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死后谁当了皇上?
胡亥死后子婴当了皇上。子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子婴的故事: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他说:“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胡亥是被谁杀死的?
胡亥是被赵高的女婿阎乐逼迫自杀的。赵高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商量对策,让其假装成农民军,又率千余人以追贼为名直逼望夷宫而来,最终在望夷宫屠杀,一时间血肉横飞。最后杀到了胡亥的寝殿,胡亥看到赵成与阎乐走进来,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连忙着急左右,但没想到全都已经跑了。胡亥对着阎乐大喊:“朕乃真龙天子,你敢弑君?”阎乐回:“你这个无道暴君,搜刮民膏,残害无辜,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铲除暴君,你说得再多也没用,快快自裁吧!"最终被逼迫的没有办法,胡亥拔刀自刎,死在了望夷宫。赵高杀死胡亥,是因为他感觉到胡亥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而且当时李斯已经被除掉,他坐上了丞相之位,野心已经到达了顶峰,他还想要登上皇位。轶事典故相传胡亥在做公子时,有一次秦始皇与群臣置酒宴会,召来诸子赐食并先退下,胡亥下阶后,看到群臣的鞋子中摆的比较好的,就一阵乱踩而去。诸子看到胡亥这种行径的,莫不叹息。后来胡亥被阎乐逼迫,将要自杀,有一个宦官跟着他,胡亥说:“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宦官说:“我早就知道了。”胡亥说:“为什么不早点说?”宦官说:“臣就是因为不说才能活到今天。要是说了的话,早就死了!”胡亥喟然长叹,后悔不已,然后自杀。
胡亥简介,胡亥介绍资料
漫画人物胡亥 秦二世(前230年10月29日-前207年10月1日),是秦朝的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前207年在位,嬴姓,名胡亥。后人多称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2],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女婿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胡亥奉始皇帝敕令,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法律。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秋七月,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棺载辒辌车中。所至,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车中可其奏事,独胡亥、赵高及宦者五六人知。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于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赐死。是为沙丘之变。八月丙寅(前210年9月10日)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殉葬,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了在骊山陵墓里。征调武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 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左丞相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上书请求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各种苛捐杂税。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赐死冯去疾和冯劫。李斯死后,秦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皆决于赵高。 秦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楚军项羽,刘邦攻下武关秦二世简介,赵高惶恐。八月己亥(前207年9月27日)秦二世简介,中丞相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秦二世曰:“马也。”秦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群臣皆畏赵高,莫敢言其过。成语“指鹿为马”由此而来。之后,秦二世乃出居望夷宫。过三日,因秦二世派使者责问赵高关东盗贼的事情,赵高心中大为恐惧,遂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派赵成作为内应,声称有盗贼作乱,命阎乐发兵抓捕盗贼。阎乐率吏卒一千多人包围望夷宫,杀死卫令后攻入宫中,逼胡亥自杀,史称望夷宫之变。临死前秦二世说寜愿只当一位万户侯或平民百姓,阎乐皆不准,秦二世只得自杀,时年24岁,以平民之礼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胡亥墓。
历史上的胡亥
导语:胡亥是谁,大家对于他的了解多在于他极受秦始皇重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胡亥吧!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 首,岂可得哉!”
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
随手翻看一些史书,看到众人对秦二世胡亥的都是比较负面的。而且太史公也没有为他专门做传,他的事迹,主要是记载在《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和《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秦始皇本纪也涉及到了秦二世的一些事迹。而秦始皇本纪则是记载了秦始 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事件,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几十年间的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在李斯的传记里,也涉及到了关于胡 亥的一些事迹。
由此可见,胡亥在历史上的评价的确不高。秦二世胡亥领导的政权,秦国完全就已经走入了末路,胡亥即位的时候,秦朝的统治才过了不过 十几年,自从秦始皇一去世,秦国的统治就已经摇摇欲坠,且不说秦始皇的暴政让秦国的百姓怨声载道,秦二世上台之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原因何在?因为二世自幼受宠,秦始皇对胡亥纵容,在秦始皇的影响下,一个严父,一个暴君,对其子胡亥既宠溺又严苛,造成了胡亥性 格骄纵又软弱,还有就是他从小就在赵高身边长大,赵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在赵高身边学习狱法,赵高此人就是个唯利是图,私欲极重的奸邪小人,从小就在赵高手下成长的胡亥,自然是受到了很多不良的教育。 赵高把胡亥培养成自己的一颗棋子,胡亥从小就对赵高唯命是从,可怜的胡亥,以为赵高对自己是真心好,没想到自己也不过是被人操纵的 一颗棋子,任人宰割,而胡亥即位,不过是赵高阴谋达成后的结果。
上台之后的胡亥,不仅不知道天下的形势,还整日被奸臣的言语蒙蔽了,奸臣告诉他天下太平,胡亥听了满心欢喜,以为天下局势稳定,这 个即位后几乎不曾跨出皇宫一步的皇帝,整日沉醉在大秦帝国,千秋万世,一统天下的美梦里,丝毫察觉不到局势的'变化,群臣有一次正在 讨论要不要发兵平定起义时,胡亥竟然不知道有反叛的事情,甚至认为反叛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发兵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赵高在胡亥刚即位的时候,对胡亥说了很多好话,胡亥本来就不是个辨识忠奸之人,赵高对胡亥说了一通“道理”,赵高认为胡亥太年轻了, 不了解局势,也不懂得怎么处理问题,可以暂时将大权下放给他,他不怕天下人耻笑,不怕犯错误,到时候即使出了错,也是他赵高一个人 的错,而秦二世永远都是英明的君主。
胡亥一听有道理,他也懒得管理朝政,整天只在宫中享乐,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于是秦二世逐渐不再上朝, 一味寻欢作乐。赵高权力越大,野心不断膨胀,继而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要知道不是谁都能随便坐上这个宝座的 。这丞相之位原本是属于李斯的,为了能够当上丞相,赵高也是煞费苦心。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知道此刻最烦大臣们的进谏,李斯对诏书造假一事,本就心有愧疚,再加之看到二世如此昏庸,心 里不免痛心,于是就时常进攻进谏,胡亥不耐烦了,赵高抓住这个机会,向胡亥说李斯的坏话,李斯最后就和其子被腰斩于市。
胡亥是个昏君,他是可恨的,同时他也是个可怜之人,在其他人眼里,他什么都不是,地位、出身再高贵,只不过是赵高眼里的一个寄生虫 ,不值得一提,甚至杀掉他也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