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最大口径的大炮
二战时最大口径的大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很早之前,身为纳粹德国头目的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头号军火商克虏伯公司研发超级大炮。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41年的9月,克虏伯公司终于将超重型铁道炮给拿出来了,这种大炮口径高度可以达到800毫米,全长47.3米,高11.6米,炮管长32.48米。 上面可以坐30多人,重达1350吨,可以把重达7吨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开外的目标,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口径的可移动大炮。1942年初,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任命曼斯坦因接任第11军团司令。准备攻打苏军位于黑海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海空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从沙皇时代就被俄国人长久经营,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坚固堡垒。于是刚刚问世的古斯塔夫被派到这里。1942年3月,古斯塔夫大炮被千里迢迢送到克里米亚战场,光是运炮的列车就长达25节,前后算起来足有1.6公里长。德军工兵为此专门修筑了一条铁路支线和四个半循环轨道,以供古斯塔夫大炮作射击回旋修正。1942年5月初,古斯塔夫重炮进入阵地,1942年6月5日,古斯塔夫大炮开火了。从1942年6月5日到6月17日,古斯塔夫大炮一共发射了48发炮弹,将苏军最重要的一座军火库摧毁,那座军火库用厚达10米的混凝土墙保护。1942年7月4日,塞瓦斯托波尔正式陷落,指挥官曼施坦因被希特勒通知立即晋升为陆军元帅,整修后的古斯塔夫大炮,在1942年底又被派到了列宁格勒战场。谁曾想好不容易进入战备状态,却因为德军取消进攻而变得无所事事。1943年春,古斯塔夫大炮被运回德国进行大翻修,此后再没有用武之地。 它最后的命运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以免沦入苏联红军手中。它的残骸后来被美军发现于一片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当时还没有导弹,要想进行远距离作战,还得靠古斯塔夫这样的大炮,它主要是打攻坚战的。 但是这种炮的机动性欠缺,从美学来看,有点类似于加农炮的性质,炮管长,弹道低深,发射的炮弹直接平着打到对方。 ,因为战争快结束了,古斯塔夫大炮只是初试锋芒就被炸毁,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二战时期名炮都有哪些
88式防空炮,九二式步兵炮,17磅反坦克炮,喀秋莎火箭炮,M59加农炮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虽然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在实战应用中反坦克的成功,使这种炮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改型,例如PaK43反坦克炮,以及虎式坦克的88毫米口径主炮。日本92式步兵炮92式步兵炮是日军武器装备中一种非常优秀的武器,号称“一寸短,一寸险”。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另外,它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例如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17磅反坦克炮76.2mm的17磅反坦克炮是英国在二战设计和制造的。1940年开始设计——作为6磅反坦克炮的后继型号,1942年开始生产,1943年使用了25磅榴弹炮的炮架,并首次参战。17磅反坦克炮一般是牵引式的,当然,也大量的装备在英国坦克上作为坦克主炮使用。它是二战期间,盟军最有效的反坦克炮。当它使用脱壳穿甲弹(APDS)的时候,能对付德国最厚重的坦克装甲。17磅反坦克炮也被装在国外制造的坦克上面,比如装备在M4谢尔曼坦克上,改装成的萤火虫坦克,让英国的坦克部队有直接对抗德国坦克的能力。苏联的火箭炮--"喀秋莎",有着烈火史诗般的传奇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总共有四大系列的,他们分别是82毫米 M8系列,132毫米 M13系列,300毫米M30系列,310毫米 M31系列.在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军队总共装备了2400门 BM-8,6800门 BM-13,1800门 BM-31喀秋莎,以嘎斯卡车底盘总共生产了3374辆火箭发射车(不包括美国援助的吉普车改装的喀秋莎). 是苏联最先研制成功火箭炮,并首先用于实战。在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象前苏联那样投入人力、财力去研究各种火箭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远扬的自行火炮--喀秋莎系列就是苏联多年不懈努力的成果。M59加农炮,旧名(M1/M2/M2A2)155毫米野战炮,为美国所制造的加农炮,另有长脚汤姆这项昵称。另外附录一些生产量少的火炮纳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又称为德国800mm K (E)铁道炮,是德国希特勒时期由克鲁伯制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设计与制造目标为提供前线部队曲射支援火力,击毁当时仍然为各国陆军视为防御主干的大型要塞与巨型碉堡。火炮口径高达800毫米,重达1344吨,可将重达7.1吨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标,可将重达4.8吨的炮弹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标。B-4型M1931式203毫米自行炮架可以说是苏联红军使用过的外形最为怪异的一种重型火炮,该炮由位于列宁格勒的波尔舍维克兵工厂制造,在二战期间,该炮在对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尔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但泽以及进攻柏林的途中,苏军一直都装备着该炮。“卡尔”600生产了6辆。到了1942年3月,德国军方又提出了研制改进则的自行追击炮,研制的代号为04l装置,也称为“雷神装置”。“雷神装置”的特点是火炮的口径减为540毫米,但射程更远些,“雷神装置”540也有人统称为“长尔”540毫米自行追击炮
二战时日本用什么炮
都有用
1、重炮 :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炮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炮兵联队,这种150mm重炮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炮不同,移动式大炮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炮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炮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炮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炮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炮台式射程远,这种大炮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炮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炮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炮兵联队等要塞炮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炮,这种大炮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炮,90式150mm重加农炮,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野战发射底盘可以随炮机动。这种火炮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
口径:149.1mm
炮管长:71515.0 mm (L 50)
重量:炮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
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炮台固定 -8 to +35.0 度 野外发射 -8 to +30.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875 m/sec
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
八九式150mm野战加农炮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野战榴弹炮的弹丸更大,这种火炮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炮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
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29—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5963.0 mm (L 40)
重量:10422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734 m/sec
最大射程:18100 m
与同时期各国装备的150MM加农炮比较,该炮重量较轻,但最大射程有劣势。德国150MMK18式加农炮:重量12760公斤、最大射程24500米。美国155mmM1A1式加农炮:重量13900公斤、最大射程23100米。该炮牵引采用92式8吨牵引车使用,牵引速度通常8公里/时、高速度12公里/时,89式后座变换装置根据射角不同后座长变化、防止大射角时炮尾与地面的碰撞,最大射角时炮尾下的地面挖掘50厘米深的坑,以防止大射角时炮尾与地面的碰撞。89式活跃在抗日战争至太平洋战争中的多个战场。1939年诺门坎事事件中,重炮兵联队装备该炮8门参战,香港要塞战中,独立重炮兵第2大队与独立重炮兵第3大队装备该炮16门参加战斗,发挥了不小的威力。所罗门战役中,独立重炮兵第2大队装备该炮8门参加战斗,瓜岛战役中,独立重炮兵第9大队有该炮8门参加战斗,该炮最后战斗是冲绳岛防御战,独立重炮兵第100大队装备8门,由于强力又有长射程的火力,持续抵抗达2个月以上。
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是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的改进型。只装备常设师团的重炮兵联队,日军的重炮机动力一般不强,通常只在遇到坚固防线时才会调动重炮兵部队前往炮击,96式重加分机动式与要塞式两种,但都能整炮牵引机动。96式重加农炮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威力的6英寸陆军大炮,发射普通弹丸射程比意大利150mm加农炮与美军的155mm加农炮都远,此外弹丸最重,比现在的155mm底排弹丸还重,只有日本海军的98式155mm加农炮才性能超过96式150mm重加农炮,海军的155mm加农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都是舰炮或海岸炮,战争期间应该从未进行过地面机动炮击。96式150mm重加农炮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纪录只有一次,那是在巴丹要塞总攻中有2门96式150mm重加农炮参与了炮击,至于其他炮击纪录都发生在中国战场。不过该型火炮最大规模运用是1948年,当时毛子把从关东军军火库收缴上来的要塞式96重加24门借给了解放军,这是国军根本无法抗衡的毁灭性炮击力量,东北战场国军很快土崩瓦解。
96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7860.0 mm (L 52.7)
重量:24314 kg
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
火炮俯仰角:-7 to +35.0 度 '
弹丸重量:50.2 Kg
弹丸初速:860 m/sec
最大射程:26200 m
2、野炮
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炮兵联队,这种炮的性能也很过时,不过150mm火炮的威力很大,而且生产新式150mm炮费用较高,所以38式150mm野战榴弹炮虽然早已停产,但日军没舍得淘汰这种老式大炮,这种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陆军部队急剧扩充,而国内拨给陆军的材料却遭紧缺,陆军被迫停止了所有新式150mm炮的生产,反恢复了这种古董大炮的生产,用来为新部队提供一定的大口径火炮,因此产量很大,这种大炮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有一部分还被装在战车底盘上改成了自走炮
明治38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1880.0 mm (L 12.6)
重量:209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0 to +43.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275 m/sec
最大射程:5890 m
大正四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
压制射击用途,为步兵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战重炮兵旅团的野战榴弹炮,性能比38式150mm野炮好,开战时已接近停产,但一直用到了战争结束,这种火炮重量很轻,精度较高,在战场上威力还是很大的
大正4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资料
服役年代:1915—1945
口径:149.1mm
炮管长:2190.0 mm (L 14.7)
重量:2800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炮俯仰角:-5 to +65.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389 m/sec
最大射程:8800 m
96式150MM榴弹炮
由于4年式150MM榴弹炮性能日现落伍,而且不能采用机械化牵引,故在战场上运动速度缓慢。1933年开始设计新的火炮。1935年9月试制炮完成。经过1936年的使用试验火炮实用性得到确认。以后又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冬季试验,情况良好,实用试验完成后开始部队的编成。1938年5月制式化。该炮与日本国内开发的其它150MM榴弹炮比较,在射程、射界、运动性、射击精度、布设所要时间上有更加良好的性能。与同时期各国使用的150MM榴弹炮比较,重量较为轻便、最大射程较短。炮身采用自紧炮管,这是最早采用自紧炮管的150MM的日本火炮,火炮运动时将火炮置于炮架车上,射击时将火炮从上面牵引下来,置于地面发射,比较繁琐。最先装备该炮的是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原来配备4年式150MM榴弹炮,1938年12月装备本炮。1939年6月2个大队16门炮参战诺门坎战役。1941年参加菲律宾岛登陆作战,瓜岛战役里,该炮重炮兵发挥了一定的威力。1944年冲绳岛战役中,第2大队射击登陆美军,一种说法说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官巴克纳中将就是被该种火炮击中身亡的。除了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以外该炮还装备野战重炮兵第3联队和野战重炮兵第4联队。1939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17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0联队也开始配备。1942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23联队开始配备。1945年新编成野战重炮兵第26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7联队开始配备,制造总数440门。该炮1938年制造,口径倍比23.5,炮身长3.523,全重4140公斤,上下射角 -5~+65度,水平射角左右各15度,最大射程11900米,炮口初速540米/秒,使用95式破甲榴弹,92式榴弹,92式尖锐弹。
3、攻城重炮
七式305毫米榴弹炮是二战日本陆军用过的囗径最大的火炮(不算岸防炮),该炮分短身管和长身管两种,短身管性能如下:
设计年代: 1918
囗径 : 305 毫米
管长 : 5.015 米 (16倍) .
高低射界 : 2 至 +73 度
方向射界 : 360 度
弹重 : 398.7 公斤
初速 : 400 米/秒
全重 : 59.217 吨
射程 : 11,750米
生产总量 : 10 门
长身管型管长 7.22米(23倍)
方向射界、高低射界及所用弹种与短管型相同。初速提高到500米/秒
射程增至14,800米,炮重也增加到97.7吨。生产总数20门。两种炮曾被用于菲律宾的战事。
九八式320毫米臼炮
该炮属攻城重炮。主要装备臼炮兵联队与独立臼炮兵联队,用于近迫攻击坚固要塞或摧毁障碍物,在各个战场上都有使用。
服役年代:1925—1945年
口径:320mm
炮管:有底盘棒式稳定器
重量:含弹1215kg
配用弹种:爆破弹,榴弹
火炮俯仰角:固定+45 度
弹丸重量:300Kg
弹丸初速:110米/秒
最大射程:1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