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用丹田音说话?
如何练习用丹田音说话:1、练习丹田呼吸丹田(位置在肚挤眼下方)呼吸和胸腔呼吸的不同在于前者腹部有缩紧膨胀的循环但是胸腔不动,后者相反,胸腔起伏而腹部几乎不动。躺着体验一下然后就可以站着或者坐着练习丹田呼吸,诀窍是慢慢呼气,吐尽体内的空气腹部自然会缩进,然后慢慢吸气,腹部膨胀,胸腔不动,然后再呼气……注意这过程要全身放松,气息要和缓绵长。2、呼吸状态要兴奋当我们进行完剧烈运动之后,再说话,我们会感觉呼吸特别顺畅,声音也相对来说要洪亮。比如说我们在进行完一个跑步的运动之后说话,你会发现我们的声音和气息都是非常通畅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在平常的呼吸当中,我们的吸气是不能够充满整个肺部的;而当我们进行剧烈的运动的时候,我们的肺部就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这样一来,我们的气息就轻而易举的沉到了肺的底部,也就是我们丹田发声当中,所强调的气沉丹田。3、练习三腔共鸣共鸣训练要注意对发音器官的控制练习,以达到好的音质音色。首先要练习如何张开嘴说话,而不是发声不动嘴,咬着牙齿说话。我们会注意到歌手唱歌时都是张大嘴,这样才能够清晰地唱出每一句歌词。讲话时你也应该尽力做到这一点。在练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发音时胸腔、口腔、鼻腔共鸣的感觉。最后我们要做的是, 朗诵与演讲的艺术语气训练, 通过一首好的诗和一些感人的故事, 激发声音练习者的艺术创作激情,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说话,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抒情声音的描绘、激情的爆发力, 都是检验声音练习者前段训练的质量结果。扩展资料 :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丹田已被各门各派气功或运气方法(如唱歌及说话用丹田气,可减小声带受损机会),广为引用。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储藏精气神的地方,因此对丹田极为重视,有如“性命之根本”。参考资料:丹田百度百科
如何练习用丹田音说话?
1、闭上双眼冥想一个点(或物品),想像那个点,在你头上,然后你开始发声,以「乌」声最为容易达到那个点,用「一」、「淤」也可以,当你一边想像那个点,一边发声让你的声音碰到那个点时,你会比较容易用丹田或鼻腔共鸣。这时你可以用辅助姿势,伸出食指往那点指,会有助练习。2. 另一个方法是,用你的食指跟中指在肚脐下两到三个手指头的位置(这里就是丹田),用力发出「喝!」的声音,当你是用丹田发声时,会感觉腹部手指触摸的地方变硬,不会是软趴趴的感觉。这时你就练习到了丹田发声了。3. 还有,要测试你是不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有个简单的方法能测试。就是你在呼吸时,若你是用胸腔呼吸,你的肩膀会上下起伏。若你是用腹式呼吸法呼吸,你会感到你肚子会起伏,而不是胸口或肩膀。4. 用肚子发力,不过是自然而然出力唷,若你平常有用我上面讲的腹式呼吸法呼吸,你发声自然而然就会由腹部使力了。而且,真的不会酸!当你在嗯嗯时使力,那个感觉就跟你在用丹田的力量一样。扩展资料丹田锻炼方法对“丹田”的具体位置,自古说法不一,通常分为“上丹田”——两眉间,中丹田——两乳间膻中穴,下丹田——脐下1寸三分。今天要撞的就是这个“下丹田”。咱们要撞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位置就在肚脐上下左右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找个如水泥电线杆一样粗细和平滑的大树来撞效果最好,两腿略分开,站在树前,肚子离树干15公分,然后用肚脐去撞树就可以了。动作要点:开始撞时,力量一定要轻,幅度要小,最好穿运动衣裤,撞的时候全身放松,不要憋气,不要绷紧肌肉。请先感受一下撞“丹田”时腹内脏腑的感觉,和心里的感觉,可以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呼吸自然而悠闲。说是“撞”,其实那是以后的事,开始练习应该叫做“靠”更为准确。每天撞个几分钟,慢慢的,您多半会撞上瘾呢!这个功法,可以说适合于每个想要身体强壮的人,“丹田”是人体的发力点。如果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您觉得“有劲使不出”、如果您觉得“心神不定,魂不守舍”、如果您觉得“体力透支,难以积蓄”,都可以从“撞丹田”中找到解决之法。“撞丹田”将帮您找到人体的能量库,使您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人体的“内力”。很多人打坐难以入静,“撞丹田”却可让您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撞丹田”会使您的内力增长很快,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从“靠”自然转成较为有力的“撞”了。这时,您会发现原来腹部松弛的赘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肌肉,这种肌肉没有突显的棱角,与健美运动员的完全不同。但比后者的远为结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田
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在哪?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丹田已被各门各派气功或运气方法(如唱歌及说话用丹田气,可减小声带受损机会),广为引用。锻炼方法抱丹田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