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有哪些
1,西周的周公。 周公即是姬旦,武王的弟弟。 不仅协助武王伐纣,而且国辅助成王,平定诸候国之乱,教化国民,以礼治国。 2,齐桓公之相,管仲。 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 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3,秦朝的李斯。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名相。 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挤,但他写下了反逐客令,为秦朝吸引外来人才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为一寸土的一统六国。 他用各种手断对六国进行分化瓦解。 他提出要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当然他也是个罪人,后人有对他作了“死有余辜”的评论。 4,西汉的萧何。 刘邦的评功大会,十分热闹,诸将“拔剑击柱”。 但是刘邦还是作出了萧何功为第一的评价,把别的将领比作狗。 事实就是如此,萧何相中了韩信人为将,使以后汉军很少败过。 汉建后,萧何治赋后方支持前方作战。 楚灭后,萧即为了丞相,与民休养,出谋平定诸将的叛乱。 5,东汉末年的曹操。 当然了也有人把他作为一个皇帝即魏武。 事实上他并未称帝,故作为一名大臣来看。 有人说曹操是个奸臣,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治国之能臣,乱世这奸雄”这句话的评论还是公允的。 一个建安时代,没有曹操是很难想像的。 附: 有人会认为,这一个时代,没有诸葛亮是不行的。 但我认为,诸葛亮的才能,更多是被《三国演义》吹棒而成。 而其真正的能力,从蜀国的国力应可看一二。 别说相比曹操,就算郭嘉,鲁肃恐怕也难以超过。 《三国志》有云:“鲁肃者,不逊于诸葛亮也”。 可见诸葛亮与鲁肃是同一水平左右。 6,唐朝的房玄龄。 提到唐朝,很多人会想起魏征,其实魏征没有当过相,他是个谏官,当然是个名臣,但不是个名相了。 我们也许听说过“房谋杜断”吧,这里的房和杜就是房玄龄、杜如晦。 他们都是宰相。 唐朝的很律令都是他们在位时制定的,中国的封建制度的完善,并走向鼎盛。 他们是出了不少力的。 7,宋朝的王安石。 宋朝是个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的朝代,在北宋的中期王安石力图变法,但阻力很大,他失败了。 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是一个有见识名相。 8,元朝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因住在玉泉山一带,所以又称玉泉居士,契丹人。 耶律楚材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医卜及释道之学,并善诗文。 燕京被蒙兵破后,他 *** 会见成吉思汗,并作为顾问留在朝中。 元太宗窝阔台当政后,他任中书令(宰相),协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贡献。 也为蒙元的汉化,文明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9,明朝的刘基。 明朝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 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 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 后弃官归家。 受朱元璋应邀而复出。 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0,明朝的张居正。 张居正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 对他贬也很多,甚至褒大于贬。 可想而知在明朝那个走向末落的王朝,当官的确很难,当好官更是很难。 张居正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当官的。 他给明朝后期的政治的确带来了活力,他提出了一条鞕法,也是中国赋治一大大的进步。 使得戚继光这样的人才,才有发挥之地。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哪些名臣?
1,西周的周公。周公即是姬旦,武王的弟弟。不仅协助武王伐纣,而且国辅助成王,平定诸候国之乱,教化国民,以礼治国。
2,齐桓公之相,管仲。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3,秦朝的李斯。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名相。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挤,但他写下了反逐客令,为秦朝吸引外来人才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为一寸土的一统六国。他用各种手断对六国进行分化瓦解。他提出要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当然他也是个罪人,后人有对他作了“死有余辜”的评论。
4,西汉的萧何。刘邦的评功大会,十分热闹,诸将“拔剑击柱”。但是刘邦还是作出了萧何功为第一的评价,把别的将领比作狗。事实就是如此,萧何相中了韩信人为将,使以后汉军很少败过。汉建后,萧何治赋后方支持前方作战。楚灭后,萧即为了丞相,与民休养,出谋平定诸将的叛乱。
5,东汉末年的曹操。当然了也有人把他作为一个皇帝即魏武。事实上他并未称帝,故作为一名大臣来看。有人说曹操是个奸臣,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治国之能臣,乱世这奸雄”这句话的评论还是公允的。一个建安时代,没有曹操是很难想像的。
附: 有人会认为,这一个时代,没有诸葛亮是不行的。但我认为,诸葛亮的才能,更多是被《三国演义》吹棒而成。而其真正的能力,从蜀国的国力应可看一二。别说相比曹操,就算郭嘉,鲁肃恐怕也难以超过。《三国志》有云:“鲁肃者,不逊于诸葛亮也”。可见诸葛亮与鲁肃是同一水平左右。
6,唐朝的房玄龄。提到唐朝,很多人会想起魏征,其实魏征没有当过相,他是个谏官,当然是个名臣,但不是个名相了。我们也许听说过“房谋杜断”吧,这里的房和杜就是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是宰相。唐朝的很律令都是他们在位时制定的,中国的封建制度的完善,并走向鼎盛。他们是出了不少力的。
7,宋朝的王安石。宋朝是个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的朝代,在北宋的中期王安石力图变法,但阻力很大,他失败了。但不能否认他的确是一个有见识名相。
8,元朝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带,所以又称玉泉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医卜及释道之学,并善诗文。燕京被蒙兵破后,他应召会见成吉思汗,并作为顾问留在朝中。元太宗窝阔台当政后,他任中书令(宰相),协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贡献。也为蒙元的汉化,文明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9,明朝的刘基。明朝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后弃官归家。受朱元璋应邀而复出。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0,明朝的张居正。张居正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对他贬也很多,甚至褒大于贬。可想而知在明朝那个走向末落的王朝,当官的确很难,当好官更是很难。张居正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当官的。他给明朝后期的政治的确带来了活力,他提出了一条鞕法,也是中国赋治一大大的进步。使得戚继光这样的人才,才有发挥之地。
明朝24名臣是谁?
明朝24名臣分别是:徐达、刘基、胡惟庸、方孝儒、姚广孝、解缙、杨士奇、郑和、于谦、刘瑾、王守仁、夏言、严嵩、戚继光、俞大猷、张居正、海瑞、李贽、叶向高、徐光启、魏忠贤、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1、徐达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2、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3、胡惟庸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4、方孝孺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5、姚广孝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
明朝历经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的王朝,共历经16位皇帝。明朝君主的气节一直为大家所称道,而明朝的名臣更是为大家广为知晓,今天就从第十位开始说起。第十位两朝首辅杨廷河,虽然他的名气不如其他名称,但作为两朝首辅的他,为官清正,他关心民间疾苦,为家乡通水利,修县城很受时人称道。第九位20载首辅杨士奇,杨世琦在内阁为辅臣40余年,首辅21年。第八位是大明第一清官海瑞,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被称为大明第一清官,他为官清廉的故事与戏剧影视作品等形式广为流传。第七位是卧薪尝胆的徐阶。她用了20年时间的隐忍才扳倒了严嵩,他厉精图治,整治,边情民政给过去受冤枉的大臣平反抗击,蒙古并取得胜利。第六位是七下西洋的郑和第五位视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第四位是神机妙算,刘伯温第三位是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第二位是力挽狂澜的于谦第一位是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这个名臣是
伍廷芳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