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
《角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下84-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角、知道角,能够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角。 2、让学生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角、三角尺、两根小棒。 教师:活动角、三角尺、白板课件、卡纸做的角相等的大小两个三角形、一个与上面角不相等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导入 “角”。 这是一张课程超市的图片,图中有哪些物品?都有什么形状?这些物品虽然形状不同,可是它们的面上都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它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2、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实物图:(五角星)。师示范指角的方法:这个尖和尖上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谁会像这样来指一指它面上其它的角?再让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尺找一找它的角并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二、联系生活,认识角。 1、找角。 看看这幅图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将其中的角从图上请下来,说明这些图形都叫做角。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 2、认识角的名称。 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我们通常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到角的另一条边做一个记号,表示出角,现在观察这几个角,它们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同桌之间说一说。 3、画角。 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师演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线,(两条可不一样长),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顶点 边 边 4、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尺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它的顶点和边,什么感觉? 5.搭角。 如果老师给你两根小棒,你能搭出一个角吗?试一试,指出你搭的角的各部分名称。问: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你会闭上眼睛用小手在空中画一个角吗?(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开口朝向不同方向的角)。 6.辨角。 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你做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明原因。 7.数角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做完后,在白板上进行反馈并集体评价。 8.找生活中的角。 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说给同桌听。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自主探索,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演示。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的魔角,将角的两边拉开,角就会变大,将角的两边合拢,角就会变小。你会跟着老师一起来变角吗?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板书:角是有大小的。 2.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同桌之间交流,汇报后相互补充)。 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课件演示 3.比一比。 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出示三个钟面)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有两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为什么?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图1与图3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四、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你们能向大家姐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吗?(课件展示校园中有关角的图片)。下课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还有角?说给同学听一听。 板书设计: 认识角 顶点 边 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角是有大小的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过程与方法: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 教学重点: 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具:活动角、三角板、教学课件、长方形纸 学具:三角板、直尺、彩笔、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不错,在这些图形里还藏着一个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个朋友? 生:想。 师:让我们看看这个朋友是谁?(课件演示) 师:你们认识吗?同学们说是角,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能称作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课件出示课题:认识角 二、 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 找角——直观感知角 1、师:看看这些物体面上有角吗?(课件出示)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发言) 2、看看你们身边什么物体面上也有角?(生发言) (二) 认识角 1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活动,师指导示范)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同学们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是什么感觉? 生:刺手。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屏幕上的三个图形有顶点吗? 师:同学们再摸摸角的两边是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屏幕上的三个图形有又平又直的两条边吗? 师:现在同桌互相指一指你周围物体角的顶点和边。(注意提示指角方法:先指顶点再指边。) 师:大家来看看这三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要看你们的表现了。(课件出示) (1) 辨角 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的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独立判断,上台指一指。依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且两条边都是直的。 (2)找角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一填,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不仅说出角的个数,还要求说说每个角分别在哪里,必要的话再指一指有关角的顶点和边。(适当指出,几边形就有几个角。)(说明:通常我们在两边之间画上小弧线,来表示这个角。有些角会用直角符号标,这个以后会学习。) (三)画角 师:你们能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吗?(生试说画角的画法)。 师:(演示画角) 先画一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线。这样,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就是一个角,我们用小弧线来表示。 生:在纸上练习画角。 三、 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 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那么你能将你刚刚画的角的两边延长吗?能画多长?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师:猜一猜,角的大小改变了吗? (二)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的角都画得很好,老师今天也带来两个角,小朋友们听,他们在说话呢。(课件演示)。 师:看了动画,也就是说老师手上的这个形状的大三角尺和你们手上一样形状的小三角尺的角是----(学生答,师生比一比) 师:既然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那和什么有关呢? 师:(出示课件演示剪刀张开过程)同学们能说说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个活动的角,谁来把角变大变小?(指名操作,师引导:将角的两边拉开,角就会变大,将角的两边合拢,角就会变小。) 师:那么现在大家能完整的说说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了吗? 生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两条边开口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练一练:想想做做第3题 现在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折一折 折一折:拿一张纸,用它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启发: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四)比一比 师:拿出你们折的角,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大 ,谁的角小。你们怎么比呀? (课件引导学生将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叠,你能看出哪个角大。) (生活动) (四)思维拓展 课件出示: 数数图中有几个角? 长方形剪一刀,剩下几个角?你能画出来,并说出角的数量的变化吗? 四、角色扮演,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大家一起认识了角,同学们请把自己当作角,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角,我有一个____和两条__。 画我时要先画( ),再画( )。 我的大小和( )无关,和( )有关。 五、实践活动: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三角尺、小棒、纸、钉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 蓝猫: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多媒体演示:带着红领巾的蓝猫,一只手拿数学课 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着吸管的杯子) 师:蓝猫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本领:认识角。(出示课题)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蓝猫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找一找 让学生边观察自己的数学课本边找出蓝猫手中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 指导学生用手势正确地比划出角。(首先由教师用手势演示第一个角,接着让举出数学课本,与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出第二个角,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第三个角,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书空比划出多媒体上的第四个角。) 师:你们看,蓝猫也是一位光荣的少先队员呢。我们再来找一找红领巾的面上有没有角,好吗? 生:有三个角。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红领巾上的角。(多媒体边演示) 师:我们刚才在数学课本的封面上、红领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们看看还有角吗?(多媒体演示吸管。请学生上台用手势表示出吸管上的角。) 蓝猫: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对,这些都是角。(多媒体演示:隐去三件物品显出三个角。) 请学生拿出三角板。 师: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势利导,精心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以及手势演示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加强感性认识。同时,在抽象角的图形时,应用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实物的角变化为图形的角的过程,促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2、摸一摸 师:(让学生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 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辨一辨 师:蓝猫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都画了一个角,你们看看它们画的对吗?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如果是角,要说出理由,如果不是,也要说出理由, (评析: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突出了角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判断所画角的正误,自然地引入画角的教学) 4、画一画 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同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多媒体演示蓝猫画角过程,接着让学生按蓝猫画角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 (评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鼓励学生尝试画角,其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讨论,还可以看书,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 5、数一数 蓝猫:你们真棒!我想邀请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吗?(多媒体演示出蓝猫家的外景) 师:蓝猫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蓝猫家窗户、屋顶和门的边框图形)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评析:沟通了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 6、做一做 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7、玩一玩 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角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 学生活动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的概念。 8、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 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评析:由学生自己操作活动角的模型,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蕴含了边的叉开程度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还为将来从运动(旋转)的观点理解掌握角的定义埋下伏笔,完全是一举多得!)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要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师:(多媒体演示蓝猫的墙上挂着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就形成了角,这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其余两个呢?怎么判别这两个角的大小呢?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多。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两种比较方法。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蓝猫: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可真开心啊,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大家。 师:蓝猫很开心,你们开心吗?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谈收获) 师:对,我们今天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辨一辨、画一画、数一数、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来认识了角。在我们周围其实也藏着很多角,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用手势比划出来,并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组集体找角。 师:小朋友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周围找到了很多角,,课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书本、网络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评析:通过从生活引入学习,在学习后回到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总评: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物蓝猫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新课的导入时,让学生在活泼可爱的蓝猫身上找角并揭示课题;然后通过判断蓝猫的好朋友画的'角的正误,让学生学会画角的正确方法;接着在到蓝猫家做客的过程中一步步展开教学:在帮蓝猫找密码的过程中,沟通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蓝猫的信引出做角,并明确要求;通过观察蓝猫家墙上的四个钟面,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 2.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周老师把原有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妙运用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周老师巧妙地运用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除去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角的表象,又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知识。在学习画角时,周老师又运用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运用媒体演示比较过程,直观形象地介绍了重叠法和数格子法。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互助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五角星、剪刀、纸扇、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尺)把你的三角尺拿出来,你能找一找它身上的角吗?再用手摸一摸哪里有角。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课件显示:钟面、剪刀、长方形、五角星。 谈话:它们都是角的好朋友,从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中能找出它们身上的角吗?再摸一摸。 在课件上把这些物体的其他部分隐去,留下角的轮廓。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一样的地方吗,根据学生的叙述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看”、“找”、“摸”的活动,体会角在面上,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体验角的抽象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做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做一个角吗?(每个小组都有多种可做角的材料。) 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感觉你做的角与同桌做的角大小怎样?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做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得到的? (2)课件演示例3钟面图(7时、3时、2时、7时20分)。谈话: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有没有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3)生活中,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课件演示(3时、7时20分)钟面,小朋友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可能有学生用课本介绍的方法,也前能通过数分针与时针之间有多少小格来比较。)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 “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课件展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课件展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想想做做”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课件展示题目。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1)动手拉扇子、合拢剪子。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2)给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启发学生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课后反思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我通过设计“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教学中我能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本节课设计的“找”、“摸”、“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这一环节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贯彻执行新课标的理念与目标并非易事。本节课我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关注不够,这方面,今后还应作更多的思考,并尝试更好的方法。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四册第64—66页例题、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5、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教法: 引导、点拨、探究 学法: 探究法、操作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钉子板、皮筋、小棒五根、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纸、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课件出示64页例题图)看!小明和小红也在做手工呢!你能说说这幅图上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吗?其实,在这些平面图形中还藏着一位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上面的图形都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认识角)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并配有动画的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去学习) 二、认识角 1、感知角。 摸角: *请你在三角尺上找到一个角,摸一摸这个角,有什么感觉? *谁来说一说?(角的这部分尖尖的) *再摸一摸角的这部分呢?(平平的,直直的) *谁再来说一说? 2、介绍角并画角。 *老师就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依据三角尺其中的一个角画) *刚才同学们摸着尖尖的地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标:顶点) *刚才同学们摸着平平的地方,从这个点出发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标: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小结:对!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顶点出发的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 3、观察实践,引讨探究。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地方有角,你能在四周围找一找这些角吗?看看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指出所找的角的顶点和边? (1)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学生举例。 (本环节通过找角——认角——再找角的活动,让学生在初次找角的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并及时安排观察对比与发现,用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在找角的过程 中让学生体验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生活,而帮助角爷爷则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角的基本特征。)生活中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