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测试

时间:2024-09-11 03:59:12编辑:小松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解答你提出的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之前,我们先看什么是人格障碍,然后在说边缘性人格障碍,以及这种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一,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病态人格、人格异常等,临床心理学认为人格障碍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了正常,使其形成了一贯地反映他这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的行为模式。他的行为模式比较明显的偏离特定的 社会 规范和一般的认知方式,比如待人接物等,严重影响他的 社会 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他对 社会 环境的适应不良,他为此感到痛苦;人格障碍,通常是从童年期或者青少年期开始的,但青年期基本形成,并长期持续发展到成年或终生;但是一般而言,人格障碍患者没有智力方面的问题。但是 社会 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比较难以矫正,仅有少数患者在成年以后可以在程度上有所改善。 第二,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患者有一组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一是患者在人际关系中拼命努力以不被抛弃;二是患者的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三是患者的自我知觉与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对自己的认忽好忽坏;四是患者行为比较冲动,具有自我毁灭性,例如乱花钱、吸毒、混乱的性关系;五是患者频繁做出自杀的姿态或者威胁,或者自伤;六是患者情绪嫉妒不稳定,例如短期内出现抑郁,比较容易激动、焦虑;七是患者持续地感到内心空虚,有严重的虚无感受;八是患者容易生气,对他人产生敌意,时常有愤怒情绪;九是在压力状况下,患者会变得偏执或自我分离倾向。 第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坦率地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也是长期的,但也不是不可以矫治;边缘性人格障碍多数不会主动要求治疗,需要强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户外心理咨询;我在大学做师生的心理咨询时,就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不是主动来做心理咨询的,一般都是学生辅导员或者学院领导让他们来的,而且他们也否认自己有问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不会积极配合。 对于人格障碍治疗的原则,现在无论是精神病学,还是临床心理学都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双管齐下的方式;药物治疗主要缓解症状、调节情绪;心理咨询主要是改善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状况、矫正不良行为。 可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众多的人障碍类型中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认为是品行不端的人,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喜欢和同情他们,因为他们经常表现出多重人格障碍,不断地变换自己的 身份,情绪不稳定,行为不端,又非常自恋。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具有各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边缘性质特点,以情绪不稳、人际关系波动和自我同一性混乱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ICD–10则把人格障碍中的”边缘型”作为”情绪不稳性人格障碍”的亚型。 情绪不稳指的是情绪转换无常,行为常常具有明显冲动性,可出现自我伤害的企图,也可出现自杀行为。 人际关系波动指的是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出现的对原有人际关系的动摇。 自我同一性混乱指的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整合和协调一致的破坏,对自己本质特征以及观念、行为等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意识的破坏。 因此 边缘性人格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须前往省级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由医生进行诊断。 由于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任何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或使人遭受痛苦,给个人与 社会 带来不良影响。 边缘性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不计后果,伴有 情感 不稳定,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常常模糊不清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的自我同一性,存在持续的空虚感,人际关系两个极端,要么极好,要么极坏,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伴随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者自伤的行为。 人格障碍治疗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1、药物治疗,情绪不稳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应用一些心境稳定剂;焦虑者可少量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建议长期应用。 2、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但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会主动求治。 3、教育和训练,行为矫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总体而言,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 边缘性人格障碍,反应出的是知情形意的不稳,主要是认知不稳、情绪的波动大、行为波动大的情况,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对爱的无度索求。基本特征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 情感 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容易让自己情绪所影响和控制, 谢谢平台邀请,题主您好 我是心理系研究生,主攻睡眠方向! 边缘性人格障碍它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持续的自我印象的不稳定、持续的适应环境的困难。 所以它会带来的是非常多的紊乱,可能这紊乱里面也会表现为药物的乱用,或者有伤害自己的行为,然后严重的时候可以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就是怀疑、敏感,这一类我们说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当然所有的人格障碍它起病都是比较早的,18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的,而不是成年以后出现的。 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①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   ②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具有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在两者间摇摆的特征。   ③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   ⑤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恐吓或自残行为。   ⑥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 情感 不稳定。   ⑦慢性的虚无 情感 。   ⑧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   ⑨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情绪自控力低下,低下到它符合临床诊断上的标准,于是就变成了病。一般情况下,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遇到情绪触发事件后,很难平复下来,最终导致一个冲动的结果,这种障碍还有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你试图来控制这种情绪的时候,往往也容易采取极端的行为,有些人为了克制自己,会自残,通过自残的方式来提醒自己。 这类人有一些明显的行为表现,比如: 到目前为止,边缘性人格障碍并没有明确的产生原因,即使是科学家,也普遍认为这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和脑功能所导致的问题。这意味着它可能很难被确诊和治疗,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傻,正常的时候,比正常人还正常,只是,这种不能太刺激他们,他们自己也应该避免被刺激。 边缘性人格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


1.不稳定的情绪,包括强烈的愤怒、焦虑、抑郁和易怒等


2.自我认知的不稳定,包括自我认同感缺失、自我价值感不稳定、对自我形象的持续怀疑


3.人际关系不稳定,包括对他人过度依赖,对他人的评价不稳定,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和分裂等


4.冲动行为和自我伤害行为,包括滥用药物、过度饮酒、暴食、自我创伤等。


5.持续的感觉空虚和孤独,对生活缺乏目标和方向感;

6.过度的敏感和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


7.持续的焦虑和恐惧,包括对分离、孤独、被放弃等的担忧;


8.不稳定的行为,包括饮食失调、嗜好的改变、财务问题等;


9.持续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自我伤害、自杀等;


10.强烈的情感波动,包括突然的愤怒、恐惧、悲伤和欣喜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等,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工作,既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也需要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会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职业发展和社交活动等方面,对患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带来一定的困扰和压力。治疗该疾病通常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回避型人格障碍?

恋爱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但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和回避型人格谈恋爱。回避型人格倾向于回避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这使得他们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得非常困难。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和回避型人格谈恋爱,这篇文章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1. 了解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障碍,通常表现为对人际关系的回避和冷漠。回避型人格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不愿意接受爱情和不敢相信爱情。他们可能会避免情感交流、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会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和焦虑。所以,在和回避型人格谈恋爱前,了解他们的独特性格和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2. 与回避型人格建立信任
与回避型人格建立信任是建立任何恋爱关系的基础。回避型人格可能会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所以你需要给他们时间来建立信任。在与回避型人格交往时,你需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和空间,并且不要强迫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是一旦你们之间的信任开始建立起来,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加牢固。
3. 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
回避型人格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非常重要。你需要尝试与回避型人格建立一种舒适和安全的沟通模式,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不要过于强调情感交流,这会让回避型人格感到压力。
4. 尊重回避型人格的空间和需求
回避型人格往往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所以你需要尊重他们的需求。当他们需要独处时,你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不要过度依赖他们,也不要强迫他们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你需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限制,并在恋爱关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5. 保持积极的态度
和回避型人格谈恋爱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保持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你需要理解他们的处境,并且在恋爱关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你需要展现出自己的耐心和理解,并尝试与他们建立一种健康和稳定的恋爱关系。
总之,和回避型人格谈恋爱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你需要了解他们的独特性格和情感需求,并尝试与他们建立一种健康和稳定的恋爱关系。如果你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建立信任和健康的沟通模式,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牢固和稳定。


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学解析回避型人格障碍)

文 | 廖湛兮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前言 除了必须的外出上学、上班,有一部分朋友拒绝外出与人来往、不愿或者说自觉不擅长去维护人际关系,因此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俗称“宅”。 与此同时,这类朋友在与人相处时也很敏感,当有多人聚在一起说笑,自己站在一旁时,总会担心甚至觉得对方在数落自己,习惯性自卑、自觉无能,行为退缩。 这些表现缘何而来? 很有可能就是源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倾向。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 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 害怕见陌生人、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持续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具体特点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8个: ① 自我评价低, 认定自己没优点,也没任何发展潜力; ②时常担心且害怕被批评,不能忍受他人的负面评价, 心理承受力很差 ; ③不愿意参与职业或社会活动, 处在人群中会觉得极度不自在 ,只有在独处时才会觉得安宁舒坦; ④ 非常抗拒新事物和冒险行为 ; ⑤ 自尊心低 ,内心深处接受自己被轻视; ⑥ 很敏感 ,根据他人的小举动、微表情便可脑补出一场别人厌恶或是看轻自己的内心戏, 情绪持续性低落; ⑦因为与人接触时总担心他人看不上或拒绝自己,所以 习惯性患得患失,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⑧ 有不恰当的不安全感 ,自觉他人对自己有敌意,身边似乎危机重重,只有封闭独处才最安全。 “回避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起源于童年的不良经历,大多数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在小时候都有经常被父母厉声呵斥、否定甚至讽刺的痛苦经历。 当事人认定自己被厌弃,感到委屈受辱,强烈的负面情绪被不断内化,逐渐根深蒂固,不停地灼伤当事人的自尊、自信心,为了避免再次受伤,当事人就会选择逃避,将自己封闭起来。 如何更准确地辨别“回避型人格障碍”? 可做以下测试题,每中一项得1分,超过4项及以上则代表有明显的倾向。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到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危害是什么? 现今社会生存压力大,偶尔或阶段性地觉得疲累、不想交际应酬、想要安静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你一直刻意地回避正常的工作和社会活动,总是敌化环境和他人,拒绝考虑客观因素,一心只想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首先 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 ,打个比方,可能你最初在人群中会感到不适只是脸红、心跳;但继续回避的话,情况就会不断加重、躯体化症状会更明显,人会更难受; 其次 不利于心理健康 ,人是情感型动物,一切的追逐最终都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幸福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周围完全隔离是反人性的。孤独、寂寞、无助感会被不断放大,当负面情绪得不到正确的疏导时,人就会很容易变得阴郁、孤僻、焦躁、极端; 最后 会严重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当下社会竞争大,任何的单打独斗几乎都难以存活,各行业都讲究团队合作,试问一个无法和人正常相处、打交道的人如何能取得成绩? 如何缓解“回避型人格障碍”? 一般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建议以下的方法: ①对于父母而言,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要注意维护其自尊、自信心; ②如果你已长大,很不幸有不好的童年经历,请不要耿耿于怀,不要反复去回忆加深不愉快的记忆; ③缓解、消除自卑感,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去发掘培养自己的优点,提升自我价值感; ④使用“系统脱敏法”治疗人际交往障碍,简单地说就是,最初要忍受内心的不适感,勇敢地坚持多与人接触,有意识的去维持一些正向的人际关系; ⑤要学会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拒绝,要相信他人的话只是一己之见,不是金科玉律,不必过分在意;同时,要明白就算被拒绝也不一定代表自己不好,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个人倾向和认知不同,大家不合适而已。 结语 其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很正常,没人有绝对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当自觉有问题时,不必过于焦虑,但切记也别放任不管, 此文主旨为简单介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特点、危害和针对不严重症状的疏导方式,对‬症状严重者‬来说‬,‬还是‬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上一篇:说聊斋

下一篇:昆明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