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宫不是一姐孤立的建筑群,它是连同整个首都城市规划而一起考虑的,至今为至,世界上没有一类建筑物能与它相比。至于其他同时代同类的建筑物,相较之下,都为之失色。宫殿是整个城市中最美的建筑物,因它是当时最权威的人物----皇帝的住所,它是用最上等的建筑材料和最优秀的工匠所建出来的。不断地被维修,重建和改建,故所花费的不仅是人力﹑物力,还有财力。 由三千年前的商代宫殿,到明清两代的紫禁城,两者之间相距数千年,其中改变之大,这里不能尽录,故此只能以紫禁城作为中心,把中国古代建筑之特点,逐一分析。 现存最完整宫殿就是紫禁城。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故宫,即现今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正中心,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7年)。故宫之所以定名为紫禁城,是因为以古时的天文学来看,古人应为天上所有星体是以「紫微星」为正中心。而紫禁城就是全国的中枢、北京城的中心,所以取名为「紫禁城」。 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十六万平方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城墙高十一米,长三千米,墙外又有宽五十二米、长三千八百米的护城河环绕。据统计,全紫禁城的庭院地面用砖达二千多万块,城墙、宫墙及台基用砖共八千多万块,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多达一百多万立方米,后来堆成了紫禁城后高达四十九米的景山,房屋多达一千余幢,九千余间,有的甚至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因为古人认为只有天宫才能有一万间,故此就建设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 建筑材料 木材:中国的建筑是以木的架构为主,所以就需要大量木材,而且质量需求亦相当高,产地多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一带。从产地运送到北京,就要趁夏天水胀,经由长江转入运河运至北京,需时大慨需要三、四年之久。北京西城区有一条大 *** 胡同,是用来储存木材的地方,面积相等于当时三千间房屋一样大。 砖:紫禁城外的城墙、建筑物的墙以及地面都是用砖,所以砖的需求也很多,质量亦很高,例如用作宫殿地面的砖称为「金砖」,是由一种质量非常之高的泥土烧成的。产地主要在江苏苏州一带,由于苏州地区河床的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胶质多,颗粒细,是制砖极好的原料。制作砖经过了很多工序,对于这样精心制作的砖还要经过筛选,把外形有缺角残边的,颜色不正和敲之声响有异的(表示砖心不实有孔,砖质不够坚硬)剔除在外,合格的砖才可运至北京。这种砖因质地坚实,敲之有金属声故称金砖。而且在鼓楼附近有一条方砖胡同,就是用来存放方砖的所在地。 瓦:建造房屋当然需要建造瓦顶,而宫殿建筑是要用最高级别的琉璃瓦。为了避远就近,所以烧制琉璃瓦的场就设于北京附近,现在北京的琉璃厂和门头沟的琉璃渠都是当年的琉璃址。 石料:建筑的台基、栏杆,桥等都是用石头建造的,亦为了避远就近,所以就尽量在北京附近取材,如房山、曲阳等地。虽然距离是近,但由于紫禁城内的石雕是需要一些原整的石头,而且体积非常之大,有的重达二百吨,要移动亦相当难,何况是要运到紫禁城现场?但当时的工匠却想出了办法,就是趁冬天时在采石场至紫禁城现场的一段路上用水把路结成冰道,再滑行到紫禁城现场。花了很多的时间才把它建成。 规划紫禁城,首先就是按照皇帝工作、生活、游乐等各方面的需求,毕竟皇帝也是凡人,皇帝亦要休息、饮食,才能理政务治天下。其次就是要在这些建筑上营造出「唯天子独尊」的气势。 建筑功能方面: 紫禁城就承袭了周代「前朝后寝」的规制,即前部分是皇帝上朝理政的地方,而后部分就是皇帝休息的地点。前朝部分主要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这三座大殿,它们是皇帝登位、完婚、立皇后、命将出征、御试和在每年新年、冬至、皇帝做寿等节日召见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礼仪的地方。这里不但需要大殿和容纳众多番臣、仪仗举行仪式的广场庭院,而且还要有相应的配殿作各项准备和平时储藏之用。 后寝部分主要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这三宫,它们供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政务,举行内朝小礼之用。在它们的西面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宫,东面有供皇妃居住的东六宫,还有供皇太子居住的东西五所。此外一些供宗教活动和祭祀用的殿堂,供皇帝休息游乐的御花园以及大量的服务性建筑也都散布在后宫部分。这众多的建筑在前朝后寝两个区里,各自按照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分别组成一个个院落,各设院门,前后左右并列在一起,相互之间用通道相隔,组成庞大的建筑群体。 礼制秩序方面: 在封建社会中,建筑的形式必定会受到礼制的影响。无论是城门的大小、宫殿的规模、台基的高低等,都是依照礼制的规定。好像上面提及的「前朝后寝」,就是一个礼制的好例子。而且《礼记》由还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蘳」,所以紫禁城的建筑是用红色的柱子,门、窗、墙也是用红色,此外还有很多这类的古制: 「三朝五门」:这同样是承袭自周朝,「三朝」就是紫禁城中的前朝三大殿,而「五门」即是说要到达紫禁城的核心,首先必须经过五重门。在北京城的规划中,这五重门分别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及太和门。 「左祖右社」:与「前朝后寝」、「三朝五门」一样同是承袭自周朝,是指在宫城的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稷坛。当然,紫禁城外也有这两组建筑。 「门阙合一」:这就是承袭自汉朝,是指将城门和阙楼二合为一,而成为门阙,是大门形中最高等级。以午门为例,而阙楼就是指左右两边共四座的方形建筑。 除了这些古制外,还有很多等级上的规制。如午门,是整座宫城的大门,地位非常重要,城楼上采用了门阙的形式,大殿用屋顶中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顶。而宫城的北门神武门,地位不如午门,所以没有采用了阙门的形式,大殿的屋顶用次一等的重檐歇山顶。又例如前朝三大殿,这三大殿的地位是非常重要,所以同建于三层汉白石的台基上,而且用须弥座式,突显其贵。 而且,在紫禁城中,重要的建筑是位于中轴线上,如午门、前朝三大殿、后三宫等都是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就能营造出「唯天子独尊」的气势。 阴阳五行方面: 阴阳五行、风水等学说在紫禁城的规划中都有影响。据《易经》所记载「天下万物,皆由阴阳」,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分阴阳,好像天地、日月、昼夜。那么前为阳,后为阴,所以皇帝理政的外朝在前,居住的内寝于在后,而且单为阳,双为阴,所以前朝设三殿,后寝建二宫(原本只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交泰殿是后来加建的)。 五行是五种构成万物的原素,即金、木、水、火、土。而这些原素又分别代表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如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等,而「中」这个方位五行中是属「土」,颜色属「黄」,由于三大殿的方位是位于紫禁城中心,所以它们建于「土」字形的台基上,瓦顶是用黄色琉璃瓦。 风水格局方面: 在风水方面,本来紫禁城的建址并没有金水河、景山,没有天然就得要人为,于是前面用人工挖成了一条金水河,后面又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成了景山,营造了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形势。据建筑史学者付熹年教授对紫禁城的详细分析,太和殿是位于前朝院落的中心,而乾清宫是位于后宫院落的中心。前朝三大殿共处于一个土字形大台基之上,这个台基的尺寸经测量南北长二三二米,东西宽一三十米,二者之比为九比五。按阴阳之说,单数为阳数,九为阳数之尊,五属阳数之中,因此古代常以九、五象征帝王之数,故有「九五之尊」说,所以设计者在这座重要的台基上采用这些尺寸当不是偶然的。付教授认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建立,对皇家来说是「化家为国」,所以以皇帝的家即后两宫为模数,来规划宫殿的前三殿及其他建筑群,这是可以理解而并不奇怪的。
唔好写太多字,写要点便可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 建筑物的特色 2.与建筑物有关的故事 click the link for details. zh. *** /wiki/%E6%95%85%E5%AE%AE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旧王朝的宫殿。今多特指北平的明清旧宫,位于北平紫禁城神武门内,殿宇高耸,园亭宏丽,民国十四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开放供人参观。后因战乱而将部分文物运至台湾,现存放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 附属建筑 故宫角楼太庙 太社稷 西苑 万岁山(景山) 皇城
紫禁城 紫禁城可以指: 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在京师北京的宫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故宫——朱元璋初建明朝时,首都在南京,建有宫殿,清灭太平天国时被毁; 顺化历史建筑群——越南阮朝仿明清在顺化建的宫殿,阮朝使用「紫禁城」此一称呼,和顺化阮朝皇陵一起被视为一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希望帮到你
故宫平面图
故宫平面图如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扩展资料故宫意义:从传统的三大殿到“年轻”的宝蕴楼,从畅音阁到故宫文物医院,故宫开放的区域越来越大,展示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2019年元宵节期间,故宫博物院首次开放夜场,125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参加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87家外媒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故宫每年都有大量的展览走出红墙,走到世界各地。2018年5月,“让文物活起来——故宫文创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和安倍首相参观展览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虽然展览中没有一件文物,但故宫文化的魅力透过文创作品鲜活地表达,深深吸引、打动了海外观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中国经济网-故宫:越开放越美丽
紫禁城的平面图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