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人才网

时间:2024-08-02 18:17:37编辑:小松

中华英才网怎么样?

1、还可以吧,不必要的可以不填,成形后也不会出现在简历中,你可以自己补充一份word简历,但对于公司人事来说,不太喜欢看附件中的简历,很麻烦,他们喜欢看格式统一化的简历,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想看的方面。2、中华英才网是家知名度很广的网站,招聘的企业很多,但应聘的人也很多,企业每天能收到几十至上百封简历,如果你的工作经历或个人简历出色的话选中的可能性就大点,去现场应聘比较直接,相对来说找到工作的机遇也会大些!3、看你的水平咯。不过相对于其他的招聘网站还是不错的了。建议:如果要找工作的话,最好在各个招聘网站多发发多。那样才能快点找到。

我在中华英才网上看到得招聘是真是假?

任何一个人才网站都不有真实的招聘信息,与是否是中华英才网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般的人才网站都有以下的问题:
1 、 企业会在一些公共的招聘网站和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但是有的时候,企业本身并没有这个职位,只不过想充分的利用这个资源,在招聘某一个职位的时候附加的写了很多其他的职位,结果让求职者空欢喜一场;

2 、 企业方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把招聘的平台当成了一个广告平台,这样的话,通过大规模的招聘来宣传自己,如果看到有的企业用网络招聘平台一个版面或者多半个版面来发布信息,多半有这样的可能性;

3 、企业方的邮箱系统有自动屏蔽系统,如果有附件的邮件也会被屏蔽掉;

4 、 选择时机不对,有的职位有很多的人员进行竞争,那么会在短时间内受到数百封的求职信,如果投得太早和太晚都有可能丧失机会;

5 、企业会优先选择某个渠道提供的信息,比如就注明某某渠道优先;

6 、没有根据企业的要求按照规范的格式来投递,比如要求注明户口、学历或薪资;

7 、网站为了扩充自己的页面,把很多无效的信息发布出来或者重复发布信息;

8 、个人的条件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

9 、对一些特定的条件没有看清楚,比如某行业经验、或者性别的要求;

10、简历没有吸引力,无法突出自己的优势;

11、简历太有个性,让对方觉得你不职业、不成熟;

12、附加的照片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照得不好的话,反而是画蛇添足;

13、能力太强,让招聘方自感庙门太小;

14、盲目投递,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具备的竞争力来选择职业,这样的话等于守株待兔;

15、透露自己的薪资要求和条件,导致直接被送到人才库;

16、企业工作人员内部推荐其朋友已经获得职位;

17、自己的简历在投递之后,对方接受了以后出现乱码的情况;;


中华英才网为什么没落了

  随着日前58同城正式宣布对其收购,中华英才网的时代终告完结。当下全员解聘风波悬而未决,小编无意去点评这一场收购利弊为何,反觉得即便时隔多年,这家昔日中国在线招聘大佬衰落的内幕还是能够带给更多企业警醒。鉴于此,小编采访了曾在中华英才网工作八年、从一个城市经理一路做到北方区总经理,并在Monster全面接手英才网后,升任中国区销售副总裁的贺佳波。
  谈及当年离开英才网,贺佳波坦承,那是个“两相厌”的结果。而谈及在58收购之前,英才网在传统在线招聘版图上的没落,贺佳波则更多的是惋惜和无奈。“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英才网易主之后又在Monster工作了四年?其实是对英才网的感情。我希望看到英才网重新振作起来,希望至少能看到新平台的上线。”贺佳波感叹道,“但最终你眼看这辆车往悬崖奔驰而去却无能为力。”
  英才网的衰落始于Monster的衰落
  在贺佳波看来,如果说在2013年尚龙集团接手后,英才网的没落已成必然,那么其实这一命运是早在Monster时代就被注定的。
  把目光投向2005年,时任MonsterCEO的AndrewMcKelvey一直怀揣着一个远大的理想——把Monster怪兽的旗帜插遍全球。基于此,作为进军中国的关键一步,Monster在2005年控股了正在蒸蒸日上的中华英才网,双方对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都满怀期待。但是,2007年,AndrewMcKelvey由于违反证券法规,不得不离开Monster。SalIannuzzi带着一支并不了解在线招聘行业的外行管理团队接管Monster,此后巨兽全球裹挟着中华英才网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此后的一个例证是,Monster在2009年收购了北美市场的第三位竞争对手HotJobs时,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70%,但那只不过是临时提振投资人信心的回光返照的辉煌。在Iannuzzi团队的“成功经营”下,2012年,Monster的市场份额直落到不足25%,被当年北美市场份额第二的竞争对手CareerBuilder稳稳超越。由此看出,Monster自己的商业运营已经极度恶化,当然来自linkedIn等新兴业态的冲击更让其境遇雪上加霜。
  所谓“危石之下,焉有完卵?”母公司的全面衰落,使得并没有本土自主权的英才网注定难以幸免。Monster急于割肉止损,终在2013年,将ChinaHR再度转手。
  Monster收购表诚意对赌协议埋“隐患”
  2005年,在Monster准备收购中华英才网时,曾与英才网立下对赌协议,如果英才网的年销售额达到某个预期,Monster将在2008年以11倍的P/S值全盘收购英才网。如此高的估值,足见AndrewMcKelvey团队对英才网的诚意。但这一副兴奋剂注定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中华英才网根本不需要上市,资本就可以安心退出。而如意料中的,最终在资本的压力下,“不计一切代价做大销售”成为彼时英才网的唯一目标。这种涸泽而渔式的业务拓展方式为日后英才网的健康运营埋下了隐患。比如,不计一切代价做销售自然将营销成本极大拉高,其恶果是,一旦营销投入减少,销量便急剧下滑。因此当Monster入主、控制中国市场的营销投入后,惊觉自己被原来的中华英才网“忽悠”了。于是双方团队从一开始便陷入信任危机,注定了这场联姻必将以悲剧收场。
  Monster水土不服终使英才网未老先衰
  事实证明,“婚后”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体制:Monster作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它面对的是愤怒的投资人。“什么叫愤怒的投资人?就是他们只有三个月的耐心。上市公司每季度发布财报,每个季度投资人都希望看到增长。”因此上市公司所有的决策都以股价为出发点,难以承受不能立竿见影的投入。但在Monster全面接手英才网后,中国在线招聘市场已经进入高举高打的竞争时代,相比于智联招聘的高投入,Monster在中国市场则显得投入不足,也注定难有斩获。
  第二是运营。Monster有很成熟的运营管理体制,但这套“官僚”体制对快速发展变化、客户需求灵活多样的中国市场却显得水土不服。“类似网站局部改版这样的事都要层层汇报到美国总部,竞争对手用一天就能办完,我们可能一个月都做不到。”贺佳波透露。而在关键的品牌推广层面,英才网更无法与本土竞争对手相比。出于品牌全球化的考虑,Monster在中国只能使用全球统一的供应商。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这家供应商除了服务费高昂,在中国的服务团队还极不成熟、反应拖沓,于是曾经一度以反应迅速、创意丰富见称的英才网过早地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而由于缺乏信任,一旦经营出现问题,Monster便认为是本土高管“不给力”,于是大量引进具有外资公司背景的管理人员。这就说到了导致英才网没落的第三个原因:职业经理人的困境。
  “一个僵化体制下的职业经理人一定是坚持次优化选择——他们所有的目标都是优化自己,对企业缺乏ownership,不敢承担责任。宁可犯大家都犯的错误,也不会坚持一件有可能极有价值的正确的事。”贺佳波说。典型的例证是,2012年的核心技术平台改造就是个灾难,如此重要的项目,执行到一半出了问题,CTO消失,追责时连项目负责人都无法界定。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都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决策是Monster总部制定,职业经理人们都对“皇帝的新装”保持了沉默。而对贺佳波这样打破沉默的“孩子”,引来的不过是CEO关于“不尊重技术同事的专业度”的指责。
  英才网运营反思:简单、开放、创业心态是关键
  “职业经理人只有在一个正向文化的激励下才有可能摆脱囚徒困境,选择与创业经理人一致的最优选择,而这种正向文化的核心就是:简单、开放、创业者的心态。”离开英才网后的贺佳波休整了十个月,而后在机缘巧合下加盟了人才管理SaaS软件公司北森,担任首席运营官,北森的正向文化正是吸引他的关键因素。


上一篇:法宣

下一篇:乐高星球大战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