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喜成的个人轶事
唐喜成先生已60多岁,虽然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等疾病,可他仍然坚持跟随剧团巡回演出。无论是城市、农村、剧院、高台,无论是春夏秋冬,天气好坏,他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演出每一场戏,从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在舞台上有丝毫的松懈。全本《南阳关》是他的代表剧目之一,是一出唱念做打十分繁重的武生戏,年轻人演出这个戏都很吃力,可是他扮演的伍云召仍是精力充沛,情真意切,形象鲜明,不但唱念做打不减当年,而且还运用一些难度较大的武打技巧。城楼一场的趟马,开打时的武打档子,落马时的摔叉,败阵时的抢背等摔打动作都运用的得心应手令人称道。有一次在开封演出此剧,戏结束了,热情的观众仍然鼓着掌不肯离去,唐喜成不顾疲劳又为观众清唱了三段唱腔,满足了观众的要求。1990年冬天在安阳解放剧院演出,戏结束后观众还是热烈鼓掌,唐喜成就再次登台为观众清唱,唱一句一个满堂好,唱一段一阵雷鸣般的呼声,他一连为观众唱了五段戏,观众们很受感动,都拥到后台要见一见唐喜成,和他说上几句话,唐先生顾不上卸装就和观众亲切交谈,一直把观众送到剧院大门口才挥手告别。每当大家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唱那么多时,他总是语重心长的说:“观众挣个钱也不容易,因为信任咱、喜欢咱,才掏钱买票看咱的戏,如果在舞台上出现漏洞没有把戏演好,就是欺骗观众就是犯罪。”作为一位自成一家,倍受观众爱戴家喻户晓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从不因此而自居,在演好自己的代表剧目的同时,还主动为别的演员配戏甘当配角。《抬花轿》中的周定,《下陈州》中的州官,《审诰命》中的林有安等,这些角色虽然戏不多,但是经过他塑造出来,个个形象令人叫绝,至今无人超越。 唐喜成先生在自己的徒弟面前不仅是名师,而且是严师慈父。无论是哪个徒弟见到他,几句见面的话之后便开始谈戏教戏。从发音吐字的方法到人物感情的表达,从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到内在的潜台词,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认认真真,一遍又一遍的示范。他总觉得徒弟们在各地剧团工作演出都很辛苦,和徒弟们见面的机会不多,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就抓紧教给徒弟一些东西,不让徒弟白跑。有一次他因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几天后袁国营知道了,忙赶到医院去看他,当时,他刚拔掉输液的针管,就开始给袁国营说戏。教他演戏要有棱有角,有爆发力,要文戏武唱,连说带做累得面脸是汗。经在场的人再三劝阻才停下来。唐喜成知道自己的文化知识不高,有些演戏的感受能做到不一定能说到,他就让徒弟们多看他演戏。每当有徒弟看他的戏时,就好像他是徒弟在为老师演戏一样认真,只怕因为自己演的有不到位之处徒弟们领会不了。为了更好的帮助徒弟在艺术上尽快的提高,每当徒弟在台上演出时,他就在舞台两边看戏,以便发现缺点及时的指正。我因为害怕老师看我的戏,总是特别紧张进不了戏。为了不影响我的情绪,就对我说他去休息了。到演出结束后他又把哪些地方演的不错哪些地方演的不够说的清清楚楚,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偷偷的站到剧场后面的墙边看我的演出。从这些似乎平常的事情足可以看出唐先生技艺功夫有多深.品德修养有多高。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五年了,但他那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品德和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豫剧事业而努力奋斗。
唐喜成的生平经历
唐喜成童年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困生活。为了找一条出路,母亲才勉强同意他学戏。 十岁到长葛县万乐社科班,拜魏德海、高永安、吴同保等为师。入科不久就开始“穿把子”、“跑龙套”。因他心眼灵,肯钻研,又能充分利用上台的每一时机,认真学习不同角色的表演动作和唱腔台词,下台后,一边苦练,一边又主动求师指点,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学会了《困铜台》中八贤王的唱腔和表演动作,而且还毛遂自荐,大胆地扮演了国母。尽管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没想到唐喜成同志居然演成功了。从此,他就以洪亮的“娃娃腔”开始演出“旦角”,如《双官诰》中的三娘等。十五岁起,他正式演出了《刀劈杨藩》和《反西唐》中的樊梨花,《大破天门阵》中的穆桂英, 《对花枪》中的姜桂枝等。当地群众热情的称赞他是小铜腔嘴头巧。但好景不长,十七岁的那一年,随着变声期的到来,他的嗓子哑了。这对一个初露锋芒的青年演员来说,简直是天大的不幸。老师们同情地一边陪着他落泪,一边又鼓励他:不要灰心,没有大本腔,还有二本腔咧。从此,在老师们的指点下,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到晚从不间断地刻苦练习。真是,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他终于练出了“二本腔”。同时,也从不放松对武功身段的训练,这样,就给唐喜成的艺术生命带来了新的复苏。接着,他演出了《长坂坡》中的赵云,《对花枪》中的罗成,《佘赛花》中的杨继业,以及《铡赵王》中的赵王等。当地群众送给他个外号叫“响八县,一拿三”(指旦角,生角,花脸)。十八岁出科正式到中牟县登台上演。四二年又到新乡、开封等地,与豫剧大师阎立品合作演出《义烈风》、《天仙配》等。一九五三年与豫剧大王陈素真先生合作演出《龙凤呈祥》、《陈妙常》等。唐喜成同志一九五一年到“中原豫剧团”工作。五二年到河南省人民剧团,五四年到河南省歌剧团,五六年又到河南豫剧二团,并于同年入党。五六年参加全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荣获演员一等奖。 他音域宽广,声音洪亮,控制自如,高低音衔接自然。自五八年以来,以演老生戏为主,如《洛阳令》中的董暄, 《三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 《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等。唐喜成墓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北邙陵园精品区内,墓碑碑体采用肃穆庄重的中国黑花岗岩制作经,美观而又大方。是众多唐派弟子追忆恩师时常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