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祜

时间:2024-08-05 18:56:46编辑:小松

汉安帝刘祜是个好皇帝吗? 刘祜是个明君还是昏君?

汉安帝刘祜 汉安帝刘祜是东汉第六任皇帝,在位19年,但总共只活了32岁,是在南下巡游的路途中意外抱病而死,被安葬在恭陵,谥号被封为孝安皇帝。他是章帝的孙子,刘庆的儿子。他是在殇帝不幸早夭后,通过邓太后和她的哥哥一起密谋才扶助刘祜登上皇位的。刘祜刚被大臣们经过商议并同意召他入宫时,他才刚刚有13岁,然后就被封为汉安帝,在他在位的第二年时把年号改成了“永初”。 但是,在汉安帝刘祜在位的期间并不是比较好的时机,不仅遇到了内部的烦扰叛逆之事,还赶上了外部的侵略忧患,在这种诸事不顺心,万事不如意的情况下,他所治理的国家自然是很艰难的。汉安帝刘祜在朝政上还受到了邓太后的权势压力,所以朝政上处理事务也是极其压抑的。 当时还是外戚和宦官争斗最激烈的时期,最后宦官得势当道后,多次干预朝政上的事,无恶不做,使得朝政风气一片污秽。还有就是后宫之中的争宠与夺权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混乱国家局势中,很多正直忠善之人也难免受到了很多冤屈和陷害,最终只有小人夺势,使得汉安帝刘祜在位期间不能好好的发挥一个君主该有的治国之道。 从中可以看出汉安帝刘祜在位的这13年中并没有赶上好的年时,也没有很好的治国才能,既没有真正的权势,又没有治理家国的特殊才能,解决不了朝政混乱,也治不了外患,最终死于路途之中。 汉安帝陵 汉安帝陵位于在我国具有很高地位的“邙山陵墓群”,它是全国目前发现的陵墓中最大的古墓群,这座陵墓的大体位置是在现如今的河南省洛阳城西北邙山,这里是连在世界上都很难得有的大面积古墓群,数量也是特别多的,过去有人甚至把它称之为是东方的金字塔。 汉安帝陵是东汉第六任皇帝刘祜的陵墓,被称之为恭陵。汉安帝刘祜在位13年,期间没有真正的实际朝权,最后都是在巡游途中抱病而死的,享年32岁,被安葬在汉安帝陵,也就是“恭陵”,谥号被封为“孝安皇帝”。 现如今已经被视为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些被列为重点旅游景区。这里的很多陵墓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据相关的专家推断,可能因为汉安帝陵的年代比较久远,地面上已经找不到相关的任何遗物了,所以经过多方考查和证明才认定汉安帝陵“恭陵”就是大家所说的大汉冢。经考察它具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送庄乡的一个小村子里。 汉安帝陵已经被修建成了七级的梯田,它的冢顶上有个三角形的侧标,从这里可以远眺到附近的一切景观,也可以观赏到周围其他的一些陵墓,看着这些陵墓以及残垣断壁,也许也可以了解到当时那个时期的一些故事,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不管汉安帝陵外观如何,它都代表着一个朝代的兴与衰。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

汉安帝刘祜是东汉的第六位皇帝,当他即位的时候,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当时的政权都掌握在太后的手。同时宦官也能横着走,后宫也在争权夺位,刘祜成了一位傀儡皇帝。 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他是汉章帝的孙子、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106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 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邓氏专政直到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才亲政。安帝亲政后下令灭了邓氏一族,安帝虽灭邓氏,但是尚未制止妇人干政的局面。再加上安帝年年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导致当时汉朝朝 *** 败,社会黑暗,奸佞当道,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患也十分严重。史称安帝之世,全国多地震,水旱蝗灾频繁不断,外有羌族等少数民族入侵边境,内有杜琦等领导的长达10多年的农民起义,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更进一步衰落。到了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在南巡的途中死于南阳,享年32岁,葬于恭陵。 恭陵在孟津县三十里铺。 刘祜即位,主要是没有赶上好时候。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延光二年(123年),西部传求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只有从边疆回京城汇报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和中原的关系已久,轻易放弃就会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安帝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两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边疆多事的同时,国内也灾害连年,人心浮动。在安帝登基的那一年,就有18个郡国发生了地震,41个郡国发生了水灾,28个郡国受风暴和冰雹的袭击。延光三年(124年),京城和23个郡围发生了地震,36个郡国发了大水,下了冰雹,人民困苦不堪。 此时,虽说是刘祜当皇帝,但实际政务大权仍然握在邓太后和邓骘手中。邓太后所依靠的是宦官剿乡侯郑众和尚方令蔡伦。朝臣见朝政被外戚和宦官掌握,于是密集一批对此同样不满的官僚士大夫,准备发动政变,要杀死邓骘及郑众、蔡伦,废黜太后和安帝,另立平原王刘胜为帝。消息不慎走漏,邓太后先发制人,镇压了叛乱。永宁元年(120年),安帝已26岁,郎中杜根上奏太后,说安帝已经成年,应该独立处理政务。邓太后闻奏大怒,命令用布袋将杜根蒙头盖脸套起,用棍棒击杀,然后抛尸城外。太后的弟弟、越骑校尉邓康,也劝其退居深宫,不再干预政事。邓太后仍然固执己见。邓康见太后不纳谏,称病不朝。邓太后一怒之下,将邓康免官,并开除了邓康的族籍。 不过,在东汉几个得势的外戚集团中,邓氏的表现是比较好的。邓太后以立安帝定策之功,奖励有关官员,当然也包括邓骘,增封了三千户食邑。邓氏兄弟辞让不受,以至于使者来时都躲起来,最后只好作罢。平时,邓氏兄弟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勤劳王事。这当然与邓太后对她的家族严格要求有关。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消除皇权和外戚势力的尖锐矛盾。 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亲政。这时,在安帝周围已形成了以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安帝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太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官人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安帝,另立平原王为帝。这一诬告正中安帝下怀,邓悝等被判为谋反罪处死,邓骘凶不知情,被免官归郡,受郡县官吏的逼迫而死。因邓骘无罪遇害,大臣们不服,大司农朱宠等仗义执言,为其鸣冤叫屈。为平息官员们的怨气,安帝又假惺惺地谴责州郡官员,并命令妥善安葬了邓骘。 在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宦官集团又一次得势。安帝封江京为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安帝乳母工圣及其女儿伯荣更加受到宠爱,生活奢侈,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干预政事,无恶小作。伯荣有一次到甘陵去,沿途前呼后拥,郡县官员夹道迎送。甚至有的郡守和王侯迎着伯荣的车子叩首行礼。 这时候,官僚集团与宦官的矛盾日益尖锐。以杨震为代表的朝臣多次上疏要求安帝约束、惩戒飞扬跋扈的宦官,但安帝总是置之不理。而被揭发的宦官们则乘机诬告,最终处死了正直的杨震。 就在内忧外患四起之时,皇宫中为争夺帝位继承权又开始了殊死的斗争。安帝的阎皇后多年不育,永宁元年(120年),安帝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为太子。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阎皇后鸩杀。阎皇后怕太子继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处心积虑地要将刘保除去。阎皇后与樊丰等宦官串通一气,先将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除去太子的羽翼,然后又向安帝进谗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安帝宠爱阎皇后,于是有了废立之心。太子的废立要经大臣们讨论,大将军耿宝秉承阎皇后意旨,力主废黜刘保。太常桓焉、廷尉张皓则反驳说:“人生年末满15,过恶尚未及身,望陛下为太子选德行高操的师傅,辅导以礼义,自然行为有方。”只是安帝并不觉悟,竟废黜了刘保,另封他为济阴王。 延光四年(125年)二月,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三月庚申,行抵宛城,忽然得病,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只好下令立刻回京。三月丁卯(初十)日(4月30日),在返回途中到达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已呈弥留状态。他想嘱咐后事,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睁眼盯视着皇后,慢慢死于车中,终年32岁。当年,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安帝。 在中国的史书里都是记载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我们几乎看不到民间百姓的遭遇。在历史中自然灾害也是频频发生,本就生活境遇不是很好的百姓遇到灾害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的降临,因此他们只能祈求有着一位好的皇帝,可惜皇朝内部是这样的混乱。


对于汉安帝刘祜,你认为是昏君吗?

汉安帝刘祜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是东汉的第六位皇帝。但客观说他并不是一个英明之主,相反的确表现得有点不尽如人意,算是一位昏君。其实刘祜的父亲就是章帝刘炟时期被废的太子刘庆,他的父亲没有当成皇帝,他倒是完成了这个夙愿。不过他做皇帝完全是被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选择的。当年刘庆被废后,他的弟弟刘肇接了班,做了皇帝。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是为汉殇帝。但是这位小皇帝不满周岁便夭折了,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那么东汉的皇位就空了,必须找人顶上。那么当时掌握大权的是谁呢?是汉和帝刘肇时期的第二任皇帝邓绥,其实汉殇帝登基就是她一手安排的,可惜这小子没有那个命。于是邓太后便和她的哥哥邓骘商量拥立刘祜登基为帝了。汉安帝刘祜在位十九年,但他去世的时候也才三十二岁,可见他登基的时候才十三岁。所以他的执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邓太后和她哥哥掌握大权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朝政完全握在邓太后和邓骘手中,邓太后还宠信太监。她掌握大权多年,虽说能力很强,但也有一些问题。那么在这个期间,没有一点权力的汉安帝自然谈不上什么昏君与否,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而即使汉安帝长大了,但是邓太后也没有把权力给他。但是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亲政了,这是第二个阶段,我们要说的也是这个阶段。在这期间,可以说汉安帝宠信宦官,使得宦官当道,汉安帝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更加受到宠爱,生活奢侈,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干预政事,无恶不作。当时东汉内忧外患,问题很多。这不能全都怪汉安帝,但是他不思进取,不想办法解决,那就是他的问题了。在如此关键时刻,他竟然还整天想着玩,他死都是死在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说是皇帝就不能出宫玩去,但也得分时候。所以客观说,汉安帝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上一篇:环氧氯丙烷上市公司

下一篇:i will show you周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