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我觉得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很有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细菌感染,有可能我们在进行培养料灭菌的时候,措施做得不够彻底,或者是我们所栽培的菌种本身就携带着相应的细菌等等。出现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进行接种以后,我们的菌丝不会发菌,或者是我们在进行配料的时候出现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我们所栽培的菌种存在相应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在发菌的后期出现菌丝吃料慢等现象。 我们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菌丝发满以后,却不出菇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与环境温度不适合有关,因为不同的菌种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的适应程度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当我们的环境温度高于或者是低于正常温度时,就很难出菇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培养料当中的碳氮比不合适所导致的,因为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配方,我们只有制作出碳氮比最合适的培养料,才能够使我们种植的食用菌正常地出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光线不足,有一部分的菌种在相应的阶段当中,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光照射才能够正常出菇的。 进行食用菌栽培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发菌不良的症状,比如说我们的菌丝生长的比较缓慢,或者是不会出现萌发,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再生长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料当中水分比较多,导致了透气性较差,所以滋生了大量的细菌,我们应该及时地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并且要增加一定的含氧量,降低培养料当中的湿度。 总而言之,我们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各种常见的问题,并且采取更为科学的方式去解决。
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有:骚菌促蕾,压力刺激。1、骚菌促蕾。在菌料长满菌丝后,用干净的竹扫把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徒长的老菌丝,待露出新菌丝后,及时喷水和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天左右即可现蕾。此法不仅可以促进出菇,而且可增产10%左右。2、压力刺激。用旧报纸、麻袋片、细土等覆盖在食用菌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和保温保湿,可促进菌丝迅速生长。采用此法,一般可增产15%左右。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介绍: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因此,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必须调查清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搞清楚其适应的生长环境,为培育出高产、无公害的食用菌打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和蔬菜种植方法差不多。它是以人工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气体等条件,并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上培育大型食用菌的方法。食用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它们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供养自身,必须从其他生物或生物遗体或排泄物中吸取现成的养分。常用培养基有植物秸杆、牲畜粪便、树干等。栽培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优良菌种,配制和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在适宜季节和场所人工接种,调节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治病虫害和杂菌。食用菌与一般蔬菜相比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主要有蘑菇、草菇、香菇、黑木耳、平菇、银耳、猴头菌等栽培。病虫害防治也是很重要的,食用菌本身对害虫抵抗能力弱,一旦发生不易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途径达到防治目的。平时还要定期施肥,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等。
食用菌栽培技术
1、时间。
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7~30℃,最佳温度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宜温度为3~18℃,最佳温度为13℃。因此,南方地区种植时间以晚秋为好,北方地区以中秋为好,江南诸省在10~11月为好,高海拔山区在9月为好。
2、场所。
需要准备菇房,菇房的主要要求是保温、通风、干净,可以搭建一个半地下式菇房,建议在室外往地下挖一个1米深的正方体的洞,再用土在地上四周垛起1米高的墙,顶上盖塑料膜及草帘即可。
3、原料。
可以将粉碎玉米芯(可用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代替)、麦麸、玉米面、石膏粉、黄豆面、过磷酸钙、白糖按75:20:3.5:2:1.5:1: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白糖加水溶化,再将白糖水和其他配料加水充分搅拌,含水量要达到65%左右,闷2~4小时后装袋。
4、接种。
首先,选择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装袋,装袋的时候要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然后用高压或是常压灭菌,灭菌后就可以接种,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菇房。
5、管理。
如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就开始萌发,约40天即可满袋。满袋后要解开袋口并翻卷袋口、堆袋披膜,每天早上要掀膜通风30分钟,并保持湿度85%~90%,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掀去塑料膜,并通风换气1-2天;之后将温度控制在6~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11%~0.15%,光照为弱光,约10天后金针菇即可长成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