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学制有哪几方面的?
中国现行学制分初、中、高三级教育。一、初等教育①普通小学,招收6~7周岁的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②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吸收文盲、半文盲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二、中等教育①普通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修业年限为 5 ~ 6 年(初中3年,高中2~3年)。② 农业中学 ,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③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 3 年。④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⑤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 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年。⑥成人中等学校,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习,修业年限一般为2~3年。三、高等教育①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入学,修业年限一般为 4 年,部分专业和少数重点学校为5年;部分大专院校附设短训班、专修班 。② 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具有相当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者入学,修业年限为4~5年;职工、农民大学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或独立函授学院,实行学年制的,修业年限一般为5~6年,实行学分制的不限。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按学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者,发给毕业证书。④研究生制度。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均为2~3年;部分高等院校设有研究生院(部)。我国属于分支型学制,这种学制的分支是在初中教育阶段以后进行,在初中教育阶段以前(包括了小学、初中阶段)属于单轨。优点是上通下达,左右畅通。试图融双、单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现行学制中纵向:划分了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教育阶段与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合称为义务教育阶段。横向:到了中等教育阶段后,开始出现了类的区分。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反映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中国现行学制分初、中、高三级教育。依据:《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学制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教育制度、三类主要学校、多种形式办学的系统:①全日制学校,学生全日在校学习,或者大部分时间从事学习。其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②半工(农)半读学校,包括半工半读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农业中学、简易小学等。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在工厂或农村劳动,学习与生产并重。③业余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在职成人,包括干部、工人、农民、战士等进行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它包括识字(扫盲)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业余中等学校、业余 高 等学 校以及短训班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学制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得到整顿恢复,学制作了进一步调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什么?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早期的四大学制,是指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及壬戌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以法定形式颁布的学制,但其并未真正实施,同时当时颁布的文件叫《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次规定要实行义务教育的学制。指导思想拟订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大部分借鉴了日本教育体制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中小学均把修身列为课程之首,并特设读经讲经课。但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有所分化,突破了传统教育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奏定学堂章程》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小学堂、中学堂均分官立、公立、私立三种,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
分支型学制和混合型学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一、分支型学制和混合型学制的联系:分支型学制包括混合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教育基础,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二、分支型学制和混合型学制的区别:1、内容不同分支型学制除了包括混合型学制外,还包括中间型学制、Y型学制。2、结构不同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混合型学制是双轨制的学制结构。扩展资料分支型学制的来源:分支型学制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在十月革命前帝俄时代实施的是传统的欧洲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学校系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由此形成了动工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既要保证群众教育的普及,又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强化受教育权的差异性,突出实用主义学科教育,但是在阶段的衔接以及分支程度上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教育发展的盲目性与复杂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的特点
分支型学制的特点如下:特点是所有人先共同接受基础教育,然后一支升入普通类学校学习,一支升入职业类学校学习。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和中国。但是前苏联是由双轨制发展到分支型,而中国是由单轨制发展到分支型。扩展资料: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双轨制的典型代表。19世纪的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道专门为资产阶级的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地,从大学到初中,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则是为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单轨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学生无论出身都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这与美国崇尚自由有关,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应该有权利接受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分支型学制简称分支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特殊学制结构。分支型学制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共同的,儿童在接受了共同的基础教育之后再进行分流,一部分继续接受普通教育,另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后就业。这种学制在教育历史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体现出了民主性,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效仿。但是所有人的水平层次不齐,教学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这种学制即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保持了较高的学术性,符合我国国情,所以我国采用的也正是这种学制,主要通过中考分流,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缺点是课程多,课时复杂,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我国实行什么学制
一、我国的学制发展
1.壬寅学制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并未实行。
2.癸卯学制
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
3.壬子癸丑学制
在1912年至1913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
4.壬戌学制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一直沿用至全国解放初期。
5.建国初期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2)1958年,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6.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制改革
(1)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
(4)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2001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6)教育部颁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我国现行的学制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部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提出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