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聚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
(一)加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竟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各村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谋划争取建设道路、水利、电力等区域性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理、村容村貌提升。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交通项目更多地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的通硬化路,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
二、健全持续跟踪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
(一)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充分利用民政、扶贫、教育、住房、医疗保障等现有数据,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健全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扶。
(二)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提高政策精准性。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合理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要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樟湖镇下坂街基层党群工作者 叶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什么题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什么?这道题目的答案应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社会稳定。例如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并增强群众满意度。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之一,并且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什么
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民族工作应该把握的重点:1、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杆壮才能枝繁叶茂。3、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具体举措包括
法律分析:一,坚持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两手抓二,结合实际找准三个着力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结合实际情况,聚焦阶段性任务,注重从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入手,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1,从产业入手,做好发展衔接。2,从机制入手,做好政策衔接。3,从治理入手,做好服务衔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