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好习惯的知识
1.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学生要学会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小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环境。2. 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和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4. 善于提问的习惯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也是骗了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5. 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6.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告诉孩子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方法。7. 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小学生应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我觉得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习惯很多,不同的阶段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低年级阶段的学习,主要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主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姿势要端正,坐要正、站要直。认真听讲,整洁书写,看书时,书和眼睛应保持20公分左右,不躺着看书,整洁书写,按时作息,按时吃饭,按时完成作业等。同时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朗读习惯的养成,因为朗读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年级阶段,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自身的发展,逐渐培养写作习惯,告诉学生写作文并不难,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紧扣题目描述出来即可。一开始可以背诵精要语段入手,这个阶段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很快就能背诵许多东西,一开始先仿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错,甚至喜欢上作文,这将对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年级阶段,应重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应继续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抒情性散文和说明文等阅读性题的练习。作文训练中,应重点解决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用词恰当、书写规范等问题。另外还有要培养珍惜时间的习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小孩子天性爱玩,如果家长不加强教育和管理,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双休日、节假日到处乱跑或在家玩手机,看电视等,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进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成绩。古人说,业成于勤荒于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除学校教师外,家长也要经常教导,比如按时上学,做事讲效率,做完作业再去玩,少玩手机等,逐步培养惜时守惜的习惯。概括地说,小学阶段就是重点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我安全防护的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