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可见人跟教育之间的关系,好比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土壤,万物离不开阳光。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扩展资料:1、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如果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这会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于是教育的目标就变成了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荒谬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愚蠢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儿童阶段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而实际上,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中,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就会以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只要把孩子当成动物一样训练就好了。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的意义是:培养和发展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能力,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个人可以获得认知和情感上的成长,同时也为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个人经历案例:我一直坚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在我担任中学教师的时候,我有一个学生,名叫小明(化名),他是一个非常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他在班级中很少发言,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信心。在与小明接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对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我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自信。首先,我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兴趣和潜力。我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音乐社团,并提供额外的指导和支持。其次,我注重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我鼓励他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认可。我还组织了一些小型演讲比赛,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此外,我通过定期与他的家长沟通,共同合作关注他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我们提供了家庭学习环境的支持和鼓励,使他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了积极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小明逐渐获得了自信和成长。他在音乐社团中展示出色的表现,逐渐在班级中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见解。他开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们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这个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教育的意义。通过提供关心、支持和指导,教育可以帮助个体充分发挥潜力,增强自信和自尊,培养出色的个人品质,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不仅仅关乎知识传授,更关乎培养个体的全面素质和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以上就是所有的答案了,但是能帮到大家还是很开心哒,赞同的话就采纳点个赞再走吧。
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地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爱弥儿》卢梭
有些事情,我们总是在经过很长时间后才能理解。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坚定地选择教育学这个专业。在脱离了学校之后,我才深刻地明白教育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1、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升学。
我们都是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我曾经也质疑过高考,但后面理解高考是在现今的大环境下相对公平的一种竞争方式。但是不是就因为高考的存在,所以我们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呢?
有一段时间各地的学区房价格涨得飞快,在竞争激烈的考试战场上,宝妈宝爸们不计代价。老师们研究着各种考试技巧,考试套路,只为培养出一批批学霸。可最后的结果呢?
新闻上关于孩子只会考试,没有生活的例子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些走上了绝路。那些可都是我们高等学府的优秀学生,可就是因为只重视分数成绩,最终毁掉了他们。
2、教育的意义是在唤醒,而不是塑造。
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就在唤醒。”
毕业后,正式步入社会,我在工作生活中经历了一些事情。当我认真反思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年老师教的知识都忘了,但他们告诉我的关于人生的道理,关于文化,那个时候觉得是闲聊的话题都深深在脑海里,指导着我现在的生活。
《我是演说家》有一期是董仲蠡老师关于《教育的意义》的演讲。
他提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教育应该是让我们拥有感受这个世界的能力,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塑造成复制粘贴的“模板”人生。
3、找回真正的教育,可以从老师开始
《放牛班的春天》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一群本“无可救药”的孩子,因为一个普通而负责任的老师,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每一个孩子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在这张白纸上乱涂乱画。如果这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画家,那么孩子一定可以拥有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老师,就是这个画家,是我们的领路人。
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但老师是真正系统地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情的人,甚至于有时候老师的话比父
教育的真正意义
近些年萌生的新教育运动,其与以往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儿童和成人角色的颠倒。教师几乎没有教学,儿童才是活动的中心,儿童可以自我学习,随意走动并选择他们自己的工作。
新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其次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给他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也就是构建适合于儿童成长的环境。这就要求成人要了解儿童的生活方式,认识到儿童拥有心理生活,不去成为无意识的破坏者。
从儿童的角度,成人建立的环境不是一种适宜的环境,而是一群障碍物。正如我们之前讨论到的, 成人的世界总是以效率最大化,功利心和因果逻辑来衡量事物,这与儿童自我创造和发展的自然规律格格不入。
教育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把儿童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关于儿童心理或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更关键的是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教师作为成人,需意识到自己身上就有许多不好的脾性,这些坏脾性使得教师与儿童分离。因为儿童更加天真无邪,并且具有神秘的自我生长特质,和隐秘的心理发展。
对于成人的坏脾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纠正。首先是内部的,对于个人来说,尽力清楚地意识到他自己意志中的一些缺点,与这些缺点进行斗争,并使自己克服这些缺点,做到有意注意。其次是外部的,社会环境中的正确观念,可以看作抑制我们坏脾性表现的外部监督。
真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消除内心障碍的人 。教师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以便发现自己身上某些具体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会成为他对待儿童时的障碍。所以,教师也需要得到引导。正像我们需要其他人观察我们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我们一样。
大家可能觉得,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太高了吧。是的,这正是我们期望中的完美教师。但是,一位好教师未必是完美的,也不需要苛求没有过失和缺点。他们需要首先关心自己的缺点,并克服习惯,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缺点,可能成为不能理解儿童的阻碍。此外,要努力摒弃傲慢和发怒。通常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 发怒是原始的和不成熟的冲动,傲慢则给它提供一个漂亮的伪装 。
儿童不能保护他自己,他们相信亲人和教师告诉他们的任何事情。这恰好给了成人一个发泄自己情绪的机会。当儿童受到训斥或体罚时,他并不反抗,儿童尽管生气但还是请求成人的饶恕,他甚至忘记问自己在哪方面犯了错。因为除了成人,他无可依靠,他必须去适应一切,相信一切,宽恕一切。
但他心里知道某件事是不公正的,因为可能变得抑郁甚至心理畸变。儿童会出现一种无意识的防御反应。具体来讲,儿童会用胆怯、说谎、任性无理取闹、失眠或恐惧表现出来。
因为他还不能真正了解与成人的关系。只有当儿童长大一点时,他才开始直接反对专制本身,但是成人有各种办法让自己在孩子面前,永远都是对的。有时甚至成功地使儿童相信这样的专制是为了他们好。
新教育运动要求教师在精神上做好准备。那就是说,教师必须检查自己,摒弃专制。必须消除自己心里用外壳包住的傲慢和发怒。必须变得谦逊和慈爱。这些都是教师所追求的美德。这种精神的预备将给予教师所需要的平衡,这就是教师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
我们说了这么多,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赞成儿童所做的每一件事,或者避免评判儿童,或者我们可以忽视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发展。相反,教师须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去教育儿童。 而这种教育的根本在于,了解儿童和尊重儿童。防止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儿童。
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新教育有三个典型特征。对环境的强调。对教师作用的讨论。以及对儿童人格的尊重。
成人要构建一个适于儿童自我创造的适宜环境,这包括物理上的环境和精神上的环境。而本篇的前半部分则探讨了教师的任务和作用。接下来的篇幅,我们将了解儿童人格的七个外化的表现。
在儿童之家,人们观察到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系列的圆柱体放进孔中,然后又从孔中取出。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与木板上大小不一的孔一一对应。女童聚精会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进行这项练习。其他小朋友的歌唱和走动,丝毫没有干扰到她的工作。
虽然使儿童处于忘却外部世界的专注状态并不常见,却是一种所有儿童都会有的行为,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
另一种观察到的简单事实是秩序感。比如床头的布娃娃或者存钱罐,儿童总倾向于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上。
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准备许许多多的玩具。家长或许以为,儿童会一件一件把玩这些玩具。但你仔细观察,在某个时期,他们只会选择其中有限的几种玩具。
因为儿童不断地从一个较低的阶段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他的时间是宝贵的。他只会迷恋对他成长有帮助的事情,而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这种现象,我们总结为“自由选择”。
对儿童来说,每一种教具不仅应该井然有序,而且应该与儿童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只有消除了教具混乱无序的状态和去掉不必要的教具,才能更好地激起儿童的兴趣和专心。
在中学生物课本中,我们学习到,生物通常具有条件反射,而有些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方式培养。一些教师也乐此不疲地使用着这种手段。但是,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前长期的观察中,这种手段对儿童是无效的。而且,大多数儿童经常拒绝奖励。这似乎标志着一种意识的觉醒和尊严感的存在。
此外,儿童对安静十分敏感,并且对叫他们的声音也很敏感。儿童之家的孩子通过学习如何绕过各种东西而不碰撞它们,通过学习如何轻快地走路而不发出响声,来激发孩子敏捷和机灵的潜力。孩子们对自己能完美地完成这些动作而感到兴奋。
尽管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举止自由,也难以掩饰他们极强的纪律性。看他们玩游戏就知道了,他们会依次排队去玩滑滑梯,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圈圈跳舞。我还记得当宝宝幼儿园的老师来家访时,孩子自行取出自己喜欢的果汁,给两位老师各倒了一杯。这种惊人的纪律和自发行动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了解的这些,只是儿童人格发展的一小部分。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儿童,才能尊重他们自然成长的规律,不成为他们成长中的阻碍,不在他们漫长人生中埋下隐患。
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你是一个真正爱孩子的人。你和我一样,在尝试去了解孩子,并在行动中走近他们,同时也在治愈我们自己。
一生中,我们有三次圆满的机会,一次是父母对我们的养成,一次是我们育儿过程中的自我革新,还有一次则是我们的寿终正寝 。在我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并不感觉是我在教育她,而是我们在相伴成长,并且孩子一次次给我做出了指引。
十月怀胎中,我洞悉了生命孕育的奇迹。她出生时的一声啼哭,让我明白爱与责任。每天清晨,她趴在我面前,盯着我,一副天使的微笑,给予我巨大的力量。一岁半时,持续的发烧,让我意识到成人教化的愚昧。也是因为她,我才读了《童年的秘密》等儿童发展著作,为我打开了生命观察的另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