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很多时候家长由于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不正确,导致孩子十分叛逆,也不愿意跟家长去沟通,而走上了无法挽回的道路,因此正确倾听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分享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1 1、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他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应该知道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够正确引导。 2、注重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长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该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平等沟通,平等相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是沟通不只是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不是丢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父母应该树立平等沟通、平等相处意识,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怎么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2 谈起跟孩子沟通的问题,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有什么技巧?不就是和孩子说话吗?我每天都在和孩子沟通啊,送他上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告诉孩子很多。记得一位来咨询的十六岁男孩妈妈说,:“我每天都想跟孩子聊聊,但是他根本不想和我说话,我只好每天在孩子上学前跟他叮嘱几句,可是他好像不太喜欢听。”这位妈妈说,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还愿意跟她说说一些学习的事情,但是慢慢的孩子就单方面拒绝跟她交流了。 而我在跟这位妈妈沟通的时候,发现她的言语中传递的是慢慢的焦虑的情绪,和不恰当的言辞,言语中不时夹杂着: “我说的这些都是为他好啊!” “我让他好好学习把名次提高也是为了以后升学能够顺利些......” “他不好好吃饭,饿坏了怎么办?” …… 大家看到这些话语,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我们平时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多是想到什么就直接传递给了孩子,而且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位妈妈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所以孩子会很反感。记得有句现在网上的流行语“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 妈妈觉得你冷”就是这样的一种感受。 常听不少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很不听话,好好地同他讲道理,他却不以为然,道理比你还多,有时还把我们父母的话看成是没有意义的唠叨,总之一个字——烦!父母为孩子烦,孩子嫌父母烦。这样,父母和孩子能坐下来交流才怪! 但问题出在哪里?这是问题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还是沟通方法的问题? 也许孩子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更多的问题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内心的担忧和语气的急促,使谈话变得不讲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绪的宣泄,如此,便容易使听者产生排斥、逆反心理,沟通被迫受阻。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这一基础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如此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现场的刚才还笑的东倒西歪的观众,此时都沉默了,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听懂了孩子的话。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 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 听话不要听一半; 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后,就能够了解。 有效沟通的第一技巧:善意的聆听 你是否诚心交流,并且是否能够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并进行有效表达,不仅包括理解孩子的处境、思想状态、同时包括维护孩子的自尊,加强孩子的自信,再请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聆听期间,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说话时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好的倾听表现, 真正的沟通高手是一个热衷于聆听的人。善于倾听,才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可以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并且能够心领神会,同时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思而予以回应,表示你掌握了倾听的要领,那么跟孩子的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有效沟通第二大技巧:良好的情绪 作为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如果你经常说:“你让我很难过”;“你伤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疯了”。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被指责的感觉,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也许还会让孩子反唇相讥:“是你自己要生气的”,或“你难过可不干我的事”。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没有办法负责,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指责孩子,因为你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适合进行良好沟通的。 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父母的情绪、心态。幼小的孩子,虽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对于情绪却十分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妈妈的话,但是妈妈说话时是充满耐心的关爱,还是很不耐烦的厌倦,小婴儿都能体会。 如果爸爸把在单位里的'不公待遇的情绪带到语言中;如果妈妈把在家庭中的疲惫感或者对配偶的不满带到语言中;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情绪问题,你的言语中的破坏性情绪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孩子只是听见父母对自己的批评,要么是心里不服激起强烈反抗,爆发亲子矛盾;要么是照单全收无限懊恼,减低对自己的评价。 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人处于焦虑状态中,不要说发挥潜能,往往连原有的能力都无法正常发挥。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常常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 有效沟通第三大技巧:准确的表达 成人面对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这样表达,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自然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事例,你们就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准确表达有多重要了。 小强的妈妈对他说:“你可真懒,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呀?”。这样说小强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会犯嘀咕:我又犯什么错误了? 但如果如果妈妈换种方式来表达:“小强,最近三天,你连续三次作业都写到10点了,可以说下为什么吗?”这样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具体清楚了,小强就知道是讲什么事,知道你需要跟他沟通的是写作业慢的原因。 同样,如果您想表扬一下孩子说:“小强,你的学习真棒!”。你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小强,他定会不痛不痒的。 但是你如果这样说:“小强,妈妈对你昨天写作业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样做节省了1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小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能够明确知道学习方法对自己的重要性,也知道寻找更好的学习途径,自我成长。 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有效沟通第四大技巧:巧妙的说话 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内容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父母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方式作些讲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你就要把你想要的结果表达给对方。 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洗碗。如果你说“你去把碗给我洗了”,这种命令性的言语总是让人不舒服有抗拒感。同样的意思换一成巧妙的表达:“如果有人帮我洗碗,我会很高兴”,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如果直接要求别人做某件事,通常会遭到拒绝。但如果你清楚地说出你希望的结果,对方就会知道怎么做,还会乐意去做。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合夫妻之间的良好表达。 我们还可以巧妙饿使用反向表达和反向思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这么问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吗?”,他肯定会说“没有,还差一点!!”这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但若换句反向表达或反向思考的提问方式,说:“作业全做完了吧?”。那么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已经完成了多少,离全部还差多少。 家长要做一个弹性沟通者,谈话中就要避免使用“但是”、“不过”,这样的词语。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的话后,很容易会再加上“但是”或“不过”这样的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观点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关注他所说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让人听起来就变成“你说的没有道理”。 如果把“但是”换成“也”,这么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这里也有一个很好的主意,不妨我们再讨论讨论?”。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呢?不同的说话方式,能够获得不同的沟通效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和技巧,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这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轻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现了不满或者抵触的情绪。 有效沟通第五大技巧:真诚的赞美 人性的弱点是喜欢批评人,却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人赞美,却不喜欢赞美人;因此,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把我们亲切的眼神带给对方,冷漠就会因此而消失。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个猎人,有一天他们都打了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见甲后冷冷的说:“就打到两只吗?”。甲听了心理埋怨到:“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甲照常去打猎,但这次他故意两手空空回家,让妻子觉得打猎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乙的情形正好相反。乙的妻子看见乙带回两个兔子,惊讶的说:“哇,你竟然打了两只?”,乙听了心中大喜,洋洋自得地说:“两只算什么!”。第二天,乙也照常去打猎,这次乙却带回了四只兔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父母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最令孩子失望的,他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却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会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家长会习惯性的夸赞:“宝宝你真棒!”那么孩子听多了这样不走心的夸奖,其实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如果小明和小兰两个孩子在争夺玩具,小明看到小兰哭了,就把玩具让给了她,这个时候你一句夸奖:“你真棒”,可是没办法抚慰孩子的内心的。不如说:宝贝,你能够跟妹妹分享玩具,你很为他人着想,真是个好哥哥(具体,赞美孩子的 品质,让孩子明白自己被夸奖的意义,这才更真诚)。 很多年幼的宝宝都喜欢吃饭的时候把筷子扔在地上,如果你总是马上批评,说 "这样可不好,不要这样做。”他就会很生气,也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意愿。如果你 试着说:“我家宝宝最懂事了,知道筷子是不可以扔在地上的。”那么你多观察下,是不是他会顺着你的意思,就真的不再扔筷子了。 这就是所谓批评什么得到什么,而赞美什么得到什么。好的赞美开始于细节,有细节说明你用心,仔细,真正地关注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要在赞美孩子的时候多放一份用心和真诚在里面。 以上五个技巧,就是我今天要教给大家的。希望在生活中家长们巧妙的去运用,跟孩子良好而有效的沟通,让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年幼的时候,还是在进入青春期后都能愿意跟我们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对你说出来,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学习优秀的孩子!
怎样才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
其实现在有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不听话,有青春期的时候都不和自己的父母商量,而且也喜欢顶嘴,这个都是有原因的,有好多孩子就是在年龄特别小的时候,缺失了父母的安全感,都是由奶奶和爷爷,姥姥,姥爷照顾的这样虽然说人比较多,但是缺少母亲的温暖是很重要的。想要和孩子好好的沟通必须在孩子五岁之前由父母来带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妈妈,因为每天陪伴着孩子成长也能让妈妈每天这样抱着,就会增添很多安全感,那种安全感别人是给不了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妈妈身上的味道和别人就是不一样,就会感觉到特别好玩,闻到这种味道,心里就是很安心的那种感觉,也不会觉得害怕,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投入妈妈的怀抱真的是特别高兴。从小要培养孩子沟通的能力,告诉了他以后有什么事情都要和自己的父母商量,如果从小这样培养的话,以后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说的,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态度和孩子说话,一定要平等对待,如果父母做错事情了之后也要承认错误,不要总是冤枉孩子,就因为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这样以后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会跟你说真话的,只有学会和他沟通,耐心一点,和他说话的时候可以蹲下来,让他能够感觉到平等的待遇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要总是批评指责,要多去观察孩子的优点,和他做朋友,和他一起玩游戏这样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有的人说孩子太难管了,其实没有什么的只要和孩子平等相处,能够做朋友,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相处的特别融洽。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对于孩子不必急于求成,此时的耕耘会让孩子在未来受益良多。看完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1 什么是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大多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这也是作为管理者必备的一项素质要求。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管理就是我们的沟通目标,而有效沟通就是必备的素质之一。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有效沟通是孩子和家长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方式。 在讲家长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的方法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现场的刚才还笑的东倒西歪的观众,此时都沉默了,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听懂了孩子的话。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 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 听话不要听一半; 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后,就能够了解,有效沟通的第一技巧:善意的聆听 你是否诚心交流,并且是否能够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并进行有效表达,不仅包括理解孩子的处境、思想状态、同时包括维护孩子的自尊,加强孩子的自信,再请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聆听期间,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说话时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好的倾听表现, 真正的沟通高手是一个热衷于聆听的人。善于倾听,才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可以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并且能够心领神会,同时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思而予以回应,表示你掌握了倾听的要领,那么跟孩子的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有效沟通第二大技巧:良好的情绪 作为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如果你经常说:“你让我很难过”;“你伤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疯了”。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被指责的感觉,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也许还会让孩子反唇相讥:“是你自己要生气的”,或“你难过可不干我的事”。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没有办法负责,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指责孩子,因为你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适合进行良好沟通的。 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父母的情绪、心态。幼小的孩子,虽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对于情绪却十分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妈妈的话,但是妈妈说话时是充满耐心的关爱,还是很不耐烦的厌倦,小婴儿都能体会。 如果爸爸把在单位里的不公待遇的情绪带到语言中;如果妈妈把在家庭中的疲惫感或者对配偶的不满带到语言中;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情绪问题,你的言语中的破坏性情绪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孩子只是听见父母对自己的批评,要么是心里不服激起强烈反抗,爆发亲子矛盾;要么是照单全收无限懊恼,减低对自己的评价。 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人处于焦虑状态中,不要说发挥潜能,往往连原有的能力都无法正常发挥。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常常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 有效沟通第三大技巧:准确的表达 成人面对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这样表达,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自然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事例,你们就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准确表达有多重要了。 小强的妈妈对他说:“你可真懒,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呀?”。这样说小强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会犯嘀咕:我又犯什么错误了? 但如果如果妈妈换种方式来表达:“小强,最近三天,你连续三次作业都写到10点了,可以说下为什么吗?”这样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具体清楚了,小强就知道是讲什么事,知道你需要跟他沟通的是写作业慢的原因。 同样,如果您想表扬一下孩子说:“小强,你的学习真棒!”。你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小强,他定会不痛不痒的。 但是你如果这样说:“小强,妈妈对你昨天写作业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样做节省了1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小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能够明确知道学习方法对自己的重要性,也知道寻找更好的学习途径,自我成长。 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有效沟通第四大技巧:巧妙的说话 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内容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父母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方式作些讲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你就要把你想要的结果表达给对方。 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洗碗。如果你说“你去把碗给我洗了”,这种命令性的言语总是让人不舒服有抗拒感。同样的意思换一成巧妙的表达:“如果有人帮我洗碗,我会很高兴”,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如果直接要求别人做某件事,通常会遭到拒绝。但如果你清楚地说出你希望的结果,对方就会知道怎么做,还会乐意去做。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合夫妻之间的良好表达。 我们还可以巧妙饿使用反向表达和反向思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这么问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吗?”,他肯定会说“没有,还差一点!!”这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但若换句反向表达或反向思考的提问方式,说:“作业全做完了吧?”。那么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已经完成了多少,离全部还差多少。 家长要做一个弹性沟通者,谈话中就要避免使用“但是”、“不过”,这样的词语。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的话后,很容易会再加上“但是”或“不过”这样的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观点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关注他所说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让人听起来就变成“你说的没有道理”。 如果把“但是”换成“也”,这么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这里也有一个很好的主意,不妨我们再讨论讨论?”。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呢?不同的说话方式,能够获得不同的沟通效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和技巧,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这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轻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现了不满或者抵触的情绪。 有效沟通第五大技巧:真诚的赞美 人性的弱点是喜欢批评人,却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人赞美,却不喜欢赞美人;因此,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把我们亲切的眼神带给对方,冷漠就会因此而消失。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个猎人,有一天他们都打了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见甲后冷冷的说:“就打到两只吗?”。甲听了心理埋怨到:“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甲照常去打猎,但这次他故意两手空空回家,让妻子觉得打猎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乙的情形正好相反。乙的妻子看见乙带回两个兔子,惊讶的说:“哇,你竟然打了两只?”,乙听了心中大喜,洋洋自得地说:“两只算什么!”。第二天,乙也照常去打猎,这次乙却带回了四只兔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父母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最令孩子失望的,他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却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会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家长会习惯性的夸赞:“宝宝你真棒!”那么孩子听多了这样不走心的夸奖,其实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如果小明和小兰两个孩子在争夺玩具,小明看到小兰哭了,就把玩具让给了她,这个时候你一句夸奖:“你真棒”,可是没办法抚慰孩子的`内心的。不如说:宝贝,你能够跟妹妹分享玩具,你很为他人着想,真是个好哥哥(具体,赞美孩子的 品质,让孩子明白自己被夸奖的意义,这才更真诚)。 很多年幼的宝宝都喜欢吃饭的时候把筷子扔在地上,如果你总是马上批评,说 "这样可不好,不要这样做。”他就会很生气,也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意愿。如果你 试着说:“我家宝宝最懂事了,知道筷子是不可以扔在地上的。”那么你多观察下,是不是他会顺着你的意思,就真的不再扔筷子了。 这就是所谓批评什么得到什么,而赞美什么得到什么。好的赞美开始于细节,有细节说明你用心,仔细,真正地关注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要在赞美孩子的时候多放一份用心和真诚在里面。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2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七、孩子问了个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 点啥。” 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高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 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 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十、孩子正在写作业。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十一、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十二、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错误做法: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结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正确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结果: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 怎么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果3 为什么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这么困难? 实际上是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模式出现了巨大问题。 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二个方面。 第一方面,把孩子当人看,我们不要把孩子当宠物来养,相当于我们是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最起码的对我们的孩子尊重。 第二个方面改变,父母必须从我们自己的情绪当中走出来,去理解孩子的情绪。一个父母如果沉迷于自己的情绪当中,那他说实话是没有办法跟孩子沟通的。 我们换位思考,当我们找领导办事,首先要理解领导才能办成事,老板首先要了解员工的梦想,追求,愿望,员工才愿意付出,在工作中拼搏。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情绪,想法,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父母在和孩子讲话,表达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情绪!
怎样和孩子沟通效果才最好?
孩子考满分,我会给他语言和态度上的表扬作为奖励,对孩子的表扬和赞许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要向专业的老师多请教,也要注重和老师请教的沟通方法。
1.学会多理解他人
当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最好是要学会理解他人,如果对方个性是比较阳光开朗,那么我们也不必太严肃,而如果对方是比较认真的性格,那么我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要认真仔细的交流,如果对方是不太认识的朋友,最好是保持尊重适当的交流日常话题。
2.适当的保持沉默和尊重他人
在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要多向他人请教,交流时要尊重他人不要滔滔不绝,而是要学会保持沉默,让对方多表述他们的意见,在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要急于表达更应该学会认真去倾听,给人一种谦虚认真学习的态度。
3.多交流对方感兴趣积极话题
与人交流时,每个人都喜欢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喜欢向别人表述自己擅长的知识,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了解和倾听他人意见,这样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感觉到与你交流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多理解和尊重,而多交流对方的专长知识,恰恰就是在了解对方,与对方有共同语言。
4.学会谦虚而认真的倾听
与人交流,很有必要学会认真仔细的倾听,不要去打断他人说话,多一些耐心去倾听,这样做到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方式才能体现出我们的真诚和谦虚有礼,从而才会收获到真正的友谊。
5.要学会赞美他人
赞美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认可对方的表现,当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别人表达的意见我们如果可以适当的表示赞美,这无疑是给对方一种尊重和认可的感受,对方也会非常赞同我们的理解与尊重,同时对方也会对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有效促进交流的愉快和顺畅。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沟通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孩子每天待在父母的身边比较多,孩子的大哭大闹、无理要求你有办法制止吗?你有什么技巧和孩子沟通让他乖乖听话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1 1、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2、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发展,不要尽说些他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他达不到的要求,让他觉得辛苦,压力大。 6、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7、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语气说话。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引孩子。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2 您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您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关心话语:简练说 场景与假设 1、您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乐乐,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找警察……”可您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您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 2、您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她擦汗边关切地问:“苗苗,在学校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结果,女儿给您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事实与结果 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中,您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他常表现出不愿接受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家长“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 应该这样做 有位聪明的妈妈曾在儿子上学前故意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见,对于关心的话,家长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 知心话语:含情说 场景与假设 1、您忙了一天了,回到家还要拖着疲乏的身体做饭,可5岁的女儿偏偏有道算术题不会做,过来找您帮忙。您心里很烦,但压住火气跟她说“知心话”:“甜甜,妈妈现在忙死了,作业待会儿再做,体谅下妈妈,啊!”结果,女儿去看动画片了,您后来也忘了这事,第二天早晨醒来,女儿发现作业没写完,大哭大闹,不肯上学。 2、您发现儿子这两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于是您让先生去和他说说知心话,沟通一下,可是,才6岁的儿子居然发脾气了,说爸爸侵犯他的隐私权。您和先生面面相觑,措手无策。 事实与结果 家长放下身段,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并不奇怪,随着小家伙的渐渐成长,您会发现,他内心的秘密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用谎言来搪塞您的关心。 应该这样做 家长若想与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劝导孩子,也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小强,爸爸给你讲故事,讲爸爸像你这么大时的淘气事儿……”就这样,两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心话才能为孩子所接受、理解。 开心话语:带理说 场景与假设 1、您今天升职了,心情愉快,想把这份快乐让4岁的女儿一起分享:“然然,爸爸厉害吧,如果你以后也像爸爸这么厉害,我和妈妈就满意了!”没想到,小家伙不以为然:“我以后肯定比您厉害。”您笑到一半,却发现女儿的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开心。 2、女儿今天帮您洗碗了,您很开心,于是递给她一个苹果:“来,这是妈妈奖励给你的!”可您发现,女儿的眼神里似乎有些期待,可您不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句奖励或者鼓励的话。 事实与结果 家长觉得越来越弄不懂孩子,往往自己很快乐的时候,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得罪”了孩子,让小家伙变得不开心,再或者,您明明是想让小家伙开心点,却弄巧成拙,反倒让他哭起了鼻子。开心话能消除孩子心里的不痛快,而一家人分享开心更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不过,如何让开心话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却并非易事。 应该这样做 有位父亲看书时太困,睡着了,连眼镜都没来得及摘。醒来后,女儿问他,为什么睡觉时还戴眼镜,这位父亲灵机一动,诙谐地说:“爸爸做梦也在看书,不戴眼镜看不清字呀!”而有位妈妈在儿子考试考砸后,一边讲笑话开导他,一边告诉他“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寓理于趣的回答,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共3页123下一页阅读全文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积极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能力越出众越好,共同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吧。下面是关于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1 谈起跟孩子沟通的问题,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有什么技巧?不就是和孩子说话吗?我每天都在和孩子沟通啊,送他上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我总是告诉孩子很多。记得一位来咨询的十六岁男孩妈妈说,:“我每天都想跟孩子聊聊,但是他根本不想和我说话,我只好每天在孩子上学前跟他叮嘱几句,可是他好像不太喜欢听。”这位妈妈说,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还愿意跟她说说一些学习的事情,但是慢慢的孩子就单方面拒绝跟她交流了。 而我在跟这位妈妈沟通的时候,发现她的言语中传递的是慢慢的焦虑的情绪,和不恰当的言辞,言语中不时夹杂着: “我说的这些都是为他好啊!” “我让他好好学习把名次提高也是为了以后升学能够顺利些......” “他不好好吃饭,饿坏了怎么办?” …… 大家看到这些话语,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我们平时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多是想到什么就直接传递给了孩子,而且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位妈妈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所以孩子会很反感。记得有句现在网上的流行语“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 妈妈觉得你冷”就是这样的一种感受。 常听不少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很不听话,好好地同他讲道理,他却不以为然,道理比你还多,有时还把我们父母的话看成是没有意义的唠叨,总之一个字——烦!父母为孩子烦,孩子嫌父母烦。这样,父母和孩子能坐下来交流才怪! 但问题出在哪里?这是问题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还是沟通方法的问题? 也许孩子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更多的问题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内心的担忧和语气的急促,使谈话变得不讲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绪的宣泄,如此,便容易使听者产生排斥、逆反心理,沟通被迫受阻。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这一基础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如此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什么是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大多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这也是作为管理者必备的一项素质要求。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管理就是我们的沟通目标,而有效沟通就是必备的素质之一。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有效沟通是孩子和家长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方式。 在讲家长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的方法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现场的刚才还笑的东倒西歪的观众,此时都沉默了,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听懂了孩子的话。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 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听话不要听一半; 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后,就能够了解,有效沟通的第一技巧:善意的聆听 你是否诚心交流,并且是否能够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并进行有效表达,不仅包括理解孩子的处境、思想状态、同时包括维护孩子的自尊,加强孩子的自信,再请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聆听期间,双方应相互正视,相互倾听,神情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更不要漫不经心的对待,不要在孩子说话时喋喋不休的插嘴,尖酸刻薄的评价,这些都不是好的倾听表现, 真正的沟通高手是一个热衷于聆听的人。善于倾听,才是父母对于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你在听孩子说话时,可以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并且能够心领神会,同时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思而予以回应,表示你掌握了倾听的要领,那么跟孩子的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2、良好的情绪 作为父母在沟通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太强烈的词汇。不要在生气时沟通,有的家长因为暴怒的情绪无法控制自己,容易语无论次,说很多伤害到孩子心灵的话。当父母陷于不良情绪中的时候,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这时候的“沟通”,往往是父母发泄了情绪,却给孩子背上了精神的包袱。 如果你经常说:“你让我很难过”;“你伤了我的心”;“你把我逼疯了”。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被指责的感觉,很容易使孩子反感,也许还会让孩子反唇相讥:“是你自己要生气的”,或“你难过可不干我的事”。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没有办法负责,就不要在这个时候指责孩子,因为你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不适合进行良好沟通的。 父母的语言,总是表达着父母的情绪、心态。幼小的孩子,虽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及成人,但对于情绪却十分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妈妈的话,但是妈妈说话时是充满耐心的关爱,还是很不耐烦的厌倦,小婴儿都能体会。 如果爸爸把在单位里的不公待遇的情绪带到语言中;如果妈妈把在家庭中的疲惫感或者对配偶的不满带到语言中;这都是你们自己的情绪问题,你的言语中的破坏性情绪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孩子只是听见父母对自己的批评,要么是心里不服激起强烈反抗,爆发亲子矛盾;要么是照单全收无限懊恼,减低对自己的评价。 与孩子说话,父母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很多父母因为一心想要教育好孩子,当看见孩子一些不如人意的表现,着实的着急,恨铁不成钢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会传染,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波动,更难以专注于自己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人处于焦虑状态中,不要说发挥潜能,往往连原有的能力都无法正常发挥。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常常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多的负面评价,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好父母最要紧的功课。 3、准确的表达 成人面对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这样表达,就很难保证有效沟通。孩子根本没有听懂,自然没有任何教育效果可言。因此,父母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尽量把话说得明白准确,少绕弯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事例,你们就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准确表达有多重要了。 小强的妈妈对他说:“你可真懒,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呀?”。这样说小强会摸不着头脑,心里还会犯嘀咕:我又犯什么错误了? 但如果如果妈妈换种方式来表达:“小强,最近三天,你连续三次作业都写到10点了,可以说下为什么吗?”这样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具体清楚了,小强就知道是讲什么事,知道你需要跟他沟通的是写作业慢的原因。 同样,如果您想表扬一下孩子说:“小强,你的学习真棒!”。你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小强,他定会不痛不痒的。 但是你如果这样说:“小强,妈妈对你昨天写作业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样做节省了1个小时的时间”。这样小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能够明确知道学习方法对自己的重要性,也知道寻找更好的学习途径,自我成长。 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确保孩子听懂父母的意思。而且,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4、巧妙的说话 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内容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父母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方式作些讲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如果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你就要把你想要的结果表达给对方。 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洗碗。如果你说“你去把碗给我洗了”,这种命令性的言语总是让人不舒服有抗拒感。同样的意思换一成巧妙的表达:“如果有人帮我洗碗,我会很高兴”,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如果直接要求别人做某件事,通常会遭到拒绝。但如果你清楚地说出你希望的结果,对方就会知道怎么做,还会乐意去做。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也适合夫妻之间的'良好表达。 我们还可以巧妙饿使用反向表达和反向思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语言: 比如,你这么问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吗?”,他肯定会说“没有,还差一点!!”这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但若换句反向表达或反向思考的提问方式,说:“作业全做完了吧?”。那么孩子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已经完成了多少,离全部还差多少。 家长要做一个弹性沟通者,谈话中就要避免使用“但是”、“不过”,这样的词语。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的话后,很容易会再加上“但是”或“不过”这样的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观点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关注他所说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句话的意思让人听起来就变成“你说的没有道理”。 如果把“但是”换成“也”,这么说:“妈妈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这里也有一个很好的主意,不妨我们再讨论讨论?”。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呢?不同的说话方式,能够获得不同的沟通效果。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和技巧,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这种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跟父母交流的轻松和愉快,而不是出现了不满或者抵触的情绪。 5、真诚的赞美 人性的弱点是喜欢批评人,却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人赞美,却不喜欢赞美人;因此,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把我们亲切的眼神带给对方,冷漠就会因此而消失。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个猎人,有一天他们都打了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见甲后冷冷的说:“就打到两只吗?”。甲听了心理埋怨到:“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甲照常去打猎,但这次他故意两手空空回家,让妻子觉得打猎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乙的情形正好相反。乙的妻子看见乙带回两个兔子,惊讶的说:“哇,你竟然打了两只?”,乙听了心中大喜,洋洋自得地说:“两只算什么!”。第二天,乙也照常去打猎,这次乙却带回了四只兔子。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父母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最令孩子失望的,他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却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会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家长会习惯性的夸赞:“宝宝你真棒!”那么孩子听多了这样不走心的夸奖,其实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 如果小明和小兰两个孩子在争夺玩具,小明看到小兰哭了,就把玩具让给了她,这个时候你一句夸奖:“你真棒”,可是没办法抚慰孩子的内心的。不如说:宝贝,你能够跟妹妹分享玩具,你很为他人着想,真是个好哥哥(具体,赞美孩子的 品质,让孩子明白自己被夸奖的意义,这才更真诚)。 很多年幼的宝宝都喜欢吃饭的时候把筷子扔在地上,如果你总是马上批评,说 "这样可不好,不要这样做。”他就会很生气,也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意愿。如果你 试着说:“我家宝宝最懂事了,知道筷子是不可以扔在地上的。”那么你多观察下,是不是他会顺着你的意思,就真的不再扔筷子了。 这就是所谓批评什么得到什么,而赞美什么得到什么。好的赞美开始于细节,有细节说明你用心,仔细,真正地关注孩子。所以,爸爸妈妈要在赞美孩子的时候多放一份用心和真诚在里面。 以上五个技巧,就是我今天要教给大家的。希望在生活中家长们巧妙的去运用,跟孩子良好而有效的沟通,让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年幼的时候,还是在进入青春期后都能愿意跟我们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对你说出来,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学习优秀的孩子!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2 1、倾听孩子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有时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盛饭,孩子在和妈妈说话,妈妈有时是不经心地听着,有时会打断孩子让他来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最好是立即去听孩子要说的。如果你总是忽略孩子,他便会失去告诉你的兴趣。在“听”时,做到目光接触,要孩子感觉到你是真的愿意听。 2、不取笑孩子 孩子的想法和大人们是不同的,不管孩子说什么,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 当孩子很认真的向你诉说,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愿意跟你说。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3、主动与孩子分享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4、多用身体语言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别问太空洞的问题 比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引出话题。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即是一个好开头,用幻想的方式去实现孩子愿望,理解孩子的渴望心情。 6、了解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会从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情况后,做出真诚的回答或支持。最好在独处的状态下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到隐私被尊重。随时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理解他的。 7、多跟孩子单独相处 有一个母亲说她很珍惜接送女儿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没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没有家人的。其实,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珍惜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毕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会减少,只有多和孩子在一起才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8、对孩子表达你的爱 一个简单的拥抱、亲吻,几句喜爱的言语,充满关爱的一瞥,都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多抱抱,多亲亲孩子,肢体接触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教导在他耳朵中都将形同废话。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有效沟通才是父母实施一切教育方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