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时间:2024-09-01 07:18:10编辑:小松

陶渊明关于贫穷的诗句

1.有关贫穷的诗句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书生自古不清贫,一笔文才天下匀。——清 黄景仁《书生自古不清贫》 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贫贱不能移——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2.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 1,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出自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 白话文释义: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释义: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3,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出自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白话文释义:老婆和孩子寄居在奉先,无依无傍,漫天风雪,把一家人隔在两个地方。受冻挨饿的穷生活,我怎能长久不管?这一次去探望,就为了有难同当。一进门就听见哭声酸楚,我那小儿子,已活活饿死! 4,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出自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 白话文释义:我们骑着马在路上相逢,相互高揖马鞭问候,都是在外的游客,客中相见分外怜惜。想邀你一起击筑悲歌酣饮,击筑悲歌没问题,但正值我倾家荡产无酒钱。 5,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出自唐代:杜甫《空囊》 白话文释义: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6,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出自金朝:元好问《倪庄中秋》 白话文释义: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 7,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文释义: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3.能体现陶渊明贫困、著文、五柳树方面的诗句,急 白居易: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 爱酒布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啾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钱选: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沈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唐伯虎: 五柳先生日醉眠, 客来清赏榻无毡。 酒资尽在东篱下, 散贮黄金万斛钱。 大夫风韵如彭泽, 五柳萧森手自栽。 我亦扁舟倦游者, 登临聊复赋归来。 五柳先生贫欠酒, 不说无花过重九。 4.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 1、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陶者》宋代:梅尧臣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copy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bai楼大厦。2、书生自古不清贫,一笔文才天下匀。 ——清代:黄景仁《书生自古不清贫》译文:书生自古以来就不是贫穷的,笔下写出来的文采天下人都du会分享。3、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 ——唐代: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译文:你自己守着清贫吧,你的zhi素质和责任将怎么办呢?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希望有千万间广阔的房间,让天底下的所有的穷人都开心有地方住。5、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魏晋:陶渊明《五dao柳先生传》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体现陶渊明安贫乐道的诗句

1. 陶渊明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2. 关于陶渊明安贫乐道的诗句

3. 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陶渊明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1.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急
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故事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 陶渊明 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

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颗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如遇。
3.关于安贫乐道的名言及事例有哪些
1、一个人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又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梭罗

2、我们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够无私地或者明智地去观察人类的生活。 ——梭罗

3、要善于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于丹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事例】

田园乐七首·其五

唐代: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解析】颜回是个相当鲜明的例子了,身为孔子的学生,虽处于贫困却仍然积极向上追求儒道。


关于陶渊明安贫乐道的诗句 1. 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故事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 陶渊明 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

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颗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如遇。
2. 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 关于安贫乐道的名言及事例有哪些
1、一个人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又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梭罗

2、我们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够无私地或者明智地去观察人类的生活。 ——梭罗

3、要善于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于丹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事例】

田园乐七首·其五

唐代: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解析】颜回是个相当鲜明的例子了,身为孔子的学生,虽处于贫困却仍然积极向上追求儒道。


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1. 关于安贫乐道的诗句 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关于安贫乐道的名言及事例有哪些
1、一个人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又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梭罗

2、我们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够无私地或者明智地去观察人类的生活。 ——梭罗

3、要善于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于丹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事例】

田园乐七首·其五

唐代: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解析】颜回是个相当鲜明的例子了,身为孔子的学生,虽处于贫困却仍然积极向上追求儒道。


上一篇:归还世界

下一篇:兰州大专院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