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词的作者徐叔华逝世了,他在生前还有其他的作品吗?
引言:传唱大江南北的《浏阳河》是由湖南著名戏曲作家徐叔华作词,徐叔华的家人告诉媒体说徐老先生在京逝世,他在生前还有哪些其他的作品?一、徐叔华的介绍徐叔华是湖南长沙人,曾经担任湖南戏曲研究所的副所长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在1949年时参加了湖南省文工团,在文工团中担任演员。出演过《白毛女》、《女社员》、《兄妹开荒》、《哑巴劳军》等名剧。在第一次到浏阳时创作了著名歌曲《浏阳河》后来还被选调到北京参加会演,《浏阳河》这首歌现在早已经唱响了全国。后来年老的徐叔华因为对浏阳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回到浏阳进行了探访他又重游了浏阳河以及风光桥。二、还有哪些其他的作品徐叔华在文工团中担任演员的角色,后来又从事编剧工作,先后创作了很多的优秀戏剧作品。有人们熟悉的歌舞剧《双送粮》还有土家神话剧《春哥与锦鸡》他还创作了花鼓戏《补锅》、《还牛》等,《浏阳河》是徐叔华为歌舞剧《双送粮》写的主题曲,同时也是他创作的第一个作品。徐叔华曾经回忆自己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其实是他在田间转悠忽然之间迸发出了灵感。于是他开始连夜创作了歌舞剧本《双送粮》,早在之前《浏阳河》的作曲唐璧光先生就已经离世,虽然这两位老人相继离开,但是这首歌将会一直传唱下去。三、《浏阳河》的创作背景徐叔华说《浏阳河》其实跟花鼓戏有关,一开始是属于花鼓戏的唱段。那时候文工团的工作者被分成了工作队,到乡下采风。徐叔华被分到了东郊浏阳河畔,刚好那时候已经快要秋收了。徐叔华看见田地里的农民在交粮的路上也是你追我赶的,被那种热闹欢腾的生活气息所感染顿时就迸发出了灵感,徐淑华创作了《推土车》后来改名《双送粮》。在艺术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时,提出想听他们唱一首湖南民歌。后来就将《双送粮》改编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浏阳河》。
《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逝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逝世享年90岁。《浏阳河》的传唱度很高大,江南北的人们都能随便哼上两句,这首歌的作者是湖南非常有名的花鼓戏作家徐叔华先生。10月30日,90岁高寿的徐淑华老先生在北京逝世,国家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家。第一次徐叔华到浏阳的时候还是青春年少,2017年86岁高龄的徐叔华再次回到浏阳进行探访。 在众人的拥簇之下,徐淑华又唱起了他创作的那首《浏阳河》,他笑着说,它其实一开始就是花鼓戏的唱段,岁月仿佛在歌声里带着大家穿越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1950年的时候,湖南进行土改运动,当时19岁的徐叔华被安排到田间进行采风,年轻的徐叔华被分到了东郊浏阳河畔,那时候的他非常喜欢民歌,也有一副好嗓子。秋收时节,徐叔华见到农民们收粮的喜悦,在交公粮的路上,大家你追我赶,非常积极。这种欢腾热闹朴实的生活气息,一下子就感染了徐叔华,后来经由徐淑华创作的《双送粮》,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而《浏阳河》作为双送粮的主题曲,也迅速的火遍了全国,可是之后,徐叔华作为浏阳河的词作者却失去了名字,因为浏阳河被标注成了湖南民歌。1997年开始到2004年期间,徐叔华为争取自己作为《浏阳河》这首歌词作者的署名的权利先后打赢了12场官司。经过徐叔华的不断争取,最后他成功了,他之所以这样据理力争,并不是为了更多的名利,而是因为想要更多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轻易放弃这些权益,那以后大家创作新的歌曲也将失去动力。
温州市中心在哪?
分析如下:1、温州市中心在府前街,解放街这一带。2、可到达的公交路线:1路 ,31路, 68路, 103路 ,108路 ,113路,62路。3、热门商业区有世纪广场、万达广场、欧洲城、五马街等。扩展资料:1、温州,简称“瓯”,浙江省辖地级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11612.9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千米。全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2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人口921.5万人。2、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州
温州哪里最繁华?
温州最繁华五马街,五马街中国著名商业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一九八四年四月定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温州市最著名的商业街,温州市的传统商业中心,沿街各类商店鳞次栉比。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2000年到2001年对五马街进行改建,保留了原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扩展资料五马街是温州旧城商业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域,两旁建筑基本保持原有西洋风格,五马街沿街各类商店鳞次栉比。2000年到2001年对五马街进行改建,保留了原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以及第一百货商店、五味和副食品商场、金三益绸布店、老香山药店、温州酒家等一批老字号。五马街附近藏着诸多小巷,不可思议的是,小巷里的人比大街上的还多?!周边的小巷中藏了无数的温州地道美味,锅贴、鱼饼、胶冻、杏仁腐、冰淇淋打蛋。鱼圆店,也是温州知名的老店了。一碗鱼圆汤、一碟鱼饼和酱油醋,温州人的下午茶!采用地道东海鮸鱼制成,非常简单的碗筷,却是朴实地道的温州美味。阿九面馆、温州酒家包点、馄饨、水饺...沿着边缘摆开一排的小桌子,突然觉得非常的温馨,真正的温州市井味道。现在的五马街集聚了康奈、奥康、吉尔达、报喜鸟、庄吉等温州知名品牌,当然满街的金品店也是这条街的一大特色。外地人或本地人要送礼购买礼品送人也都会来这里采购,堪称“温州最繁忙的商业街”。关于五马街的记忆,它是存在于大部分的温州人记忆中。五马街至今都还保持着上世纪的建筑风格,就算有个修动改变,总体的建筑总是不变的。街旁的百年老店大多还保留着牌子,除新来旧去前后不知来来走走了多少店家,五马街都始终保持着它老街的风韵,留在温州人的记忆中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