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经济现状如何了?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疲软,以资源为驱动的经济模式最终步履蹒跚。今日的蒙古通货膨胀严重,印有成吉思汗头像的蒙古货币图格里克大幅贬值,对美元的汇率从2011年春季的1200比1,至2016年底已超过2400比1。大量即将到期的债务成为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因为对即将到期的债务感到担忧,一些国民自发地捐献现金、珠宝、黄金甚至马匹,以期帮政府渡过难关。著名经济学家布乌克呼乌率先发出呼吁并带头捐出了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个金戒指。蒙古大呼拉尔(国会)的一名议员则把自己三个月的工资都上交给国库。按照布乌克呼乌的计划,每个国家公民都必须参加捐款,捐款数额取决于年龄。譬如8岁的孩子应捐1000图格里克(约0.4美元),30岁以下人士应捐2.2万图格里克(约9美元),50岁的人士则应捐款20万图格里克(约81美元)。和庞大的债务相比,这些捐献无异于杯水车薪。今后五年,这个国家超过20亿美元的外债将陆续到期。而为了援救该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月19日发布声明称,蒙古国获得总计约55亿美元、为期三年的一揽子援助资金,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中日韩等国也纷纷施以援手离开苏联的掌控之后,蒙古通过了新的《土地法》——只要提出申请,每个蒙古人都可以在指定的城市区域获得700平方米土地。新的土地政策为城市带来了大量草原上的游牧民,却未能带来现代化,政府并没有为这些城市新移民提供足够的配套设施。七年前,当这位新移民来到乌兰巴托时,蒙古的经济引擎正在加速运转。2011年,蒙古的经济增长率达到空前的17.3%,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样的奇迹转瞬即逝,从2012年至2015年,蒙古的实际GDP增速逐年下滑,分别为12.3%、11.6%、7.9%和2.3%,2016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为七年来最慢。货币的暴跌更加重了这一场危机——2016年图格里克兑美元汇率下跌20%,成为全球表现最糟糕的货币之一。同时,蒙古财政赤字高达3.6678万亿图(约合14.81亿美元),为2015年的3.2倍。蒙古政府不得不调整预算,缩减开支。经济繁荣时期曾一度兴起加杠杆炒房之类的商业投机,业已趋于沉寂,政府鼓励储蓄,不提倡超前消费。亚洲开发银行声称,蒙古的家庭消费在2016年上半年下降了10.9%。
外蒙古(蒙古国)靠什么发展经济?
1921年革命前,蒙古是落后的单一畜牧业国家。当时,游牧养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牧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居民生活必需品的2/3来自畜产品,另1/3依赖进口。那时的蒙古没有工业、农业和现代化交通运输,商业操纵在外国资本家和商人手中,他们有的来自中国内地,有的来自俄、日、英等国,故而没有本民族的银行、货币。1921年革命后,蒙古政府废除一切外国商号和高利贷者的债务。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沿着非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总路线,没收了封建主财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份。蒙古在单一畜牧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种植业、工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经济部门,并形成了拥有3.81万人的工人、职员阶层。1948年至今先后通过并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及文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八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因为新起的"民主化"和改革浪潮而中断。在这40年间,蒙古经济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20年代至50年代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25年起组织牧民合作社,后经曲折发展,至1959年底才基本完成,全国99.3%的牧民和77.3%的牲畜加入了农牧民合作社。 2,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由牧业国向工业-农牧业国发展。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建设,其国民经济中所居地位不断提高。1985年与1960年相比,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4.7倍,而农牧业只增4.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8.2倍,农牧业增67.6%。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工业为14.6%,农牧业为22.8%;而1985年工业为32.6%,农牧业为16.2%,说明已逐步变为工业-农牧业国。但蒙古经济地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外国制约,1962年加入经互会后,蒙古经济更处于苏联的严格控制之下。工业企业的85%由苏联援建,工业设备的90%和日用消费品的70%靠苏联供应,对外贸易的80%以上都是同苏联进行。多年来,苏联一方面给予了蒙古一些经济援助,1948-1985年间达130亿卢布;另一方面,苏联长期以来也以不平等贸易等手段,从蒙古掠夺走一些战略原料、矿产品、畜产品和肉食。经济上的另一问题,是按苏联模式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体制,使国民经济僵化、呆滞、推动发展的活力。 3,80年代后期至今 蒙古从1986年起实行第八个五年计划。土这一时期,蒙古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加快发展速度;改革管理和计划工作;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个体、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保持均衡;加快生产中的科技应用;在农牧业推广实施承包制等。 1990年,蒙古在政治上受"民主化"浪潮的影响,实行多党议会制度,经济改革也沿着与以往大相径庭的道路发展,开始实行苏联、东欧式的急遽经济改革。蒙古政府明确宣布实行市场经济;议会(国家大呼拉尔)通过了私有化法,成立了私有化委员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国家、集体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向私有制转轨。自1991年起,分两个阶段实行私有化,即首先实行对中、小企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小私有化"。1992年10月,农牧业的私有化结束,新成立了各种公司350个,合作社8个,牲畜和土地的90%已归私人所有。1994年,服务业、商业的私有化全部完成;食品加工、采矿、建材、建筑、运输和轻工等部门的私有化也进入尾声。但是,蒙古国家禁止在铁路、民航、石油及大型灌溉系统等部门或领域实行私有化,而且在电站、输电线、煤矿和金属矿、通讯及一些面粉、肉类、水泥、酿造厂中仍有51%的股权。在此期间,俄罗斯停止对蒙古的援助,大大削减了对蒙古的能源和零配件供应,从而使蒙古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90-1993年,蒙古经济接连4年滑坡,分别下降2%、9.9%、1.3%;大批工厂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国家的生产降至1980年的水平,全国经济遭遇到从30年代以来的最大困难;1991-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是209%、321%、183%;同期失业人数由6万增至近10万,人民生活贫困化加剧,全国26.5%的人口即近6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犯罪率迅速上升。1992年上台的扎斯莱政府,实行了有计划地坚持推进私有化、保证重点创汇企业和扶持中小、放开物价、汇率自由浮动、紧缩政府开支等一系列措施,使蒙古经济逐渐复苏。1994年蒙古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1%,这是4年经济滑坡后的首次增长;通货膨胀率降至65%,农牧业和工业均有所增长。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定增长3%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估计,蒙古国经济将在今后四五年保持增长势头。 从经济结构看,蒙古在80年代已由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发展为工业-农牧业国。90年代初,按产值计算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构成是:工业36%,商业28.4%,农牧业20.7%,运输业7.2%,建筑业5.5%。
蒙古真实的生活
说起蒙古,在我们的心里她一定是这样的蒙古是一个神秘,而不那么遥远的国度。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遍地是牛羊蒙古人的交通工具是汗血宝马,人们骑着马儿去上班,骑着马儿送快递,骑着马儿送外卖。说起蒙古,我们一定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曲:乌兰巴托的夜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那里有风有古老的草原,骄傲的母亲目光深远,温柔的塔娜话语缠绵,乌兰巴托林屋德,那木汗、那木汗,歌儿轻轻唱,风儿轻轻吹,乌兰巴托林屋德,那木汗、那木汗,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意为“红色英雄”,屋德是夜晚的意思。乌兰巴托林屋德中的“林”是蒙文词缀“的”,读“硬”。那木汗是“静静的、静谧的、安静”的意思。歌曲表现了乌兰巴托夜晚的美丽和对她的热爱。不过也有好多人到现在都分不清内蒙古和外蒙古。我一直和他们解释,内蒙古是中国的,外蒙古是国外的。记得我在一场发布会发言的开场白:我第一次知道蒙古这个国家是因为金庸金大侠的射雕英雄传,也因为射雕而了解了蒙古大英雄成吉思汗。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成吉思汗到目前为止也是蒙古人心中的英雄。扯远了,本文就回忆一下一个310在蒙古一年半的生活。
这辈子从没想过会去外蒙古工作生活一年半,也是机缘巧合,坑蒙拐骗加利诱,我在2017年的年底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签证】
去蒙古需要签证,某宝很多旅行社都可以代办,和办其他国家的一样,价格视办理的天数而定,不着急的 旅游 签一周多时间,只要500元左右就可以,着急的话就要7~800元了,收到护照当天出签最晚隔天。但是去年在蒙古抓了800个中国人(电 信 诈 骗、线上U O),所以现在对中国人的签证会比较严格,可能会拒签。另:因为新冠疫情,蒙古国到今年年底都是闭关状态,所以想去的朋友也只能等明年了。
【交通】【飞机】
乌兰巴托有两个机场,一个在市区,叫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机场很小很小。还有一个是正在新建的机场,离市区很远,50KM左右。
乌兰巴托有到北京、二连、呼和浩特、满洲里的航线,执飞的航空公司有国航还有蒙古的Miat航空公司。国航的航班隔天才有,一天1班,蒙古的Miat每天都有,而且价格还比国航便宜,唯一不好的就是空乘都是蒙古人,需要用英语沟通。阿拉上海没有直飞乌兰巴托的航班,需要到北京中转。
【飞机票】
乌兰巴托~北京 国航的稍贵,单程机票2000元左右,蒙古Miat的便宜大约在1400元左右,正常情况下3000元左右可以买到往返的了。飞机票可以在中国的各大 旅游 A上直接预订,某程、某哪儿都可以。
【火车】
乌兰巴托~二连浩特、呼和浩特、北京绿皮国际大列。这个火车不是每天有,反正我一次都没坐过,时间太长,到二连需要12个小时左右。车票的价格是300RM左右(二连)。
蒙古火车的列车员可以带货,例如我在某宝买的东到二连后托二连的朋友给列车员,等火车到乌兰巴托后,自己去找车厢拿就好了。
蒙古人民的收入水普遍不高,一般在60万蒙图~100万蒙图之间,换算成RM大概是:1500块~2000块之间,所以列车员很乐意带货,她们休息的小房间堆满了带的货,一个来回少则4~500块,多了上千,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人肉带货的原始方法是发货到蒙古最便宜、最快的方法,一个小箱子大概2~30块RM,大的也就5~60块。
【 汽车 】
汽车 ~大巴,蒙古有直达二连浩特、呼和浩特和北京的大巴(需要到扎门乌德换车),每天一班,还有无数的私家车做这个生意的。车票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30元左右,非常经济。司机也会带些车上装的下的货物。
【TIS】
坐火车也好,坐大巴也好,到了扎门乌德会停留很长时间(检查护 照。签证,出入境),记得下车后千万别抽烟,随时会有蒙古的警察抓你,抓住就是罚款,200元~500元,试想你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怎么办?
先说说蒙古的钱吧。
蒙图
蒙古的货币叫蒙古图格里克(MNT)本文我就简称为蒙图,人民币最暴涨,目前的汇率1人民币兑换430蒙图,我在蒙古时候的汇率是1元人民币兑换360~390蒙图之间,已经涨了好多喽,蒙图贬值厉害。
最大面值是2万蒙图,最小的是10块蒙图(还有5块的,但基本看不到)。最左面的就是2万面值的,从左到右依次是,一万、五千、5百。
【TIS】蒙图中国银行都没得换,只有在内蒙古的部分城市的银行才能换到,而且我们的手机支付:Z和V在蒙古都是不能用的,极少数中国开的店能用。在蒙古通用的是中国的银联卡,基本都能刷,但是汇率么,呵呵了。
在蒙古100万蒙图叫一个塞,蒙文是:нэг сая,他们买大件的东都是说几个塞,例如:一个普锐斯的车大概是1200万蒙图就是12个塞。我的皮夹里一般都会放2个塞左右的现金。
【气候】就一个字,冷!
我是12月初到的蒙古,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寒风刺骨……请允许我用上所有和冷相关的成语,不是冷,是透彻心扉得冷,这辈子从没有这么冷过!
哪能形容呢?这么比方吧,我去嘘嘘,明明很急很急,感觉就在门口了,但就是出不出来。在屋子外抽根烟的功夫,能冻得两个耳朵发红,生疼生疼。
这一年我遇到了蒙古比较极端的气温,零下43度,零下30度是常态。
【行】【公交】
蒙古国没有地铁,出行只有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还有就是11路了。
先来说说公交车,公交车票500蒙图,可以从起点坐到终点,但公交线路并不像上海那样四通八达。部分地区还有中巴车,中巴车票是1000蒙图,基本都是跑郊途的。
蒙古也有公交卡,30分钟内换乘第二辆车是免费的。
【出租车】
蒙古正规的出租车少之又少,如果你在马路上打到正规的出租车,恭喜你,这个真比中福利彩票500万都难。
那蒙古人是怎么出行的?他们的私家车很多会做出租车生意,就是我们说的黑车,马路边一站,伸手拦车,停的就是愿意带你走的,但语言是个大问题,懂英文的很少,懂中文的我没碰到过,所以你最少得用蒙文说出你要去的地方,然后知道大致的路和方向。
【蒙语】
我最先强迫自己学会的蒙语除了日常打招呼的常用语外,就是指路指方向的几个单词
左:zuun
右:baruun
直行:chigeeree
打车,先和司机说去的地方,听到他说ZaZa,(中文是的,好的,英文YES的意思)他就是听懂知道了
然后给他指路,zuun……大转弯,chigeeree笔直走,baruun,小转弯
学会指路的蒙语后确实方便很多很多
你要问付钱的时候怎么办?结账由于语言不通,一般我都会多给个几千图小费,就是给个一万蒙图不用找了。司机或者大叔通常都会很开心。
【黑车】
蒙古黑车按公里数计算,一公里是1000蒙图,折算成人民币2.1~2.6元左右,堵车的时间不收费。从市中心出发,基本1万蒙图都能搞定了。
因为语言问题,偶尔也会遭遇宰你的黑心司机,刚到蒙古时我就遇到过一个,不远的路问我收2万蒙图,那天我喝了酒,就用英文和他吵了起来,最终给了一万走路。想想有点后怕。
还有一次,刚到蒙古的时候,打车3000蒙图,我给了一张2万的,他找给我很厚一叠钱,我急着有事,没仔看,就走了。后来一看,找给我的一叠都是50,100的小票面,被坑了一万多蒙图。
【黑车、蒙古的私家车】
乌兰巴托150万人口,私家车有60万辆,2.5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家是不是很夸张?所以乌兰巴托是我见过最拥堵的城市,比上海、北京都要堵,为什么会这样?
1、车的使用成本很低,牌照基本不用花钱,油便宜,很多地方停车都不用花钱
2、80%~90%的车都是日本过来的二手混动车,最多的就是田的ruis,这个车在上海很难见到,在蒙古国是街车,10辆车里少说有6~7辆。这个车有多便宜呢?2011年左右的车大概3万RM左右,我刚到蒙古的时候就买了一辆3万2千RM,开了半年卖掉了,卖了3万,换了一辆11年的大众途观,5万出头一点,开到现在。
3、蒙古的交规没有中国这么严格,摄像头只有几条主路才有,99%的马路上是没有摄像头的,都靠蒙古警察人工去抓违章。
蒙古的警察虽然工资不高,但真心敬业,一天24小时,不管哪个时间你都有可能被拦查酒驾,零下30多度的凌晨3点,一大早7,8点,一次晚上我10点出门办事,11点回家,被查了3次酒驾。
【蒙古的汽油】
蒙古的油都是进口的,只有民营加油站,为了争抢生意,加油站之间价格竞争激烈
92号油:1630蒙图左右,3.72元
95号油:1820蒙图,4.23元
是不是很便宜
ruis这个混动小车很省油,百公里5~6个油,冬天8个左右,所以深受蒙古人民喜爱
蒙古也有黑心加油站,油里面掺水,所以加油的时候尽量找口碑好的加油站,贵一点但有保障。
【行】行的最后一段
【自行车、电动车、马】
自行车和电动车这些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乌兰巴托的街头很少能看到。极端的严寒气候是主要原因,零下几十度在街上骑个5分钟10分钟就冻坏了。
在夏天偶尔能看到骑自行车的人,他们主要是玩或者是锻炼身体,冬天就看不到了。
电动车我是一辆都没看到过,主要原因是电在零下气温损害太大,所以这里没人卖,更没人骑。
马,我在乌兰巴托市里看到过两次,一次是蒙古的骑警在 巡逻,一次是那达慕节日,仪仗队骑马在我家楼下路过,非常帅。我找了两张照片,脑补一下吧。
离开乌兰巴托,去蒙古的牧区,马儿就随处可见了,成群的马儿吃草、喝水、奔跑撒欢。蒙古的孩子从小就会骑马,每年的那达慕节,都会举办赛马比赛,7岁以上的孩子就能参加比赛了,第一名都是10岁左右的小孩。我在牧区见过小孩骑马,那骑的真溜,他们没鞍具的马都能骑,骑的飞快,马不停蹄一溜烟得绝尘而去。
【吃】
分为两部分,一是蒙古的传统 美食 ,另一部分是蒙古街头巷尾好吃的 美食 店介绍。
Khuushuur,火烧(音译),是蒙古人很重要的食物之一几乎家家都会做,蒙古餐厅也都有卖,那达慕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了吃,祝节日。
【吃】
蒙古人的日常饮食比较简单,和方国家相似,以餐为主,他们是分餐制,在饭店吃饭也是,自己吃什么点什么。
他们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大米为辅。
主菜就是羊肉和牛肉,因为气候严寒,蔬菜品种很少,土豆、白菜、洋葱、黄瓜是最常见的,这个和我们东北类似,蔬菜种类少基本都是容易保存不容易坏的。蒙古的极寒气候导致他们没法种绿叶菜和水果,大部分靠进口,所以在蒙古蔬菜的价格比肉贵。有部分中国人在蒙古做大棚种植但也只能做几个月,成本太高,也赚不了什么钱。
这是我经常去的蒙古菜市场:меркури х?нсний зах,中文叫米丽古丽,一个星期去一次,采购一个星期的伙食。
蒙古的生活没有中国那么便捷,我住得小区(市中心)周边没有菜市场,买菜需要开车去,大概20~30分钟的车程。市中心的超市也有卖部分肉类和蔬菜,但品种很少,价格贵得离谱,只有应急的时候才会去买。
【吃】
【炒饼】
这是蒙古家庭经常吃的主食之一,听名字是炒的一种面食,其实不是,这个炒饼是蒸出来的。
做法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好吃很难,水放多少,蒸得火候等等,我老婆是做不好这个炒饼。
先炒蔬菜:土豆、胡萝卜、白菜等等,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再炒肉:羊肉或者牛肉。炒完之后盛出。锅里放水煮开,放入生的面条,面条上放刚炒完的蔬菜和肉,盖上盖子,蒸20分钟后就可以了,中间不能揭开锅盖。蒸完之后,盖着盖子颠一下锅是灵魂所在,这个操作应该是让汤汁均匀得入味。
【蒙古的羊】
羊肉是蒙古人民的主食,蒙古是个游牧民族,说到蒙古,我们自然想到了课本上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没错,蒙古国确实是一个盛产牛羊的国家。
蒙古国土地辽阔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据统计,绵羊(3100万只)和山羊(2700万只)是当地人放养最多的,人均拥有20多只绵羊。其他:牛、骆驼、马加起来3000万只左右。
蒙古的羊肉很便宜:在菜市场里买8000蒙图/KG,2年前是5000蒙图/KG,已经涨了很多了。那到底多便宜呢?涨价后换算成人民币18.6元RM/KG,没涨价前是11.6元/KG。
逢年过节牧民会开个车来市区,一个金杯车或者一个越野车,车后面放着刚杀的羊,一只羊大概20~25KG,这种就更便宜了,一整头连皮毛一起买,小一点轻一点的,8~9万蒙图/只,大一点的12万蒙图/只,换算成RM,小的187元,大的也只不过280元。
【羊杂】
蒙古人很少吃羊杂。羊杂很便宜,在中国炒一盘几两的羊杂就要5、60元,而在蒙古买一整只羊的内脏只需要5000蒙图,11.6元,用羊胃包起来,很大一只,大概一个足球一个篮球那么大吧。我老丈母娘听说我喜欢吃这个,买了一只过来,我就放点青椒炒了吃,太多了,吃了一个月都没吃完,后来都扔了。
【蒙古羊肉最常见的做法】
蒙古的羊,以生活能力强,适于游牧、耐寒、耐旱、而著称,膘肥体壮。游牧散养,吃的是纯天然的牧草,喝的是大自然的天然水,所以蒙古羊的肉质异常优异,煮蒙古羊不需要任何调味料,清水煮熟后撒点盐直接就能吃,由此可见蒙古羊味道鲜美。
一、清水炖羊肉
这个是蒙古家庭最常见的羊肉做法,除了日常自己吃,也会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我第一次去我老婆家,我丈母娘就做了这个羊肉招待我,我的块头算大了,胃口也不错,但吃2块就饱了,吃完之后一个月不想吃羊肉。
上门之后,我每次从中国回蒙古家后,丈母娘都会做这个羊肉给我吃。
二、石头烤羊肉
这也是最常见的蒙古羊肉做法之一,顾名思义,石头烤肉,就是用烧的滚烫的石头来烤这个羊肉。我到蒙古后吃的第一餐羊肉就是这个石头烤肉。
也叫奶桶烤肉(蒙古语:opoг,霍尔霍克:Hhorkhog),你去餐厅说你要吃霍尔霍克,服务员就知道了。
这是蒙古族的一种烧烤方法,在奶桶中放入烧红的石头和肉,然后奶桶下面加小火烧熟。
外蒙古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
在中国的北方有两大“穷”邻居,其中一个就是蒙古国。不过,不同于另一个半岛小国,外蒙是典型的“抱着金山却要饭”,因为它的资源太丰富了,仅现已探明的矿产就有80多种,如煤炭有500~1520亿吨、铁20亿吨、黄金3000吨、白银7000吨、石油15亿桶,其中,额尔登特铜钼矿更是位居亚洲第一大铜钼矿。而蒙古国人口仅有228万人(2013年数据),还不及深圳龙华新区,面积却高达1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内陆国。所以,蒙古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资源型国家。按理说,人民应该会过上富足的生活,比如同样靠矿产资源发家、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但事实却是:这几年的蒙古国经济陷入崩溃,人民生活挣扎在边缘线上。蒙古国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蒙古经济同比增长5.8%,而我国同期增长 6.9%,全球则为2.7%,数据看似还很不错。但这5.8%的增长率其实是假象,因为,按蒙古货币贬值太厉害了,在2017年前三季度图格里克贬值了15.57%,2016年更是贬值了20%。所以,换算成美元的话,2017年前三季度,蒙古GDP为仅81.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而且这种经济下降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就经济总量而言,外蒙古仅有内蒙的1/26,不及内蒙古的一个县多。另一方面,外蒙古整个国家也早已是债台高垒。其拥有的债务之重,已经超出了国家的承受能力,仅仅是贷款利息就高达23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8倍。在2015年,蒙古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崩盘。当时的财政部长乔伊吉勒苏伦在电视讲话中表示,政府已无法为公务员或者军队支付薪水。糟糕的经济下,200多万蒙古人的生活也是毫无保障。在2017年时,蒙古国人口失业率高达9.1%。首都乌兰巴托蒙古包区边缘的一个小超市里的店主就告诉记者,“过去的几年中,她认识的那些从事低技术工种,例如装卸或开卡车的人,10个中有8个失业了。”“人们已经吃不起像蛋糕这样的奢侈品了,甚至在年终假期里也吃不起。”她说,“他们把从食物上省下来的钱用来给炉子买燃料。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顾客了。”而且在2015年底时,蒙古团结工会主席说了句“矿工的家人们正在挨饿”后,便直接自焚身亡。所以,无论是从国家经济还是民生上来说,外蒙都是一个典型的失败国家。没死掉是因为中国续了一口气蒙古国可以说已经濒临破产,之所以没倒下,是因为我们接济了它一把。2017年2月,为稳定蒙古国经济防止其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蒙古国提供了55亿美元贷款。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向蒙古国续签了150亿元人民币(约合22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在55亿美金的救助包中,占比超三分之一。另一方面,蒙古国的对外贸易也严重依赖中国。比如在2017年上半年,蒙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364亿美元,对华贸易额则为34.164亿美元,占外蒙对外贸易总额的68%。其中,蒙古国对中国出口28.036亿美元,同比增长56.6%,占其出口总额的90.3%;自中国进口6.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占其进口总额的31.7%。即是说,没有中国的帮助和提携,外蒙完全没法生存,而只要中国稍微用下力,其就嗝屁了。蒙古国越过越穷的原因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国家被搞成这个样子,再对比下内蒙的成功,所以,外蒙肯定是有问题的。在笔者看来,外蒙古“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经济结构单一且很不合理。外蒙古的经济尚处于原始状态,结构极度不合理。据2017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采矿业占比高达23.4%,农业占比高达14.8%,而这两个行业无论是附加值还是产业链上,或者是容纳就业人口上,都极度有限。相较之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占比GDP比重也仅有6%左右,但其带动了一个从上游的钢铁、水泥,中游的家电、家居,下游的装饰等一个庞大链条,并且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图表来源:北海居)其二,政局动荡、恶斗不断、政策短视。苏联解体后,蒙古像其他苏联加盟国一样实行多党政治,但十几年实验下来,多党政治下的蒙古,政局是越来越不稳,政府更迭频繁,政策朝令夕改,各党派陷入相互攻讦和内斗之中。蒙古问题专家认为,近年来,蒙古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弊端日益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其三,不切实际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蒙古国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却不切实际的提出了一个 “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新任总统上台后也特地强调了这项政策)所谓的“第三邻国”的政策,说白了就是依靠美日两国的力量,用以抗衡中俄两国对蒙古的影响。这有点类似当年英国为平衡欧洲大陆德、法两国,而实施的“光荣孤立政策”。但问题是,蒙古并不具备英国四处面海的优势,没有出海口,反而被中俄围的死死的。俄罗斯本身就资源大国,不缺资源,而且其也是靠卖资源为生,所以,不可能再帮着蒙古去卖资源。所以,出口的唯一通道和市场,就只有中国。如在2017年上半年,蒙古出口贸易总额中,矿产品出口值达25.5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3%,而90%的出口是到中国内蒙。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中国不可能帮着蒙古把资源卖给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所以,就这样,蒙古国空有大量资源,却仍然只能过着穷日子。
蒙古国和内蒙古的区别是什么?
蒙古国和内蒙古存在地理位置、制度、性质上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蒙古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虽然不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接壤,但其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只有38公里。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接壤。制度不同:蒙古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其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历史上,蒙古国的领土曾长期属于中国。而内蒙古简称“内蒙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采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不同∶蒙古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而内蒙古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行政区,所占国土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和外蒙古有什么区别
内蒙古和外蒙古的同属于蒙古高原。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而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共和国。在历史上,内蒙古和外蒙古地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内蒙古和外蒙古同属于蒙古高原。在古代居住着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民族,这一片土地一直拥有一个不变的名字大漠在元朝和清朝时期,整个大漠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在清朝之后,外蒙古就失去了控制,走向了独立。蒙古国和内蒙古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蒙古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虽然不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接壤,但其最西点到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只有38公里。制度不同,蒙古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其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历史上,蒙古国的领土曾长期属于中国。而内蒙古简称内蒙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采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不同,蒙古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而内蒙古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行政区,所占国土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和外蒙古是一回事吗?
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而外蒙古是蒙古共和国。历史上,内蒙古与外蒙古有着复杂的关系,内蒙古和外蒙古同属于蒙古高原,而且有着一个一直不变的名字,也就是大漠。从战国到秦汉,中原王朝和匈奴多次争夺河套地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建立骑兵,占领河套平原,在河套地区移民、开荒、建长城。汉朝的时候,人们把戈壁沙漠的南面叫做“漠南”,把戈壁沙漠的北面叫做“漠北”。汉武帝于前,发动漠南之战,124年收复漠南,119年于前发动漠北之战,消灭匈奴主力。此后,匈奴的许多部落开始向汉朝投降,汉朝把大部分部落安置在漠南,帮助汉朝守卫边疆。前60年,匈奴分为匈奴和匈奴两部分,匈奴以戈壁和阴山,为界,匈奴依附于汉朝,匈奴和汉朝为敌。北匈奴向西移动后,匈奴移到了漠北,48年,它被分为两部分,即北和南。匈奴建了一个朝廷,武元赛,隶属于东汉,为东汉守卫边疆。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迁到河套地区,再迁到中原地区,并入汉族。
内蒙外蒙区别,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1、内蒙古是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也称为外蒙古,
2、外蒙古原来也是中国的,上至民国,清朝,明朝,元朝,宋朝,唐朝,都是华夏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却出了个外蒙,这有当时国际复杂的问题造成的,也有说是外蒙是中苏战争的缓冲隔离带,也有说外蒙有很多是国民党旧部。
3、从民族角度上讲没有区别,但因为政治的原因,认为的被划分成内,外蒙,原本都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后蒙古国听从前苏联的怂恿从中国分裂出去,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但现在看来,内,外蒙古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大,蒙古国的经济是非常糟糕的,而且俄罗斯现在对它的援助也很少。
更多关于内蒙外蒙区别,别再傻傻分不清了,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b0920161610622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外蒙古仇视内蒙古人吗?
外蒙古不会仇视内蒙古人的。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植物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这些植物分属于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4种。野生植物以山区植物最为丰富。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原植物,还有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草原共有维管束植物l668种,隶属于121科、504属,有饲用价值的900余种,优良牧草200余种。
当今内蒙古人如何看待蒙古国人呢?
当今内蒙古人如何看待蒙古国人呢?内蒙古人在经济发展上比外蒙古人有优势,所以内蒙古人对于外蒙古人还是有着除了放羊啥也不会的看法。因为内蒙古人生活水平比内蒙古人差几十年,外蒙古人没有内蒙古人那么多钱,生活两极分化严重,整个外蒙古经济几乎没有工业。经常去内蒙古玩,接触到一些内蒙古人。谈到内蒙古人对蒙古国的看法,内蒙古人的看法往往不是很乐观。曾经和一个开出租车的蒙古司机聊过这个问题,从他的一些话中可以看出内蒙古人是不喜欢外蒙古人的,更不用说什么友谊了。蒙古司机叫他们为外蒙古人。蒙古司机也去过外蒙古。他是这样描述外蒙古人的,说他们他们除了放羊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独立这么多年,生活水平比我们差几十年。二连浩特口岸每天都有一批批蒙古国车辆来中国购买生活物资。这么说吧,蒙古人从中原撤退的时候,除了臭气熏天的习性,连基本的生活资料都做不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连锅都要通过中国进口。其实和内蒙古人,外蒙古人更像是纯蒙古人。经济层面,外蒙古人没有内蒙古人那么多钱,生活两极分化严重。除了畜牧业,整个外蒙古经济几乎没有工业。蒙古人淳朴,待客热情更高。然而,内外蒙古人之间存在着一些经济、政治和文化差异,这也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属于蒙古族,但从细分的角度来看,准噶尔、科尔沁、科尔卡等不同部落之间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加上后来的民族分裂和国家利益问题,也在两国蒙古人心中留下了一些疏离感。从大的层面来说,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包括语言和文字。从小的层面来说,两国蒙古人之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让今天的内蒙古人对外蒙古人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内蒙古人在经济发展上比外蒙古人有优势,所以内蒙古人对于外蒙古人还是有着除了放羊啥也不会的看法。
内蒙古和外蒙古,哪个的自然资源更丰富?
外蒙古。外蒙古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蒙古国已发现和确定拥有80多种矿产,建有800多个矿区和8000多个采矿点,主要蕴含铁、铜、钼、煤、锌、金、铅、钨、石油、油页岩等资源。其中,铜矿储量20多亿吨,黄金储量达3400吨,煤矿储量达3000亿吨,石油储量达80亿桶,铁矿储量为20亿吨,萤石矿床储量2800万吨,磷矿储量2亿吨,钼矿储量24万吨,锌矿储量6万吨,银矿储量7000吨等。生物资源蒙古国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亚针叶林和南部的中亚草原、荒漠组成。高等种子植物有103科596属2251种,苔藓植物。蒙古国壮美风光有40科119属293种,地衣植物有30科70属570种,蘑菇有12科34属218种,药用植物有52科154属574种。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尔金斯基茅草、戈尔嘎诺夫旋花、格鲁保夫针叶棘豆、胡杨、山川柳、沙枣、菖蒲、芨芨草、看麦娘等。蒙古国野生动物约有60种哺乳类,50多种鱼类,90种鸟类。主要有旱獭、野驴、野马、角鹿、戈壁熊、野骆驼、羚羊、野山羊、母盘羊、黑尾黄羊、麝、豹、海狸、水獭、貂、密鼠、鹫、鸿、鹈鹕、雪鸡、野鸡、皂雕、猫头鹰、枭、啄木鸟。
内蒙古和外蒙古,哪个的自然资源更丰富?
外蒙古。外蒙古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蒙古国已发现和确定拥有80多种矿产,建有800多个矿区和8000多个采矿点,主要蕴含铁、铜、钼、煤、锌、金、铅、钨、石油、油页岩等资源。其中,铜矿储量20多亿吨,黄金储量达3400吨,煤矿储量达3000亿吨,石油储量达80亿桶,铁矿储量为20亿吨,萤石矿床储量2800万吨,磷矿储量2亿吨,钼矿储量24万吨,锌矿储量6万吨,银矿储量7000吨等。生物资源蒙古国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亚针叶林和南部的中亚草原、荒漠组成。高等种子植物有103科596属2251种,苔藓植物。蒙古国壮美风光有40科119属293种,地衣植物有30科70属570种,蘑菇有12科34属218种,药用植物有52科154属574种。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尔金斯基茅草、戈尔嘎诺夫旋花、格鲁保夫针叶棘豆、胡杨、山川柳、沙枣、菖蒲、芨芨草、看麦娘等。蒙古国野生动物约有60种哺乳类,50多种鱼类,90种鸟类。主要有旱獭、野驴、野马、角鹿、戈壁熊、野骆驼、羚羊、野山羊、母盘羊、黑尾黄羊、麝、豹、海狸、水獭、貂、密鼠、鹫、鸿、鹈鹕、雪鸡、野鸡、皂雕、猫头鹰、枭、啄木鸟。
内蒙古那么大,人口为何还那么少?
内蒙古那么大人口却很少是因为内蒙古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虽然内蒙古地处内陆的高原地带,但是它的东部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而西部则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江水也是由东向西慢慢的减少的,其中西部的地区主要以草原戈壁沙漠为主要环境。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人烟是比较稀少的,而且人口密度也比较小,这个不是近代以来才形成的,是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在秦汉时期的匈奴唐朝时期。以及等等的名蒙古族,虽然这些蒙古族都曾经在蒙古境内建立了非常强的政权,而且油木的经济运行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人口一直不多,到了现在也没有改变这样的状况。作为中国三个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到省级行政区内蒙古,东西的直线距离长达2400平方公里,同时和俄罗斯的边境线长达4000多平方公里,这也是中国边境线最狭长的一个行政区。在这里人口基本上都会集中在一一些较大的城市,而边境线则人烟稀少。内蒙古虽然地域十分辽阔,但人口却很少,在2017年的时候,常住人口是2470万,我们都知道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人口都达到了5650万人,虽然它的面积只有内蒙古差不多的1/12,但人口却比内蒙古多两倍多,而且也不只是浙江,中国大多住省份的人口都是要比内蒙古多的。一些比较大的直辖市当中的流动人口都要多于内蒙古。总体来说,内蒙古之所以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它的最根本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内蒙古面积比较大,所以显得人口也比较少,但是在这个富源辽阔的地方是很缺一些人才的。
为何内蒙古面积那么大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或“内蒙”,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地级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族、回族、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