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吻的介绍
胜利之吻也称作胜利日之吻、世纪之吻,是指在当地时间194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幕亲吻。时值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胜利。一位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亲吻了身旁的一位女护士,这一瞬间被《生活》 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下来,成为传世的经典历史画面。 从此以后,每年8月14日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日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胜利之吻评析
背景:
1945年8月14日,纽约街头和广场上到处都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群,人们情绪亢奋,素不相识的人也彼此拥抱和亲吻。在时代广场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护士萍水相逢了,他们也相拥在一起,深情而吻。然而两人拥吻的场景正好被摄影师阿尔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时捕捉了下来,这一瞬间成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照片。这张照片从此广为流传,被誉为“胜利之吻”。
手法:
从本图片看,画面四平八稳,没有畸变,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采用广角镜头,应该采用标准的35mm~50mm焦段的镜头;从图片内容的比率上看,主体是胜利之吻的二个主人翁相拥而吻,居画面中央,陪体是周围及后面的欢庆胜利的行人,主体与陪体的相差约一半左右,说明拍摄者是近距离抢拍,突出主体,所以主体主体显得高大,陪体相对小一号,同时也产生了空间透视感;从背景清晰来看,光圈设置不是大光圈,估计在5.6左右,这个光圈优点是既可以保障一定的通光量,而且可以照顾到一定景深,胜利不是二个偶遇之人的事,应该属于全体欢呼的人群,运用这个光圈值,主体可以拍清晰,陪体的人群也可以看清楚,胜利的喜悦通过忘情的相吻迅速传递到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是一片胜利的欢乎气氛,作为陪体,周围的每个人的表情轻松,久违的微笑终于抹掉了战争的雾霾,这一切都是摄影师事先设计的结果,是技术和手法的完美结合,定格了《胜利之吻》的永恒画面。
摄影史的相关影响:
《胜利之吻》图片的发行,迅速在全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幅普通的图片能够有如此作用,说明了纪实摄影的魅力,我不知道纪实摄影从哪个阶段开始产生,但我确信,《胜利之吻》的出现,应该是标志性的事件,通过纪实手法,运用一定的摄影技巧,及时地捕捉到胜利的喜悦,在二战结束之时,无疑带来了欢欣的鼓舞,一幅图片的作用可见一斑,乃至对整个摄影史的影响也是深刻和长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