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ppt课件

时间:2024-09-09 16:57:22编辑:小松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勤擦洗汗多及大小便失禁时要随时清理,擦洗时动作要轻柔。2. 勤翻身通常情况下,照护者至少应每2小时为患者更换一次体位,并在骨隆突处放置软枕等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3. 勤观察经常查看皮肤有无压红、水泡、破溃等现象,使压疮能尽早得到治疗与护理,以免进一步恶化。4. 勤整理保证床单、衣物平整,以免皱褶处损伤皮肤。5. 勤锻炼对于长期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长者,照护者应每日对其进行肢体被动锻炼。尽可能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6. 勤更换保持床单元、被罩及衣物的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要做到随湿随换。1. 避免过度按摩受压部位因按摩力度或时间掌握不当,可能会加重损伤、造成皮肤破溃。对于卧床长者应给予肢体的被动锻炼,而不是按摩患处皮肤。如果长者受压部位已出现发红或水泡,更不能进行按摩。2. 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清洗皮肤建议使用32-34℃温水,如需使用皂液,建议选择弱酸性或中性皂液,每天使用一次即可。3. 避免使用粉剂使皮肤干燥爽身粉等粉剂、酒精等消毒剂擦拭皮肤会堵塞毛孔,对皮肤健康不利,不建议使用。4. 避免用环形防护垫“减压”很多人错误的以为使足跟悬空,就可以预防压疮,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枕头或泡沫垫放在小腿下,使足跟抬起,令整条腿部的重量沿小腿分散,完全解除足跟部的压力,以免出现高压区域,特别是跟腱处。5. 避免重局部轻全身在临床上,部分患者以为局部使用好的药物就能促进愈合。压疮的治疗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综合调理、整体干预,只有全身状态好了,压疮才能更快愈合。6. 避免患处自行涂药避免使用偏方药物进行敷治,伤口上布满了各种草药或药粉等异物,可能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7.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用药不当可能导致细菌耐药,增加治疗康复难度,如需使用抗生素,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8. 避免暴露伤口使其结痂很多人认为压疮结痂即是愈合,实际上痂下愈合,很容易形成痂下积液感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伤口进行清创并包扎,使其湿性愈合。9. 避免使用烤灯使用烤灯,并不是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烤灯可增加局部组织的耗氧量,加速组织坏死,压疮长者应避免使用。10. 避免翻身拖拽患病长者护理卧床患者是个长期的工作,单人翻身时,应先将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皮肤损伤。最好制定翻身时间表,并做好记录,以避免忘记。预防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举措,通过“六勤十避免”的正确护理,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症状的发生,降低病症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是因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到压迫,而使这一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血流阻塞坏死的状态。


压疮发生原因 1.长时间受压迫或是磨擦。 2.营养不良。 3.潮湿的环境:如大小便後弄湿床铺、而未清洗置换。 4.摩擦:如床褥不平整或压到硬物(如尿管)。 5.不能自行翻身者:通常此种人身体的感觉也较差如无定时翻身,容易发生压疮。 6.有特殊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皮肤脆弱或敏感等。 7.约束病人及摆位的方法不正确。 压疮的症状
1.初期皮肤局部发红,有刺痛感,乏弹性。

2.逐渐变为紫色。

3.破皮。

4.溃疡、疼痛、有渗出液。
易发生压疮的部位
(一)最易发生的部位为身体的骨头突出处,如:

1.平躺时:後脑、肩部、手肘、尾底骨、脚跟。

2.侧卧时:耳朵、肩部外侧、髋部、脚踝。

3.俯卧时:脚趾、膝部、肩部前侧。

(二)皮肤有皱摺的部位如双臀之间。

(三)有石膏包围或有压迫的地方。

(四)颈圈或背架穿戴不恰当形成压迫点。
如何预防压疮 (一)、防止压力持续存在
1.注意骨头凸出处之压力,可利用枕头、海棉等来协助压力的分散。

2.每30分钟~2小时更换姿势,避免长时压迫,若受压发红部位在改变姿势後1小时仍未回复,则必须增加改变姿势的次数。
(二)、保持皮肤之健康状态
1.维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以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肥皂,必要时可用温和性沐浴乳。

2.保持床单和衣物的清洁、平整,经常检视皮肤状况。

3.预防潮湿,出汗时应立即擦干皮肤,对大小便失禁者,使用导尿管或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4.供给良好的营养,避免病人脱水,并摄取适当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5.皮肤干燥时,可使用润滑剂、乳液加以改善,并可按摩皮肤,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但避免使用於破损之部位上。

6.有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等须要特别小心皮肤的照顾,尤其是胶布的黏贴及撕起。


上一篇:张光

下一篇:苗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