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工荒

时间:2024-10-19 12:05:32编辑:小松

如何正确看待用工荒与就业难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或许正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用工荒就像“狼来了”的预言,已经喊了多年。但今年春节过后,这只狼似乎真的来了。有媒体报道,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就不得不放下身段,由过去坐等正月十五以后上门求职的农民工,变为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请工。但是即便诚意如此,不少企业忙活半天,却仍招不到几个工人。
  一边是大批东部企业已经出现毋庸置疑的用工荒,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仍然就业艰难。在沿海企业纷纷去西部招工的同时,大批应届大学生、研究生也是春节一过,就揣着印制精美的个人简历,直奔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人才招聘会,成功如愿者同样寥寥。
  那么,为啥就业难与用工荒会同时出现?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到底是紧张还是过剩?
  其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就业压力还是首位的,而用工荒是结构性的,是我们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沿海地区在世界经济大循环中,承接了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加工业。沿海地区迅速崛起的、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加工业为中西部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市场,从而导致亿万农民工涌向东部。亿万农民工在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土地以外的饭碗。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地区不可能再靠低端的加工业保持竞争力。因此新一轮被冠之以“腾笼换鸟”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东部沿海地区或主动或被动地拉开序幕。加工业这只腾出去的“旧鸟”不少飞向了中西部。比如大名鼎鼎的富士康公司的北上和西进,就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
  这一轮产业转移的一大结果就是,过去不得不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到东部打工的农民工们,如今在省内甚至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正像一些地方打出的“打工不用去远方,省内就业建家乡”的口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不必舍近求远,抛家舍口地到人生地不熟的东部打工了。于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难就在所难免。
  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加工类企业,用工荒还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没有显现出来的危机可能远比用工问题大。因此如果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仅仅靠提高工资待遇、靠善待农民工等来解决招工难问题,虽然可以短期内见成效,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道理很简单,这些企业如果想招到人,就要拿出比内地企业更好的薪酬待遇。而一旦作为靠低用工成本支撑的低端加工业失去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竞争力也就随之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企业迟早会难以为继。
  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东部沿海企业要想保持和巩固先发优势,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产业升级,迅速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业跨越到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
  只有进入利润空间更大的新兴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才能有实力去吸引高端人才,实现“腾笼换鸟”。而每年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们,正是农民工回流之后的接续人才。这样,用工荒和就业难两大难题才能同时破解,从而形成真正的双赢局面。
  所以,从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角度看,目前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或许正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现在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用工荒,为招不到合适人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而担忧,一些企业因用工短缺而造成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就业难”也成为另一个热点、难点问题,许多家庭付出巨大代价而供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终日为找不到工作,特别是理想的工作而发愁。“就业难”和“用工荒”两种看起来彼此对立的现象居然同时浮现,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据调查,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人90%以上都是农民工,多数城镇居民不愿自己的子女当工人,纷纷花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子女读大学,毕业后由于花费和投入的比例不协调,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主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 和“就业难”。

  第二,教育体制上的弊端影响。以前,各类技工学校为各类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工人,确保了企业的用工,也保证了大多数青年的就业。然而,现在技工学校越来越少,多数为追求经济效益纷纷改为职业学院,转而培养本科、专科生,使得能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减少,而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从客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纠正过去“左”的做法,强调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是在向“精英人士”倾斜,而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怱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到头来却是只能解决个温饱,形成收入与付出的巨大反差。于是更多的千方百计选择创业,努力成为“精英人”,而不愿做普通产业工人,这也是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种彼此对立的现象同时出现,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特建议: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是光荣的,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的劳动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营造“有用即人才”的社会氛围。

  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过去的“科考制”和“千军万马一人过独木桥”的教育体制有一定的道理,能真正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为此,一方面建议进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招生结构,形成本科、专科二种培养方向,改变目前大学文凭鱼目混珠的现象。限制本科大学生招生人数,有针对性的大力发展专科职业教育,形成文凭的差异化,同时在社会的招工待遇上也要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另一方面,对毕业的大学生开展为期半年定向的社会职业教育。由政府组织成立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或制定创办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的优惠政策,鼓励单位或个人创办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促成“教学车间”、“教学工厂”,协调好用工需求与供给关系,解决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三、提高企业工人待遇。落实政策,健全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动从事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上一篇:格栅板镀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