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的符号是?
对号的符号是✓。“✓”被称为“对号”,读时称“勾儿”表示完全正确。这个符号并非从国外引进,而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在古代乃至现代的社会生活中都被广泛使用着。“✓”无论在民间,古代、现代都在使用,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符号。使用场合:1、作业批改:“”是中国教师批阅作业时统一使用的符号之一。表示“正确”,与之相对的符号是“×”,叫做“叉”,表示错误。2、文告:最典型的如判决书。古代执行死刑,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勾决”。3、榜示:如录取名单。张榜公布的名单末尾,最后一名下勾红,表示名单正确无误,并且到此结束。榜上最后一名以前俗称“坐红椅子”。4、账册结算:过去商号记流水账,除了每日每月结算之外,五月、八月、春节三大节盘账结算,算账的人就在结清之处打“红挑儿”,就是红色的“√”,以示账目已经核查清楚、正确无误。
对号的符号是什么?
"√"被称为"对号",读时称"勾儿"、"对勾",它表示完全正确,是中国教师批阅作业时统一使用的符号之一。与之相对的符号是"×",叫做"叉",它表示的意思就是错误。符号“√”起源于英国。当时,英国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看到作业内容准确无误,便在这个地方写上批语“right”,也就是正确的意思。因为这个批语有好几个字母,写起来很麻烦,后来就以第一个字母"r"来代表正确。时间久了,又演化成更加简单的写法,就是"√"。因为这个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此后这个符号便流行开来。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引号(“”‘’)、括号〔()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____)、分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