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的人物生平
石亨长相奇异,四方脸面,身躯高大,胡须及膝,善骑马射箭,尤其擅用大刀,早年继承其父官职,任宽河卫指挥佥事。 正统元年(1436年),石亨在黄牛坡击败瓦刺军,夺回许多马匹,首次征战获功,迁任都指挥佥事。正统三年(1438)正月,300多名瓦刺军骑兵在黄河边饮马,石亨率众追击到官山下,斩俘甚多。擢升为都指挥同知,又充任左参将,辅佐武进伯朱冕守大同。正统六年(1441年),石亨向朱祁镇上言:“边关军饷难以凑足,朝廷若能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每年可以增加军粮18000石。”正统七年(1442年),石亨又奏请驻军在大同西路边境修筑堡垒,囤积粮草,得到朱祁镇采纳。此后,石亨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刺军,以功先后升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为给朝廷广泛搜罗人才,他请求仿效汉、唐制度,除保举以外,还需设立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科目,对拟用贤士先自陈(述职),再试用后任职。 正统十四年(1449年),石亨与都督佥事马麟巡守塞外至箭豁山,打败了兀良哈的军队,进升为都督同知。当时,智勇双全的边关守将除杨洪外,就数石亨。他虽为偏将,朝廷视其为大帅。是年秋,也先大举进攻大同,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阵亡,他单骑一人跑回,降官募兵,立功赎罪。 此时,郕王朱祁钰监理国事,石亨经尚书于谦推荐,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不久,封为武清伯。乜先兵威逼京师时,石亨与都督陶瑾、高礼、孙镗等九位将军奉命领军把守九城门外。当时,德胜门首当其冲,石亨奉于谦之命,与乜军激战。他先埋伏兵卒,诱其深入,杀之甚多。乜军攻不下,又猛攻西直门,围住守将孙镗,石享奉命解救、激战五日后,也先败逃,石亨因功而封侯。 景泰元年(1450)二月,朱祁钰即位。石亨奉诏佩镇朔大将军印,率京军三万人巡哨大同,击败瓦刺军的进犯,朝廷赐他世袭诰券。其时,朝廷更换太子,石亨加封太师。 于谦建立团营时,命石亨任提督,充总兵。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出巡郊外,住在斋宫,疾病发作,不能行祭祀仪,命石亨代祭。石亨守护在代宗病榻前,见其病重,便与张轨、曹吉祥等人商议,迎接被软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复位。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三更时,徐有贞提前进入朝房,石亨等率家兵1000多人潜入长安门,由曹吉祥作内应,直接进入南宫。朱祁镇在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护卫下,乘上轿子便朝皇宫奔去。等到天亮时,曹吉祥敲响钟鼓,打开殿门。等待早朝的大臣们,没想到端坐于朝堂之上的竟是朱祁镇,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听见徐有贞说:“太上皇复位了,你们还不拜见?!”朱祁镇复位后,认为石亨有首功,封其为忠国公,特加恩宠,言无不从。 从此以后,石亨权欲膨胀,他的弟、侄家人冒功进官者50余人,其部下亲戚、朋友等攀亲骗官者多达4000余人。京师大臣,常被他借故逐出朝廷。他还收受贿赂,提升孙弘为太仆丞;陈汝言、萧璁等六人为郎中;刘本道为侍郎。一时间,石亨势焰熏天,利令智昏,一些企图升官的人都拜在他的门下,时有“朱三千,龙八百”的歌谣。他竟然挟私愤杀死坚持抗击外侮的于谦、范广等重要辅臣,把曾给他提过意见的给事中成章、御史甘泽等九人贬黜官职。不仅如此,还大兴冤狱,诬陷耿九畴、岳正入狱,将杨宣、张鹏赶至边关。将朝廷文职巡抚全部撤换成武将充任。他将一切大权独揽,为所欲为地干预朝政。每日进见皇帝,即使不召见,也借故入宫。所言之事、稍有不从,便骤然变色。出宫之后,他大张声势,鼓吹自已的权柄。 久而久之,朱祁镇受不了,便问于阁臣李贤。李贤说:“朝内大事,惟陛下一人作主才是。”有一天,朱祁镇对李贤说:“阁臣如有事,须燕见,石亨为武将,何以频频入见?”遂即敕告左顺门:“非宣召,不得放进武官。”此后,石亨进宫次数才减少。 石亨曾奏告朱祁镇,要朝廷给他祖墓立碑。工部要石亨请敕有司建立,翰林院撰写碑文。朱祁镇认为自成祖永乐年以来,朝廷没有为功臣祖宗立碑的先例,让其自立。此前,朱祁镇曾命有司为石亨修建府第,其富丽堂皇程度超越了规矩。连朱祁镇在翔凤楼上看见后,也惊问“此谁家府第?”恭顺侯吴瑾回答说:“此必王府。”英宗说:“非也!”吴瑾接着说:“不是王府,谁敢僭逾若此?”英宗只能会心地点头。石亨的侄子石彪封定远侯,其骄横犹如石亨一般。他们叔侄两家拥有数万豸才官猛士,朝廷内外将帅半数是石家的门下,京城的人莫不侧目相视。 天顺三年(1459年)秋,石亨受其侄子谋反和凌辱亲王罪株连,停止上朝参见,削官为民,并究治石亨朋党,悉数罢黜。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石亨心怀叵测,与其侄孙石后招权纳赇、肆行无忌,并与术士邹叔彝等制造妖言,蓄养无赖,伺机察看朝廷动静,图谋不轨。朝廷重臣恨石亨专政跋扈,皆言不可轻饶。朱祁镇下诏令石亨下狱,以谋反罪处斩,并没收其家资。二月,石亨病死狱中,石彪、石后皆处斩。
石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何评价石亨这个人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历史评价 《明史》:杨洪、石亨辈,遭时多事,奋爪牙之力,侯封世券,照耀一门,酬庸亦过厚矣。洪知盛满可惧,而亨邪狠粗傲,怙宠而骄,其赤族宜哉。朱谦勇略不及郭登,登乃无后,而谦子永,进爵上公,子孙世侯勿绝。孙镗、范广善战略相等,而广以冤死。所遇有幸有不幸,相去岂不远哉! 谷应泰:①石亨、石彪骁勇善战,有陇西李氏之风。使之卧虎北陲,自当匹马不南矣。②向使石氏无夺门之功,亨、彪岂少通侯之赏,积劳汗马,以功名终,石氏子孙虽至今存可也。 蔡东藩:石亨希邀功赏,结合徐有贞等,遽为复辟之计,行险侥幸,成亦无名。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拥立朱祁镇重登帝位,为何却被朱祁镇引上死路呢?
明英宗朱祁镇被明代宗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拥立朱祁镇为帝。重登帝位的朱祁镇对朝中不支持他的部分群臣进行了清算,于谦、王文、陈循、商辂等人或被杀或被贬。夺门派的功臣填补了这些政治权力空缺,其中徐有贞入阁,加兵部尚书,石亨被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协理京营,并封嗣子曹钦被升为都督同知。那些攀附夺门派功臣的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迁,其人数竟达数千人。一时间,以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为首的夺门派功臣风光无限。拥有权势之下,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飞扬跋扈,任意把控朝政,此举引起朱祁镇的警惕。朱祁镇 年已三十的朱祁镇,曾经经历了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一年北狩蒙古和七年多的囚禁生涯,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不懂世事的小皇帝。朱祁镇很快就发现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存在很大的问题:1.他们都只是投机分子,才能有限,实在无法担当重任;2.他们权势太大,反而会做出很多违法犯纪之事,例如打击异己、提拔亲信等。 朱祁镇深为苦恼,虽有心铲除他们,但朱祁镇同样会面临两个问题:1.这些人都是夺门功臣,铲除他们会落下兔死狗烹的骂名;2.这些人权势太大,铲除他们会导致朝局动荡。这两个问题不能解决,朱祁镇也不敢贸然动手。朱祁镇只能徐徐图之,幸好朱祁镇也不是吃素的,他一步一步地将瓦解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阵营,最终把他们一一铲除。朱祁镇一、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朱祁镇被幽禁七年多,对朝局并不了解,复位后就非常倚重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对他们言听计从。只要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提出的建议,朱祁镇无不一一应允,这就助长了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的嚣张气焰。以石亨为例,石亨四处收受贿赂,公然买卖官位,甚至将朝廷中的文职撤换成武将担任,还要求朝廷给他的祖墓立碑。 御史杨宣、张鹏等人看不下去,于是当面弹劾石亨、曹吉祥,罗列两人凭恃宠幸独断专权的罪状。朱祁镇虽然夸奖杨宣、张鹏,却听从石亨、曹吉祥的话,将杨宣、张鹏治罪。朱祁镇 其实朱祁镇并非真的在袒护石亨、曹吉祥,只是心中有所顾忌,认为处置石亨、曹吉祥的时机并未成熟,只能稍微忍耐。在朱祁镇的故意纵容之下,石亨、曹吉祥等人更是无法无天。当他们气焰嚣张之时,就会受到他人的嫉恨,结怨较多,同时也会犯了种种罪行,落下把柄。日后朱祁镇对付石亨、曹吉祥时,也不会担负杀功臣的骂名。二、从内部突破,明朝的文人与武将、太监本是宿敌,难以共存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虽然都是夺门功臣,但明朝的文臣和武将、太监向来都不会同心同德。徐有贞任内阁首辅后就开始疏远石亨和曹吉祥,多次在朱祁镇面前说石亨、曹吉祥的坏事。 正巧杨宣弹劾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多在背后支持,朱祁镇却自忖时机未到,未治石亨、曹吉祥的罪,反而把徐有贞下了监狱,后来又设计让朱祁镇把徐有贞贬为庶民。石亨 朱祁镇对文臣一向都极为防范,反而更亲近太监和武将。再加上当时石亨、曹吉祥还掌握兵权,所以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的争斗中,朱祁镇倾向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仅当了三个月的内阁首辅。《明史·徐有贞传》:有贞既得志,则思自异于曹、石。窥帝于二人不能无厌色,乃稍稍裁之,且微言其贪横状,帝亦为之动。
石亨是明朝北京保卫战功臣,为什么满门被斩,还有人叫好?
石亨确实是明朝的一位优秀将领,他能力出众,治军有方,但是也必须承认石亨在他人生的后期阶段,开始依仗自己的权力飞扬跋扈起来,他那时候自私自利,结党营私,铲除异己,利用自己的权力开始扰乱朝纲,最后被明英宗朱祁镇所斩杀。石亨是明朝中期的一位优秀将领,他多次率军与瓦剌军进行抵抗,早年间立下了不少战功,当明朝发生土木堡之变时,消息传到北京使得朝野震动。这时候于谦站出来主持大局,偕同百官邀请明英宗弟弟朱祁钰监国,并召集在外作战的石亨紧急回朝来保卫北京。当时于谦令石亨守卫一个最重要的大门——正德门。石亨在城外与瓦剌军激战数日,让瓦剌军没有讨得半点便宜,后来瓦剌进攻西直门,石亨又紧急驰援西直门。在石亨、于谦等人的努力下,北京保卫战成功了,石亨也成为了这场觉得明朝命运战争中的功臣。石亨也因此加官进爵,获得了朝廷众多赏赐,身居高位的石亨开始崭露出他的另一面。在朝堂之上他开始打击报复与他政见不同的人,在“夺门之变”爆发后,石亨开始网罗于谦的罪状,对其大肆攻击,石亨成为了明英宗杀死于谦的一副催化剂。石亨一次因为侄子谋反被牵扯其中,朝中很多文武大臣开始借机来攻击石亨,他们向英宗皇帝陈述石亨的种种不是,其实英宗对石亨本来也就心有不满,加上群臣的奏议,最终英宗皇帝决定铲除这个朝廷祸患,于是下旨将其斩杀,家产也全部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