有当代最大的灾难性地震发生。这个预言引起了科学家、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的极大关注。人们知道,太阳系里除我们的地球外,还有八大行星,它们都是地球的“兄弟”。这九“兄弟”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自转和公转。有时候,这九“兄弟”碰巧都聚集到了太阳一侧的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就叫作“九星联珠”或“九星汇聚”。这种情况大约每179年出现一次,也就是说,“九星联珠”的周期是179年。九“兄弟”中,木星是“大哥大”,它的质量是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5倍,所以格里宾和普雷吉曼把木星作为九大行星的代表,称“九星联珠”的效应为“木星效应”。格里宾和普雷吉曼认为,所有行星都在太阳的一侧,行星对太阳施加的起潮力达到最大,引起太阳黑子过剩,最终会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从而触发地震。他们预言1982年5月16日将发生九星汇聚,其汇聚的区域很小,所以这一年前后会有大地震。然而,1982年过去了,格里宾一普雷吉曼预言失败了。为了查找失败的原因,他们在1983年又出版了《再谈木星效应》的新著。在这本新著中,他们深感对偶然事件确切指出其恰好发生在某年是失策的。在剖析了失败原因之后,他们指出,不论太阳活动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它仍然有可能作为地震活动的驱动力。1966年,我国气象学、物候学奠基人——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带着这篇论文的英文稿参加了罗马尼亚科学院建院一百周年纪念会,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后来,这一论著经补充修订,在我国的权威杂志上发表。因其立论严谨、博大精深,论文发表以来,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推崇。如英国《自然》周刊说:“竺可桢论点是特别有说服力的,注重说明了研究气候变迁的途径。西方气象学家无疑将为能获得这篇综合性研究文章感到很高兴。”竺可桢的研究表明,我国五千年历史中的前两千年,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冬季温度高3℃~5℃,与现在长江流域相近;后三千年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动,每个波动历时约400年~8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约为0.5℃~1℃。这种波动在世界范围内存在。
九星连珠多少年才一次?
九星连珠是300年一遇的罕见现象。九星连珠指当九大行星都在太阳同一侧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就称作九星连珠。相关说明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次,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θ角12.6度。此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这七大行星排列在12.6度的范围内,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排列在9.3度的范围内。2149年12月6日4时发生的将是“九星连珠”,其余16次都是“七星连珠”。2000年5月20日这样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九星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