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篆刻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篆刻的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 雕刻 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篆刻是什么呢 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 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但印面并无本来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征血缘集团的记号,附加在同时代的青铜器或旗子上。虽说是记号,确有一定的读音。到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大为兴起。各种大小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朱文两种。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笔势挺拔。 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成“缪篆”。汉印的印形制、印纽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 方法 ,在即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遂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举。 篆刻的种类 周玺印: 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 秦汉印印文多用缪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则用「九叠篆」入印。宋元私印变化很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类。当时并且以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叫做“关防”。 篆刻的发展 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作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玺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称阳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称阴文)两种,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异形。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制作精工,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朱文玺有的边栏宽阔,白文玺多有界格,还有一种朱白文相间的古玺也很别致,可见当时玺的制作已趋成熟。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过3枚类似古玺的实物,有人据此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又称半通印)加"日"字格,这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 成语 入印的,已开后世闲文印的先河。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代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古代玺印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玉石等。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是由于硬度高,坚涩难刻,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据传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早在古代的玺印中,曾发现有石质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花乳石易于镌刻,自王冕采用之后,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明代文彭也有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的记载。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篆刻的技法 石章抛光 石章抛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经过处理,使之细腻光洁的简单工艺。 方法如下: (一)先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纸打磨至细洁无纹路,然后在一块猪、羊皮里层涂上一层极薄的上光膏(俗名抛光绿油),最后把细石洗净石粉,稍干后在膏面快速擦试至光亮即可。 (二)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在金相砂纸上加一滴工业油液,将细石反复摩擦至光亮即可。 石章抛光的首要条件是砂除表面纹路,其细腻程度决定印石的光亮度。无钮印石宜磨成平顶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纸轻抹至不刃手为度。 印稿写法 写印稿前须磨细面,如磨石时力度不无法均匀,会出现印面倾歪斜,须注意变换印石方位,初学者写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透明度较好的纸上,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上石,再用毛笔复写一遍。如临印,可将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置一小镜,即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印稿上石后,宜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1、先将毛边纸(或毛太纸等)复于印面,在手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透上压痕范围内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初学者可先用铅笔)2、将墨迹干透的印稿复于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纸石浮移位。3、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湿的清水,再用干净的毛边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复二三毛边纸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匀地研磨后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笔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关键是:经细砂纸磨平后印面残剩的粉质不要去。以浓墨写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后再湿水,以微湿均匀为要,刻者可不断实践中逐渐改进方法。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是什么
1、熟悉工具:
初学者要先学习了解了自己要接触的根据才可以动刀,熟悉了一个材料和工具后再分阶段进行购买熟悉,初学者要先购买基本的工具或材料,等学到了一定阶段再增加别的工具或者材料。
2、汉印形式的临幕练习:
集字作是习作的初级阶段,即在已临幕过的汉印中找取几个计划要刻的字,抽出来重新组成一方新的印章,然后根据汉印构成的规律加以调整。注意集字时要求字体风格、笔画粗细、转折等基本统一、平匀、协调。
3、练习篆刻首先准备篆刻工具,接着打磨石头,一般拿到石头后,仔细观察一下石头表面有一层蜡,要刻哪一面就打磨哪一面。用勾线笔将要篆刻的内容画到石头上,或者将已经准备好的印稿印到石头上,然后开始刻印章,横线一起刻,竖线一起刻,拐弯的地方要小心和细心雕刻,刻完后常常将边角也打磨一下,使印章更圆润灵活,然后再利用印章粘起的小块印蜕观察是否印好。
篆刻的三种方法
篆刻的三种方法介绍如下:1.冲刀法。是篆刻中常用的刀法。横冲运刀式:运刀时刀杆向右、外倾斜,以刀锋的右角插入石中。运刀对以中指的推力自右外,向左内方向不停地冲刻。竖冲运刀式:以中指的勾力自上而下地行进。逆冲运刀式:运刀时刀杆卧于“虎口”处,自下抢上逆行。冲刀法能使线条出现刚、柔、爽利的效果。运刀时也可以无名指端顶住石章的旁侧,以免“失刀”。2.切刀法。在运刀时,刀杆稍外倾斜,先以刀锋右角楔入石中,随即刀锋左角切下,一起一伏,自上而下或自外向内以腕力和山、臂力行进。使用切刀法能使线条出现苍雄、泼辣的效果。3.冲、切混合刀法。在运刀时以冲刀为主,行进中混入切刀的因素。使用冲、切混合刀法能集前两种刀法之长,表现出的线条趣味更加丰富。篆刻的刀法要领可以总结三个字,即“稳、准、狠”。稳,胸有成竹,意在刀先,心平气和,行刀稳重,效果方能精良。准,看准行刀的方位、尺度,一刀到底,一气呵成。中途不徘徊,刻后不轻易修改、做作,任其天然成味。狠,身心力聚,以“泰山压顶”之势大胆运刀,狠猛锲刻,气韵方能雄壮。篆刻的击残“击残”是一种修饰和补救印章效果的一种措施。古印传至今日,经久变化,斑驳残破,反而增加古趣。如果一味追求残破朦胧,以至酿成散漫无度的恶癖,则无法收拾。以下情况可采取“击残”手法。笔画重叠呆板的。比如,横向笔画重叠,可来自横向,将其中某些笔画断续地击残。白文印空底较大处,可用刀角戳残一些,以求空间的变化。印文笔画拥挤处,可将某些线条击残,以求疏散。边框过于工整,印文中个别笔画离边框太近,空间感觉窒闷者,可以用刀背或刀顶将边框或内,或外击残,以求自然生动、古朴。
篆刻的刀法
可分为冲刀与切刀两大类。首先是冲刀:冲刀的运刀是由右向左、由外向内的,或是朝身体的反方向冲。在执刀时需要从线条的一端朝另一端猛力冲刻,因为运力相对连续,中途停留的时间也少,给人以势如破竹之感,形成的线条也比较的挺拔并且酣畅。
切刀:切刀法是指刀杆竖立后向前向下顿切,将碎切形成的线段串联或较长的线条,使刀杆顺笔画方向摆动,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逐步移动的刀的痕迹,与冲刀法一次性的用刀不同,切刀法积点成线,刀势起伏上下,形成刀痕间的崩解与融合。
刀与刀之间既有连贯性和独立,此起彼伏而气息不断,线条两侧波磔交错,产生金石味,将运刀过程中的抑扬、顿挫、轻重、顺逆等表现得痛快淋漓。以切刀法刻出的线条由于边缘残损较为明显,显得苍茫古朴,与古印由于长时间风化残破的痕迹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
刀法是篆刻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元代以前印章多为铸造。即使需假刀刻的玉、牙、骨等印章材料,也因硬度较高,需要借助于琢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