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的功法特点以及习练要领有哪些?
易筋经的功法特点以及习练要领如下: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相反,若不采用自然呼吸,而执著于呼吸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则会在与导引动作的匹配过程中产生风“喘”“气”三相,即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深滞喘相,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样,习练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动作难以松缓协调,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习练本功法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动作与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此外,在功法的某些环节中也要主动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或自然吸。易筋经的好处1、易筋经在人间很受人们的喜爱,易筋经这个健身功法可以疏通人体的经络脏腑,循序渐进,还能达到调理全身经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2、易筋经的每一式动作对人体来说都有不同的好处,但是必须坚持才能达到效果。3、练习易筋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4、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人来说,练习易筋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5、易筋经对于调理身体内脏有很好的效果,长期练习可以调理脾胃等身体各部功能。
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技术要领
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技术要领如下:1、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式定约静立半分钟。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6、击爪亮翅式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
易筋经好处有哪些呢?
1、周身舒畅 通过对易筋经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只要把动作做得规范,并且保持呼吸正确,那么就会感觉到身体非常的舒畅,这要比徒步走路更加的有保健作用。2、头脑清晰 锻炼易筋经可以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清晰。练习到一段时间后,在每次收功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觉头脑异常的清晰,思维特别敏捷,类似一阵小雨过后,太阳刚出来,碧空如洗的那种清新舒服的感觉,妙不可言。3、毛孔开合 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就会在某一天忽然感觉在起功的时候,毛孔会随着呼吸而一张一合,身体像一个庞大的鼓风机而吐出纳入,身似空壶。不仅能够让机体得到训练,更能够让气血得到流畅。4、高大渺小 当练习到更高一个阶段,会在吸气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体异常高大,像一座高楼大厦,呼气的时候又感觉身体无比渺小,渺小到和一个小孩子一样高低。5、心生喜悦 坚持不懈行功,就会在某一天忽然心生喜悦,而又不知道喜从何来,身心都感受到一种幸福感之中,这个境界就是周老夫子所说的“行功日久,神妙莫名”。
易筋经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易筋经是明朝天启年间由天台紫凝道人所著,是一套养生术,主要是表达道教气求长生的境界,包含了道教词汇和修炼内容。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易筋经》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传于绍黄两家。宋代张君房的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有“易髓、易筋“的词汇,《汉武帝内传》中,“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就是想传达道家修生养气的思想。在易筋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有按摩、吐纳等养生功夫,还有很多的道家用语。《易筋经》的“易”是改换变通的意思,“筋”是“筋骨筋膜”,:经“是指南法典的意思。《易筋经》想传达的就是通过变通筋骨使得丹田真气能够打通全身经络。在练习了半年的内功之后,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此时运气不需要排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威力。整套功法的联系需要师父的指点,流传于市面上的功法并不是完整的,而是浅显的内容,真正的功法是有实绩的,派生了多套功法,在少林寺中的《易筋经》中就有六十多套。《易筋经》总共有十二势,首先是预备式,其次开始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第二势:横担降魔杵,第三势:掌托天门,第四势:摘星换斗势,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第六势:出爪亮翅势,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第八势:三盘落地势,第九势:青龙探爪势,第十势:卧虎扑食势,第十一势:打躬势,第十二势:掉尾势。整套功法的习练要领是一精神放松,二呼吸自然,三刚柔并济,四循序渐进。练习《易筋经》可以收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