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时间:2024-07-27 08:12:45编辑:小松

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三篇

《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系列片,是我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严于律己做人,清正廉洁做事,那么你看完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三篇,以供参考。    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贪官们,有疯狂的“一把手”,有低调的“小角色”,有腐败“夫妻档”,有贪污“父子兵”,从“大老虎”到“小苍蝇”……本来他们可以和普通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复杂化,最终导致“梦碎”在铁窗里。    自古以来,一切圣贤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精神的自由。而这些贪官们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是虽得到许多享受,却锒铛入狱;曾拥有许多方便,却失去了人身自由。    从这些贪官们的身上可以得到启示: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更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占有更多的财富,这样获取财富成了你唯一的目的。    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有限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及的法则。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是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些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永远在路上》告诉我们,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我们要牢记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专题纪录片首次披露了高级官员的贪腐细节,观后感到震惊。 这部纪录片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意志和决心,同时再一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反腐警钟。    片中讲述的王天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生活习惯也曾经勤俭朴素,但 是随着职务的升迁,在大的环境下,渐渐形成了忘乎所以的攀比心态。他把 “你 来我往”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惯例,拿国家的钱公款吃喝,以此为名推销中石化的产品。原天津医药集团党委书记张建津的做法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他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还让医药集团的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临时餐厅。这些明知违法违纪却不收敛不收手的行为,给广大员工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使他们迷失了方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的落马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待反腐败工作“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工作原则。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在工作中不忘做人之本,做到思想和行动统一,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最近公司党团员或是通过电视或是通过网络收看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汇总大家的观看心得,梳理如下:    这部专题片以真实的案例警示当下,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身败名裂的下场,折射出乱了纲纪、坏了规矩的惨痛代价,给我们以最现实的警醒和最强烈的震撼。    在工作生活中,欲望无时不有,诱惑无处不在,唯有坚定地做明白人,老实人,让自律成为一种觉悟,让慎独慎微成为一种习惯,让淡泊名利成为一种品质,才能心静如水,不奢求外物,构筑起抵御诱惑的防线。    莫把规矩当“耳旁风”。有些人认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只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就会过去了”,那是大错特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猛药去疴,重拳“打老虎”“拍苍蝇”;壮士断腕,从严“正党风”“肃吏纪”,立规矩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对不守规矩者的惩戒是严厉的、毫不手软的。如果仍心存侥幸不收手,不守规矩乱作为,必定会自食苦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莫把规矩当“枷锁”。有些人认为“条条规矩太限制自由了,挺招人烦的”,这是没弄清规矩的真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说的就是以“小自由”换取“大自由”的道理。强调规矩,是对党的事业负责,更是对每名党员负责。只有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才能让党员干部克制膨胀私欲、断绝非分之想、少栽跟头。对党员干部而言,规矩是疾车如流马路上的红绿灯、是悬崖尽头的一道护栏,规矩的背后其实是关爱、是保护。    莫把规矩当“绊脚石”。有些人认为,“规矩是干事创业的‘绊脚石’,管得太多,什么都不敢干了”。实则不然,在各种规矩的“围栏”中干事创业才会不坏事、不出事。面对规矩,需要心怀敬畏之心,但无须畏惧害怕,“身正不怕影子歪”“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规矩存在的实质,能保证我们更好地干事创业,那些把规矩当“绊脚石”的人,是在逃避责任、给不作为找借口。干事创业犹如一列疾驶的火车,规矩就像铁轨,火车只有时刻在两行铁轨上,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如果没了约束,出轨的火车开得越快,车毁人亡的后果就越惨。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不立规矩就会一盘散沙,不讲规矩就会没有未来。对于我们每一名普通党员而言,就应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职责,把规矩时刻铭记心中、行于脚下,勤奋工作,坦荡一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纪律,严守规矩,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下文我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观后感范文如下: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为何一部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专题片引发如此之大的反响?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与见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将“大老虎”的深刻忏悔与人生反思直接展现在公众面前,无疑是一场最真实、最有力、最震撼的现场直播式反腐倡廉。希望我中心党员干部都能认真观看这部专题片,为自己装上一个“摄像头”,让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唯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考研的党员干部。   人生是现场直播,不可重来。作为公职人员,一要以反腐警示片反面案列为鉴,领悟人心向背的道理,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管好自己及配偶、子女及亲属,守好每一个节点,走稳每一步,筑牢拒腐防线,认真履好职;二要带好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传递正能量,风清气正,气正心齐,心齐事成,吧“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再学习、再研读,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要让任何客观理由成为贪腐借口,反腐工作永远在路上;三要经常深入群众,工作在最基层,要用暖心的话与老百姓交流,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干好工作,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唯一的办法只有把住第一次。党员领导干部讲人情,但更要讲党性,自己两袖清风,管住身边的人,对妻儿则为之计深远,对亲友划明“清”和“情”,否则糊里糊涂的爱,只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害。小事小节不是小问题,任其发展难免大节不保。每一个案列都是活生生的教材,看了贪官们的幡然悔悟,相信每个领导干部都会有灵魂的触动。   片子里“干货”足、看点多,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都一一呈现出来,比如本顺曾烧香拜佛求心安,还为死去的宠物龟抄经文;也充分彰显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坚决表明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人民群众反对的社会心理。案列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春城在片中感慨,“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相信这对每位党员干部都会起到很好的深刻警醒作用。因此,作风建设不能只在一朝一夕,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之力。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这几天,利用集中学习和业余时间,我认真观看了由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看完之后,心潮澎湃,深受震撼和启迪,既为中央大力正风反腐而振奋和鼓舞,又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感到震惊和沉重,更有结合自身对镜自照之后的的反省和思索。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点感悟。   感悟一:必须时刻高扬理想信念之帆。理想信念,是人生帆船的桅杆和风帆,既决定远航的方向,又为破浪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远的讲,是实现共产主义;从现实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诱惑和腐蚀,我们的少数干部出现了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陷入违法犯罪深渊,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令人痛心的伤害。反思这些人的悲剧,正如专题片几位反面典型剖析原因时说的,都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要像宗教信徒信仰宗教那样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到虔诚、专一。只有真信,我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心无旁骛、心境澄明、心力茁壮,始终不渝地朝着理想目标奋斗。只有真信,我们才能不为外物所扰,不为诱惑所困,不被艰险所阻,才能从理想信念中不断获取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和燃料,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感悟二:必须坚决克服“小节无害论”思想。韩非子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充分说明了注意小节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由于不注意小节,甚至有意无意地追求一种所谓的“潇洒”,把自身存在的一些小毛病、坏习惯当作无伤大雅的小节,甚至振振有辞地认为这纯属个人爱好。然而,身为领导干部,小节不谨慎,最终往往会演变成大问题,不但会使自己走上腐化的不归之路,还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败坏党风政风。   从专题片看,几位反面典型腐化堕落常常是从一餐饭、一个红包、一张会员卡、一次高档消费等“鸡毛蒜皮”之事开始的,久而久之,胆子放大,最后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正所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小节最会使人丧失警惕,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从而抓住把柄,迫使其在错误的边缘越滑越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要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独慎微慎初慎言,勤举小善,乐去小恶,保持清醒头脑,守住言行,保住名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感悟三:必须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作为一个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40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我们务必要对“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严明法度、依规治党、制度建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如被称为“党内立法法”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还有新修订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个被称为“高线”,一个被称为“底线”。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党内监督的又一重要成果。只有这些制度完备了,才能为我们从严治党提供依据,才让权力关进笼子有了制度上的可能。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党内法规制度,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要加强问责,动则辄咎,强化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感悟四:必须始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专题片中提到的山西吕梁大面积,可以说与时任吕梁市书记个人的带头是有着巨大的关系的。“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党内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领导干部做不出好样子,就带不出好的队伍,好的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坚持以上率下就要走群众路线,锤炼好作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落实“八项规定”做起,一项一项狠抓落实,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都要为党员群众立规矩、做榜样。   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就是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对照党纪国法、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对照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联系自身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个人成长进步经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自我剖析,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   作为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人,作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永远在路上》给了我很多思考,也给了我很多警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注重小节细节,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以上率下,将我室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央视给公众准备了一份厚礼——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片里的落马贪官,追忆往昔无不后悔莫及,可是人生就是现场直播,无法重头再来。   为这些人可惜么?曾经的栋梁之才沦为阶下囚当然可惜,但不为他们个人,而是可惜国家培养的人才不易损失巨大。这些人可恨么?我曾经觉得贪官离我很远,于我无害也谈不上恨,但观看这次纪录片我突然发现我错了,贪腐不仅是人才、经济上的损失,更为恶劣的是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而行不正、坐不端,腐蚀的是一大批追随者甚至大部分年轻人的三观,从根本上败坏社会风气,如果走歪门邪道更易成功,谁还想踏实做人、认真做事?这样的人着实可恶。   回头再看纪录片名字,当真就意义深远了,十八大以来做得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显然就是与这些弱化、损害党的先进性的、纯洁性的人及事物作斗争,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斗争,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止。我们建党近百年,建国近70年,时代在发展,历史的周期律正在转动它的齿轮,特别是近三十年,精神文明的建设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信仰开始丢失,自我开始沉沦,重塑和坚定信仰迫在眉睫,然而这又不是朝夕能成的事。   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规则,一切行为都要遵守的法律和道德的准则。看纪录片,我有时候会惊叹这些人的贪婪程度,但转念一想,谁又敢说自己绝无贪念?我从小生长在农村,都说农民淳朴,也有欺弱凌强的'贪婪之徒,今天占邻居一寸地,明天再占一尺,所以无论贫穷与富贵,有权或无权,都有人克己复礼,也有人无限释放自己的欲望,如何不触及做人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就要看规则的约束力了,同时自己也要能认识到规则之美。   提起规则,总是给人无限的束缚感,是一道加诸身上的牢笼和枷锁,美感又从何而来?我在开车的时候,讨厌那些乱插队、无故开远光灯、超速等各种不遵守交规的人;我在找工作的时候,痛恨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我在学习的时候,鄙视那些作弊、抄袭的人。有时候规则于己总有不便的时候,却也恰是这些不便让这个社会更加有序和谐。   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其实我们看看古代史近代史,甚至更远的一些部落文化,不论盛世乱世,总有大大小小的规则存在,国有国规,家有家规,匪寇也有帮规。纪录片中很多贪官说因手中权力越大而越迷失,说到底,是他们以为手中权力已大过规则,可以无视规则了。   若问我对这些落马贪官有没有怜悯之情,从感性上来说,有,曾经的天之骄子沦落为囚徒,晚景凄凉,然从理性上来讲,不能有,蔑视规则之人不受规则反噬反而步步高升安享晚年,那兢兢业业守法奉公之人又该何去何从?打掉了这些老虎苍蝇才能成全更多人,维护社会的安定,保卫和平。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从严治党后是不是要开始“从严治富”?作者的观点是好人赚钱时代正在到来,从严致富不是不让你致富,而是在财富来源、创富路径、财富分配方面,摒弃过去那种不择手段、不计社会成本、不论正当性的致富途径。这个观点我很认同,从严治党是让所有的党员、官员遵守规则,从而让那些从前与党政官员过从甚密的商人富人循规蹈矩,获得财富的机会从直接掠夺资源向创新创造转变,也更符合目前的经济发展需求,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方向。   所以认识规则之美的前提是有人在严格的执行监督这个规则,我们都知道,有监控的地方车开的更加规矩,酒驾入刑真正执行到位后大家才真不敢喝酒开车,而这个纪录片再次告诉我们,国家反腐是动真格的,是有决心和力度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个十月收到了一份厚礼,因为它给普通大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平心而论,官员和富人的社会影响力是远超普通民众的,如若他们能遵守规则,这个社会将更加风清气正,而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规则之美,遵纪守法,又将是怎样一个美好的社会。 ;


上一篇:马基雅弗利

下一篇: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