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波斯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罗马波斯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公元224年,波斯贵族阿尔达希尔灭安息王国,建立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萨珊波斯继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260年,萨波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打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萨波尔一世骑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萨珊与罗马之争亦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476年,罗马帝国为蛮族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487年,萨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执政,他好大喜功,梦想再现其远祖的辉煌。他指挥由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第一次战争: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烈进攻。529年的尼亚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拜占庭军队,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达拉城。530年的达拉之战,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的卡利尼库斯战役,波斯挫败了贝利撒留的军队。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达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黄金。第二次战争: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下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第三次战争: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大军进攻庇特拉要塞。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战。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灭敌军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第四次战争: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达拉城,经过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撤军。589年,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库斯鲁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久和平协定”。第五次战争:603—631年。库思老二世乘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派大军西征,战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达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卡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沙赫巴勒兹又率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年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萨珊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620年,沙赫巴勒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君士坦丁堡战役)。在海上攻势受挫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他亲率大军避开正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苏斯港登陆。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苏斯,拜军大败波军(伊苏斯之战),乘胜收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庭议和: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拿破仑希尔一生写了哪几本书?
《思考,致富》、《成功法则》。《人人都能成功》。八卷本《成功规律》
在美国,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这名字家喻户晓,由于他创造性的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学,他在人际学、创造学、成功学等领域比安德鲁·卡耐基有着更高的地位。.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1883年10月26日,希尔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一个贫寒之家。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继母就激励他去追求成为一个大人物,做出伟大的成就。这样的教育使拿破仑·希尔从小就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发展个性,热爱劳动的成功者。长大以后,他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18岁时,他正上大学,并为一家杂志社工作,有幸被派往采访钢铁大王、人际关系学家安德鲁·卡耐基,卡耐基不愧为可敬导师,他很块发现了希尔身上的创造性,建议他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介绍希尔与他们认识。 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拿破仑·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4名当时最成功的人士,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划时代意义的八卷本《成功规律》,激励了千百万人去获得财富,成为卓越的成功者。
拿破仑·希尔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功学的范畴。他曾受聘为菲律宾人桂桑尔的政治顾问,将自己的成功心法传授给桂桑尔,使桂桑尔在24年后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总统;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威尔逊总统用他的励志秘诀训练和鼓舞士兵,筹募军费。这使拿破仑·希尔的名字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了联系。1929年经济大崩溃袭击美国后,美国人民陷入到对恢复昔日繁荣的深深绝望之中。1933年,罗斯福总统把拿破仑·希尔请进白宫,帮助他主持著名的“炉边谈话”节目,唤醒美国人民沉睡已久的信心与活力。拿破仑·希尔把他的思想、他的激情、他的声音注入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心灵深处。 他为罗斯福总统组建了那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智囊团,为希特勒发动的那场战争提前做好了物质、精神和智慧上的准备。拿破仑·希尔的不领一分薪水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白宫官员和美国人民的一致尊敬。
1937年希尔完成了《思考致富》一书,这本名著已拥有超过1000多万读者。1960年与他事业的接班人斯通合著出版了《人人都能成功》。此书激励人们通过纠正意识、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缺点,来获得人生的财富。人们称他为“当代基督”,认为他力挽狂澜,像基督一样重新为人们奠定了信仰基础。
希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他的书中归纳出了最有价值、带有规律性的17条定律:
1、 积极的心态(PMA黄金定律)
2、 明确的目标
3、 多走些路
4、 正确的思考方法
5、 高度的自制力
6、 培养领导才能
7、 建立自信心
8、 迷人的个性
9、 创新致胜
10、 充满热诚
11、 专心致志
12、 富有合作精神
13、 正确看待失败
14、 永葆进取心
15、 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
16、 保持身心健康
17、 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于希尔的成就,人际学大师卡耐基赞赏道:“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帮助希尔完成了他的‘成功学’,这比我的财富更重要,他的‘成功学’是一个‘经济的哲学’,是异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传统西方思想史的哲学体系—它不仅是一个帮助人脱离贫困,实现经济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门帮助人们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富人生的大学问。”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定律为千百万寻求成功之路的人建了实现梦想的十七个坚实的阶梯。
在美国政商二界中,金钱和权势的成功角逐者,没有谁没有受到过十七条定律的恩泽和影响。
美国的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27任总统霍华德·塔夫脱、28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32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版大王海福纳、柯达公司总裁伊士曼等人都是“成功十七定律”的印征者、受益者和支持者。
印度圣雄甘地与希尔博士会面并读了他的著作后,下令全国学习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希望借此帮助印度脱离贫穷。虽然甘地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但不知多少印度富豪,皆因此而诞生。
1910年,希尔成为一位菲律宾社会活动家桂桑尔的政治顾问。在提供桂氏政治方案之余,希尔更将他的“成功学”倾囊相授,令桂氏的“成功意识”大大增加。24年后,桂桑尔成为菲律宾的第一任总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写信给希尔:“我感谢您花费巨大的心血完成‘成功学’……这是一门很健全的哲学,追随您的思想的人将会获得无法预期的收益。”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定律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观因素,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的学问变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则。在希尔成功学问世后,充斥美国市场的“成功学”、“致富学”图书,无不是以希尔博士的十七条定律为发轫,进行演绎创新的。它们补充和完善了希尔的“成功学”。
希尔创立了“拿破仑·希尔基金会”,这个学会成为美国成功人士的“进修学院”,希尔本人也被誉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十七条定律别被誉为“铸造富豪”的法则。
当您明白这些以后,应该相信这部全面阐发17条定律的希尔成功学著作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
这是一本调节人的感情、天性、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宝典。
这是一套教导你力争上游、开发心理潜能,以达到人生目标的科学操作术。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之路
在上个世纪早期,美国出现了一位最有影响的成功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拿破仑·希尔。他的著作有《思考,致富》、《成功法则》。这些书对很多美国人的财富成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思想启蒙和行动推动作用。
拿破仑·希尔在年轻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小煤矿当挖煤工人。他不仅工作时尽职尽责,还养成了一个能使他终生致富的习惯,那就是提供额外的超值服务。他每天总是提前上班,为八小时的工作提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设备的检查。由于他的额外付出,他很快地被提升为小组长,后来又提升为煤矿的经理。他离开煤矿后,又做过推销员,报社的文员,杂志社的编辑等多种工作。但不论是哪一份工作,他都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工资翻几倍,而职务也很快提升,他有好几次被提升为经理的经历。
他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肯于多付出。他领取八小时的工资往往工作九小时十小时。他领取100美元的报酬,往往付出200美元或300美元价值的服务。由于他肯多付出,使他鹤立鸡群,像金子一样闪闪发亮,无论走到哪个公司,他都能很快出人头地,很快的工资增加,职位提升。这就是一个平常人,一生成功的秘密。不论做什么事,不论在哪个公司工作,都坚持这一点,那就是:额外付出。额外付出会使一个人在思想上升华,在行动上出类拔萃。无论在哪个单位工作,都会使这个人很快地得到上司或老板的赏识与重用。
后来希尔有幸被派往采访钢铁大王、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卡耐基不愧为可敬导师,他很块发现了希尔身上的创造性,建议他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介绍希尔与他们认识。
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拿破仑·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0多名成功人士,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划时代意义的八卷本《成功规律》。此后,希尔成为美国两位总统威尔逊和罗斯福的顾问,他影响了两位总统的决定,从而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
罗马波斯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罗马波斯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公元224年,波斯贵族阿尔达希尔灭安息王国,建立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萨珊波斯继承了安息与罗马抗衡的传统,在亚美尼亚、小亚、叙利亚边境与罗马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231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致书罗马皇帝塞维鲁,要求罗马势力退出亚洲,长达400年的罗马波斯战争正式开始。232年,萨珊波斯同罗马交锋,打败罗马军队,并通过和约获得亚美尼亚。260年,萨波尔一世同罗马帝国军队交战,大败罗马军,并俘虏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至今在帕赛波利斯附近仍留存着纪念这次胜利的摩崖石刻,它以巨幅浮雕表现瓦勒良跪着为萨波尔一世骑马上鞍垫脚的情景。这次战争后,萨珊一度占有小亚东北部的卡帕多细亚。但萨珊与罗马之争一如安息王国时期呈拉锯之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都曾率军远征波斯,但未取得显著战果。286年,罗马煽动亚美尼亚起事,萨珊被迫撤退,以后又丧失底格里斯河以西之地。375年以后,罗马帝国忙于应付哥特人等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无暇东顾,波斯也因抵御匈奴人的侵扰无力继续向罗马挑战。476年,罗马帝国为蛮族所灭,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继续占有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利比亚等地区,是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487年,萨珊波斯的科巴德一世上台执政,他好大喜功,梦想再现其远祖的辉煌。他指挥由波斯人、匈奴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联军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走了上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502年,联军又围攻阿米达城,经80天鏖战,攻陷该城,后又连续击败拜占庭军队的反击。505年,双方媾和,拜占庭以1000磅黄金为代价复得阿米达城,双方维持原有边界,处于和平状态20年。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去世,其外甥查士丁尼继位,即有名的查士丁尼一世。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他对内厉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向东、西两个方向举兵扩张。他向东方的征讨重开了罗马波斯战争。在以后的100多年内,拜占庭与萨珊波斯之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第一次战争:528—531年。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就任命22岁的贝利撒留为东征大元帅。528年,波斯先发制人,命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向拜占庭军发动猛烈进攻,在529年的尼亚比斯首次战役中击败拜占庭军队,并直扑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达拉城。530年的达拉之战,波斯大军全军溃败,后来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的多次进攻也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反击下失败。531年的卡利尼库斯战役,波斯挫败了贝利撒留的军队。532年双方媾和,拜占庭撤回达拉城驻军,向波斯支付1000磅黄金。第二次战争:540—545年。540年,库斯鲁一世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对拜占庭的幼发拉底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先后攻下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直捣叙利亚首都安条克。经过激烈战斗,波斯攻下该城,并大肆烧杀抢掠。543年,乘拜占庭内讧之机,库斯鲁一世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庭大军。544年,库斯鲁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德撒城数月之久,但未果而撤。545年,双方缔结5年停战协定,拜占庭收复波斯占领的全部领土,支付赎金2000磅黄金。第三次战争:549—562年。547年,库斯鲁一世率8万大军进占科尔奇斯王国,并攻陷拜军的庇特拉要塞。549年,查士丁尼一世应科尔奇斯人的邀请,派大军进攻庇特拉要塞。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攻战,拜占庭军队夺回庇特拉要塞,波斯军伤亡惨重。此战之后,双方在高加索山麓又进行了6年的拉锯战。拜占庭先赢后输,波斯军队连续获胜。555年,法息斯河口一战,拜占庭军队背水一战,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消灭敌1万余人,大获全胜。562年双方再次媾和,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拜占庭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有效期50年。第四次战争:571—591年。571年,查士丁尼二世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敌人毁约为名率军进攻达拉城,经5个月的厮杀破城而入。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撤军。589年,波斯发生内乱,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派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夺取王位。591年,拜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波斯军,杀掉篡位者,攻陷泰西封,扶库斯鲁二世登上波斯王位。波斯则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的一半割让给拜占庭,并订立“永久和平协定”。第五次战争:603—631年。库思老二世乘拜占庭内乱之机于606年派大军西征,战火又起。波斯军经过9个月战斗攻陷达拉城。608年,波斯分两路大军西进,一路攻占卡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路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这时,拜占庭内战方酣。波斯大军长驱直入,609年攻下叙利亚,611年再下安条克,613年攻下耶路撒冷城,并把该城洗劫一空。616年,沙赫巴勒兹又率波斯大军侵入埃及,攻陷亚历山大里亚,到619年征服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大军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至此,波斯版图达到极点,萨珊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620年,沙赫巴勒兹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君士坦丁堡战役)。在海上攻势受挫后,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利用休战之机,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做好了各种准备。622年,他亲率大军避开正面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的伊苏斯港登陆。波斯军慌忙派军火速赶往伊苏斯,拜军大败波军(伊苏斯之战),乘胜收复失地,占领科尔奇斯、亚美尼亚、美地亚。至625年,希拉克略平定小亚细亚西部。626年至627年双方继续征战不停。628年,波斯发生政变。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庭议和:波斯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庭领土、释放战俘、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抢自拜占庭的一切财物,偿还数年军费。波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