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温病学教学视频

时间:2024-09-06 03:37:59编辑:小松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的目录

上篇 总论第一章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的认识3.《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对温病的认识二、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1.《伤寒补亡论》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新见解2.《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对温病治疗学的贡献3.《医经溯洄集》对伤寒与温病之区别的论述三、明、清时期——形成与发展阶段1.《伤暑全书》论暑病2.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3.《证治心传》——一部几乎被湮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4.《尚论篇》、《医门法律》对温病的阐发5.《广瘟疫论》对《温疫论》的发挥6.《温热暑疫全书》论温、热、暑、疫7.《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8.《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9.《伤寒温疫条辨》论伤寒与温病之辨10.《通俗伤寒论》论广义伤寒11.《温病条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12.《温热经纬》——优秀的温病学文献集注13.《时病论》论时令病14.《温热逢源》论伏气温病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二、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三、温病的范围与分类四、温病与伤寒五、温病与温疫六、温病与温毒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1.风热邪气2.暑热邪气3.湿热邪气4.燥热邪气5.伏寒化温6.疠气7.温毒二、发病1.发病因素2.感邪途径3.发病类型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一、卫气营血辨证1.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2.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3.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与传变二、三焦辨证1.三焦的生理概念2.三焦的证候与病机3.三焦证候的病程阶段与传变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第五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中篇 各论下篇 温病学名著选讲方剂索引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的介绍

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在温病学术上造诣颇深。本讲稿是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温病学》示范教学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而成。本书可供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也适合高等中医院校学生,自学中医人员学习《温病学》之用。

上一篇:西西人休鲍

下一篇:大马与小驴配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