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达格兰大道的历史沿革
清治时期,前身为台北府城东门街。日治时期,依照日本市区道路不命名的习惯而没有路名,并于1920年(日治大正9年)划入文武町。台湾光复后,该路命名为介寿路,“介寿”的名称是为了庆祝前总统蒋中正的寿辰而命名的。1947年,位于介寿路上的原台湾总督府厅舍亦仿此而更名为介寿馆。1949年,蒋介石当局以介寿馆作为总统府办公场所,直到2006年3月25日,介寿馆入口衔牌才正式改名为总统府。1996年3月21日,陈水扁任台北市市长时,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旁边的广场改名为凯达格兰广场,以象征对台湾原住民历史及文化的尊重。凯达格兰是最初居住在台北地区的平埔族原住民(凯达格兰族)名称。此后,凯达格兰大道就一直被赋予另一层政治意义,更成为民众集会游行抗议的圣地,但两旁之派出所与公园仍沿用“介寿”之名称。台湾戒严时期,总统府前警备森严,气氛严肃,民众必须低头而过。总统府前的介寿路及重庆南路一段也曾经禁行机车及脚踏车。陈水扁在台北市长任内,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时,也废除了规定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及重庆南路一段禁行机车及脚踏车的相关交通标志,是陈“空间解严”的主张。并将总统府前广场定名为凯达格兰广场,还曾经举办府前“飙舞”舞会。2007年5月22日,台北市政府宣布把凯达格兰大道加注改名为反贪腐大道,是取2006年倒扁运动之口号。同时,大道东侧之公园路至景福门间广场加注反贪腐民主广场;并且于即日生效。但另一方向,此举造成部分原住民激烈反对,媒体解读此举认为是郝龙斌反制中央政府将中正纪念堂改称台湾民主纪念堂的举动。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上述大道东侧的路灯柱悬挂“反贪腐民主广场”的路标。市府发言人羊晓东表示挂牌是为配合12月9日联合国国际反贪腐日活动。媒体则解读是反制原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卸匾的争议。另一方面,反贪腐大道则未见任何标示。
凯达格兰族的简介
在三百多年前,台北盆地是平埔族“凯达格兰族”人的领域,大约有三十多社,散居在各地以渔猎和简易农耕为生。因生性乐天知足,所以一直过著单纯的生活,一直到荷兰人、西班牙人的入侵,汉人入台大量开垦后,才发生大变化。这些重大的改变,让凯达格兰族人,甚至全台湾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运。今日我们要找寻凯达格兰族人的过去生活面貌,除了透过文献外,就是依据“考古”发现。目前最大的考古发现是新北市八里区“十三行遗址”,由这个遗址的遗物推定凯达格兰族人,可能在相当于中国汉朝的时间就已经进入台湾。他们的聚落和附近地区,成为后来汉人移民、开垦、建立村庄的地点。相传凯达格兰族的祖先是从台湾本岛最东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陆,17世纪康熙年大地震前,文献指出仍为台北一带最主要住民结构。如详加细分,该族分布范围约为现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贡寮、新店、板桥及桃园北区。部分学者则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为界,分为南北两支系,再加上16世纪前迁移至宜兰的一支“社头社”(哆啰美远社/Torobiawan),可再将该族区分成:巴赛族(Basay)与雷朗族(Luilang)。传统的平埔族社会,对于信仰,其实大多还停留在祖灵崇祀以及图腾膜拜的阶段,各族的祭典不尽相同,其中北部的凯达格兰族的祭典有农历六月十八日和农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鱼获丰收,八月的则是感谢祖灵庇祐农作收成,他们会以其神圣的植物山橄榄当作祭品。另外,该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样为母系社会,从婚姻与财产制度中可显而易见:男性必须入赘,家产也由女性继承,这与汉人文化有极大的差异。17世纪-18世纪,中国大陆泉州、漳州一带的汉人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平埔各族因处平地,与汉人的接触机会较多,加上汉人没有携眷,因此通婚汉化程度都极深。在此情况下,除了被汉人归类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灭失。据考证,现今台北许多地名为凯达格兰族语音译而成,例如:大龙峒、北投、唭哩岸、八里、秀朗、艋舺等,甚至连钓鱼岛之名也是源于解作“跳板”意思的“钓依达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