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介--《芥子园画谱》
很多人想学习国画,但又苦于身边没有老师请教,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学习培训班。我建议有这方面爱好的朋友不妨从《芥子园画谱》入手。该书是一套将传统技法、传统绘画构图与现代绘画题材相结合,并被称为传统中国画教育的经典教科书,特别是对初学画者犹为实用。
《芥子园画谱》全套分为四卷。包括树木、山石、人物、屋宇、梅、兰、竹、菊、花卉、草虫翎毛等经典内容和技法。全书集明清二代中国画名家的杰作和智慧,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是权威的读画学画之百科全书。也是目前国内各大专业院校中国画教育的专用教科书。
历年来,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出无以数计的中国画名家。比如近现代的画坛名家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等,他们最初也都是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
有朋友曾经提问说,我是零基础想学画画,可以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吗?这个问题好,也就是这个原因才是我今天要力荐这本书的初心。《芥子园画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而且简单明了,浅显易懂。所以非常适合初学者习用。只是《芥子园画谱》问世至今已越300余年,精简版本繁多,至于读者购买哪个版本最好?可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我认为,有条件者当然是买康熙年间的版本,那个版本的笔触细节最佳,但不容易买到。相比现在的版本,当年的线条变化显得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在构图上也更显紧凑。整体感觉更精致细腻,其线条更显功力。不足之处就是鉴于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展现不出水墨晕染的效果,更有点像是版画的感觉。另外可以选用吴蓬出版的彩色版本。该版本好在一开始的分解图上就使用了彩墨,这样有利于初学就能学习接触到上色的技巧。由于是现代印刷版本,其水墨色彩、浓淡变化、晕染效果等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理解学习,又是16开线装式的,可以完全平展摊开,临摹起来十分方便。其次,注释文字的书法字体也别具一格,使整本书显得更加美观实用。当然,购买这个版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结合优酷上吴蓬老师的视频学习,比如用笔的方法、速度和力度的掌控、以及蘸墨的方法等,这些也是在画谱上学不到的重要技法,对在家自学的朋友应更容易掌握,帮助会更大!
我最初学画,也是从《芥子园画谱》入手,所以才有此深刻的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有绘画雅好,但又苦于身边没有合适的老师,那就不妨从《芥子园画谱》入手,通过你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芥子园画谱
分类: 文化/艺术 >> 书画美术
问题描述:
不是现代的临摹本
解析:
《芥子园画谱》(亦称《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所以“芥子园”这部书的名气很大。《芥子园画谱》自300多年前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篇首并编“青在堂画学浅说”,因得李渔的资助,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书,即以“芥子园”名义出版。这是《芥子园画谱》第一集。接着王概又受沈心友之托,与他的胞兄王蓍胞弟王臬,共同编绘了“兰竹梅菊”与“花卉翎毛”谱,就有了第二、三集。那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印成,世称“王概本”。在当时观之较为精致,但印数很少,只能印几百部。
《芥子园画谱》此后一再翻版,逐渐漫漶。到光绪年间(1875—1909年),需要这部画谱的人很多,而原书因多年翻版,已磨损得不能再印。那时,有一个叫巢勋的画家,也是嘉兴人,他临摹了前三集,并增编一批上海名家的画作,同时又编绘了一集人物(即《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于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有正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世称“巢勋临本”。这套《芥子园画谱》虽是黑白版本,但比“康熙版”丰富得多了,从此《芥子园画谱》得到更广泛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