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起源在哪?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吗?
现代西方的文明源于古埃及,形成于古希腊罗马,成熟于现代工业革命以后。而东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伏羲画八卦黄帝战蚩尤,形成于夏商周,成熟于秦汉唐。到了14世纪至17世纪,西方进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以农为主的历史阶段。15世纪中国大明郑和下西洋时,国家在表面上虽然很强大,但是仍以丝绸和陶瓷为主要出口对象,从而换取西方的钟表等奢侈生活品,供皇室权贵享用。(其中也包含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的红衣大炮以及从英国进口的舰载加农炮)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那是生产陶瓷的国家。到了清朝中后期,虽然西方的科学技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但是中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个体工商业并没有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这就是英语为何称中国为“陶瓷之国”的缘故。此后一直截止到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的农业和小农经济阶段,并没有紧随世界潮流,快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现代有一种说法, 说中国今天发展不前去,是中国人不善于进取,没有向外扩张的意识,是中国古文化渊源中不具有扩张的欲望,说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所以与西方不同,是源头上出现的问题,此话差也。
不论是东方的华夏文明,还是西方的埃及文明,抑或是伊拉克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人类的远古时代,在文明的发展史上所经历的都相距不远。中国古代在夏代已经确定了夏历,这就是干支纪年法的形成。而古埃及天文学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埃及人已经十分准确地发现了尼罗河夏日的大洪水,与太阳在地球某个特定时间直射角度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古埃及的人民深刻的研究了地球与太阳的活动规律,当夏日中午太阳的影子达到某个角度时,尼罗河就要发洪水了。相对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的先民发现太阳的活动周期是60年。新疆天山脚下的人们通过观查发现,只要天山上出现红云,天山下的河流必然发大洪水。
中国古代24节气的确定,对农业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而24节气的确定,与北斗七星勺子把指的方向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的这个地球上夜晚最伟大的自然奇观,对古埃及文明发展照样有巨大地启示作用。
前些年,有美国的考古学家在飞机上对古埃及宫殿遗址进行拍照时发现,这些古宫殿遗址的排列很奇怪,有些像北斗星,但今天夜空中的北斗星不是这样,后来这些科学家根据北斗七星各星之间每年实际测算的动态数据,将其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计算机模拟,按照今天的年代,一直向后倒退了两万年,结果发现,埃及古王宫遗址群的排列与2万年前天上的北斗七星图一模一样。这个考察结果有两个实际意义:一可以说明埃及古王宫的建造年代,大约距今有2万年,第二,也可以说明,在天文观察上,古埃及人与华夏的祖先一样,都对天文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其观察结果,用到自身的现实生活中。
中国古代的汉字,在甲骨文以前包括甲骨文)都是象形字,而古埃及的文字也是象形字,后来根据实际需要,也在进行文字改革。有人研究古埃及的历史,说古埃及远古有向外扩张的倾向,那么,秦始皇派500童男童女到东海找寻长生不老的仙草,是否也具有扩张的意思!? 汉武帝时代远征匈奴,张骞通西域、唐朝时武则天开边城,是否也有扩张的意思?!唐朝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人,并且留下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作,这也证明,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大唐王朝,同样有扩充疆域的行为。另外,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可否算做另一种意义上的扩张?!
今天人们到埃及去,要看的第一个奇迹就是埃及的古金字塔,从目前的科学考察结论看,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帝王的陵墓,这些金字塔是埃及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其建造时间定位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而中华文明的始祖轩辕黄帝,就是这个时期的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辛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们修建在尼罗河沿岸地带,气势宏伟,令人惊叹。而同时期中国轩辕黄帝的陵墓,却修建在中国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的桥山之上。黄陵是以山为陵墓,这座山奇特之处在于它下面有一条河流,这条河经过桥山时,几乎是顺着他的周围旋转将近一整圈,然后再流向远方。更有意思的是黄陵桥山周围的群山呈纵向。从高空看去,如果把桥山比作一个太阳,则周围群山就像太阳放射出的万丈光芒。这种大自然呈现出的奇迹,绝不是人的力量所能为。我想,中国人讲究风水,至少从轩辕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古埃及人信不信风水,不得而知,但金字塔的建造却有着极强的科学性,这是否与中国的自然风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认为所谓西方文明中强调人的创造力和东方文明顺其自然,可以从帝王陵墓的建造上看到差异,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明从源头上所显现的不同之处吧?!
说到中国古文化中讲顺其自然,讲天地人的和谐自有它地理条件上的独特原因。这就像中国上古的八卦和八卦中心的太极图,其图出在今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渭河上游某一特殊位置,此地在黄土高原上,由于受到夏季山洪的冲刷,中心地带低洼,雨水从四面八方汇集,中间又是一条渭河,渭河水经过此地时,恰恰又转了一个弯,这里有大自然形成一个高台,人站在这高台之上,观看四周环山上的丘陵,此周围环山的形态,本属天工所为。这就是中国古人伏羲依据山的别致形态,绘制八卦的地方。中间高台和脚下流过的渭河水,这就是太极图造型的出处。
伏羲画八卦的高台后人称做卦台山,此山太阳初升时照到东面山崖,太阳到了头顶时,照到平台之上,而太阳落山时又照在了西面的山坡上,这就是《易经〉中所表述的:“三阳开泰”,他是中华文明的起端。伏羲画八卦是汉文字之初始,意义甚长远。所谓中华古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从源头上看确有一定的区别,但这种差异是由地理条件所致。
应该说,不论是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还是古华夏文明,在远古文明发源初期,都经历过对天象、对自然环境的认真观察与思考, 都受到大自然的启示。都经历过农业、农牧业或渔业这样的历史界段,所以说,整个人类的文明开端都相差不远。
就象征意义而言,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象确实显示着西方人维护自己的崇高尊严和向外扩张的雄心,这是不言而喻的。罗马的凯撒大帝就是西方古代最具有扩张思想和行为的代表,但是,西方古文明有扩张的历史渊源,华夏轩辕黄帝进行部落群统一时,不也是一种扩张?恺撒大帝扩张古罗马疆域与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多少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不能把今日中国落后于西方,完全说成是我们文化的源头与西方有差异。这过于勉强。
再从另一个方面说,亚洲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一直以中国为楷模,清朝中后期看到华夏的衰败后,才开始面向西方,走工业化的富国强兵道路;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在其统治时期,也是极力促进俄罗斯走向工业化道路,日本与俄罗斯的强大与工业化有密切关系。应该说,现代西方的真正崛起,源于文艺复兴和蒸汽机带来的工业化过程,由工业发展导致的产品过剩和海外市场开拓,才是现代西方走向强盛的根本原因,绝不是我们的文明源头与西方有差异所致。
虽然东西方在文明的源头上本质上差异不大,但是由于地缘特点,文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埃及有金字塔,但埃及不会有万里长城;中国有万里长城,但中国不会有古罗马竞技场。
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对自然的观察,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环境特点,适应自己时代特点的文明内容,是全人类各个时期各种文明的共同特性。说到这里,我同意现代西方所崇尚的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种地区文明能够长久地统治世界。所有的文明都因其历史局限性,最终不得不离开历史舞台,而让位于其他新崛起的文明。而任何新文明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对原有文明的继承与批判之上。
话到此处,我又想起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则报道,说中国浙江余杭市一位收藏玉器的行家,有缘得到一方古玉,其形态恰似古埃及的狮身人面象。年代在中国上古的良渚文化时期(距今超过6000年),良渚文化年代要早于古埃及文明。他通过研究还举出这样的例证:中国古代葬埋人以后,地面上的土堆也呈四边形,与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相一致;古埃及文字的书写方式,也与中国古文字的书写方式相一致,都是自右向左。于是他大胆作出推测,古埃及文化是否也源于中国的良渚文化?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
我们之所以对东西方文明的 源头进行分析,意在说明地球上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大自然开始认识不外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和各种动植物的自然属性。然后根据适者生存的原理,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明。而这种文明特色,初期差之毫厘,后来谬之千里。今天,我们要探讨亚欧大陆的统一,就必须对东西方人类文明的起源进行必要探讨。
简述西方文明的起源 急求哦!! 在线等
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先在克里特岛获得发展。克里特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弥诺斯统治时期臻于极盛。显然是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文明在这之后突然湮没,古希腊文明发展移向巴尔干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迈锡尼成为新的文明发展中心。迈锡尼文明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新的繁荣,已见于克里特文明的线型文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使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这一文明阶段的后期(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衰落。希腊社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历史倒退后,继而进入主要以雅典为中心的新的文明发展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古典时期。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希腊被新崛起的马其顿征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古希腊文明进入“希腊化”时期,在东方各国文明的的影响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小亚细亚——希伯来文明
历史上挽救中华文明的14个英雄都有谁?
一、秦始皇的伟大历史功绩至少有九大方面:
第一,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第二,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第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第四,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第五,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后被毁是由于项羽火烧秦都造成的。
第六,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第七,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第八,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第九,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上面九条是对秦始皇的所做一些简要的概括;这些事情在他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开创于他,并且一直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在他以后的皇帝,治国管理无一不是在他这个机构框架下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取得成就的,他们创造的伟业,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与秦始皇为他们奠定的基础;在前人没有的前提下,完成这么多的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以及众多的建设工程,需要做多少工作呢?而且从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到他去世,仅有11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11年里,秦始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社会奠定了基础。秦始皇不仅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君王,而且也是一个办事效率最高的领导人。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也是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第一人。他一生并天下、称皇帝、废分封、置郡县、征百越、逐匈奴、修长城、通沟渠、销兵器、迁富豪、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对于中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对于中国版图之确立、对于中国民族之传承,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对后世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誉之者称其为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毁之者则称其为专制独裁的“一代暴君”。
2、汉武帝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段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放眼中国周边地区,此时仍是一片蛮荒,而汉武帝的中国,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国家。任何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帝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汉武帝更以其多血质创造型的性格,让他的55年成为历史上漫长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如果没有汉武帝反击匈奴,华夏会是什麽样子,同样是国力强盛,同样是文化繁荣,同样的经济强大,我们从宋朝的例子上可以看到汉武帝的伟大,反击匈奴的战争并非仅仅是一个帝王的政治抉择,更是关系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反侵略战争,一代人的鲜血与牺牲,让之後几百年的中国受益无穷。
汉武帝虽谥为武,但他在文治方面方面的成就绝不逊色。他即位初年,便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尽管儒家在他在位期间并未真正成为一尊,但在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断强化之下,终于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体系,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并压制了其它思想的发展。他建立太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办学的开始。
汉武帝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中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3、卫青
自古兵家对卫青的评论非常之高,明太祖朱元璋曾用“仲卿、药师”(“仲卿”指卫青,“药师”指李靖)赞誉在捕鱼儿海战役中击溃北元的名将蓝玉。史家也一致公认卫青的卓越军事家地位。就连毛泽东在其著作中评价对蒋政权的运动战时也曾提起:“作战在我不在敌,关建不拘于泥。昔汉将卫青、霍去病勇于革新战法,远渡绝漠,运动于敌之软肋,出敌不意,攻敌无备故百战百胜。”
汉匈战争中最优秀的将领,第一个将大兵团骑兵作战发挥到极致的奇才,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里,卫将军几乎支撑起了半边天空,尽管他的歼敌数量并非最多,却主持了所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歼灭匈奴单于的漠北之战更可以被看做改变人类历史的战争,经此一战,匈奴人走上了被迫西迁的悲惨之路。并在百年之後,祸害了整个欧洲。
4、冉闵
冉闵(约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公元350年,建立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政权。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公元352年,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尽管今天历史书对冉闵的定义是一个“屠夫”,但即使从中华民族角度看,冉闵是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铮铮功臣,冉魏的民族解放战争尽管以失败告终,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北方胡汉力量的对比,保持住了北方汉族对胡族的人数优势,蛮胡再也无法仅仅通过屠杀就能控制北方的土地,北魏的汉华改革与汉人杨坚的最终夺权,均根源於此。
5、陈霸先
阳春的日子,沐着和煦的阳光,走在下箬寺古老的运河边,春风吹来,波涛翻滚,仿佛回到南北朝时期的古朴画卷。就在这古老的山水间,在下箬寺佛光的照耀下,在古圣井井水的翻腾中,走出来一位震撼历史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南朝陈国的开国皇帝陈武帝。他好像就是从这条运河走出家乡,纵横捭阖,转战南北,终于统一了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南国故土,传承了汉文明和汉文化,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水火,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从而也使长江流域从根本上替代了中原大地,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开创了我国江南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时期南朝陈的开国皇帝,史称陈武帝,557年-559年在位。原为南朝梁名将。陈永定三年(559年)六月二十一日病逝,遗诏追临川王陈蒨入纂。八月甲午,群臣上谥号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丙申,葬万安陵(在今南京郊区)。
没有陈霸先,江南或许早已经被候景胡人祸害得白骨如山,汉民族将失去中华大地上最後一个政治经济大本营,正是由於陈霸先出兵平定候景叛乱,建立陈朝,保住了汉族衣冠文明的最後一丝血脉,才使汉族的文化得以延续,使江南大地避免了亡于候景杂胡和北齐鲜卑政权的悲惨命运,最终迎来了隋朝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6、杨坚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隋朝的建立者。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谥号文帝,庙号高祖。北周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推翻周静帝,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建都长安。仁孝四年(604),杨广为夺取皇位,派人将病中的杨坚杀害,当上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杨坚的北周夺权不应该仅仅看做是一场政治交接,更可以被看做北方汉族一次漂亮的大反击。
事实上杨坚夺权更是南北朝北方政治发展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随着汉族经过几十年生息,在人口和政治军事力量上的日益增长,这是一个必然的结局。杨坚建立大隋,更是重新恢复了汉家的文明与文化,重建起了一个强大的华夏帝国。
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民族英雄。 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世界历史上还是出名勤政、爱民的圣君。国家干旱时,他下令把储粮仓打开供百姓度过困难。在路上遇见老弱病残的人,主动让路,并让士兵给行动不便的人担物品,还把自己的马给百姓,给他们送路。
7、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的贡献不仅仅在於贞观之治,更在於唐太宗以莫大的开放精神将中华的文明与思想推向了世界,华夏文明圈正是由此而奠定。北逐突厥,西击吐谷浑,更是打出了中华的赫赫天威。
另外,唐太宗的为君之道特别是纳谏用贤之风、他的反省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精神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借鉴,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8、郭子仪
我们很难想像,假如安禄山叛乱得以成功,中国又会遭受怎样的浩劫。安禄山与唐之战不是历史书上所谓的“地方叛乱战争。”而是一场汉民族反抗侵略抵御外辱的反侵略战争。
安禄山的叛军是一群彻头彻尾的蛮族胡掳,所过之出尽兴杀戮,寸草不生,他们是唐王朝自己喂大的野狼,还好我们有郭老令公和他的汉家健儿们,历时八年的浴血奋战虽然没有挽救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命运,却保证了唐王朝继续以一个统一的华夏强国身份屹立於世界。作为军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
9、张议潮
张议潮(799年一872年),汉族,沙州敦煌(今属甘肃)人。张氏世为州将,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张议潮曾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
有一段历史课本上从来都不讲,那就是唐朝中後期的河皇之耻,吐蕃政权趁唐朝安史之乱之机悍然出兵河西走廊,占领唐朝领土。
西元848年,张议潮率领归义军在沙洲起身,消灭吐蕃驻军,唐朝收复了失去百年的河西失地,之後张议潮大力在河西地区推广汉文化,解放汉族奴隶,重开丝绸之路,让荒凉的河西地区重现繁华生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功业远胜於威廉华莱士的民族英雄,今天却很少被人提起,诚为恨事。
与此同时,张义潮还在河西地区大力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河西创复,尤杂蕃浑,言音不同,羌龙瑥末,雷威摄伏,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规俗一变”。另外还恢复唐朝服装,推行汉化。很快就使敦煌“人物风华,一同内地”。经过张义潮的努力,河西诸州的各族民众开始和睦的生活在一起,河西走廊也慢慢回复到了往日的繁荣景象。
10、李圣天
他有着汉族的血统,在宋史中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在西域建立了大功业----大宋朝於阗节度史李圣天,作为一个在汉文化孕育并成长起来的西域人,李圣天始终忠诚的奉大宋为中央,他穿汉服,行汉制,奉宋朝皇帝为主,坚称他所建立的高昌回鹘是大宋的领土,(我们今天自己的教科书却否认了这一点),在他的努力下,西域土地上出现了万里尽汉歌的情景,汉族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新疆大地广为传播,而他的行动也遭到了穆斯林的仇视,中亚的喀拉汗王朝几次大规模入侵中国西域,都遭到了他有力的抵抗,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勇敢的率领西域汉族人民抗击喀拉汗王朝的穆斯林圣战。
在西元962年的塔里木会战中,李圣天率领的两万汉人军队以诱敌深入战法,大破阿拉伯14万联军,阿拉伯人叹息说“圣战者象雪崩一样被杀死。”时至今天新疆还保留着此战场遗址,名为“殉教者岭”。每年都有数千新疆回教徒前来拜祭。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西域的汉文明血脉得以保存和延续。李圣天保卫南疆的战斗最终还是以失败而结束,他的属下,那些自东汉马家军戍边开始迁徙至西域的汉人军民遭到了穆斯林军队的血腥屠杀,在这里从汉代起流传了上千年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穆斯林文化。抗抵入侵者的人们永远是英雄。
而胜利的侵略者们则在这一地区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种群--维吾尔族。李圣天政权覆亡後,他的部署始终坚持战斗在沙洲与哈密一带,以汉胡不两立的信念持续的进行着反抗斗争,尽管历经数百年杀戮却始终不停息。
11、岳飞
作为南宋抗金的顶级名将,岳飞的功绩并未被夸大,相反是太少太少。岳飞是民族英雄,这点无庸质疑,金人的侵略战争是一场野蛮对文明的屠杀,绝非是什麽民族大融合,正是由於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广阔的江南华中正面战场抗击住了金国最精锐的部队,才使华夏文明一脉终得延续。
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重塑了汉民族的尚武精神,证明了勇武的汉族军队完全可以战胜野蛮的胡掳铁骑。任何扭曲这位英雄形象的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犯罪。
12、余玠
余玠(?- 1253年),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淳祐元年(1241年),赴援安丰,败蒙古军,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从淳祐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著。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宝祐元年(1253年),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服毒而卒。余玠死后,宋理宗辍朝,特赠五官。
13世纪蒙古大军横行世界,所向无敌,但要问世界上唯一一坐战争中没有被蒙古人攻克的城市是哪里,那就是四川的钓鱼城,余玠将军就是钓鱼城的缔造者,面对着武装战斗力极其凶悍的蒙古大军,四川始终是蒙古人心中不二的噩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卫国战争中,四川付出了百万人的伤亡,也让所向无敌的蒙古大军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
13、朱元璋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标志着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无论过程怎样,历史将永远记住朱元璋的伟大,今人津津乐道朱元璋的残忍,而他却是再造汉民族的大英雄,他的贡献绝不仅仅在於军事方面,明朝驱逐了蒙古人的殖民统治,将作为四等人的汉人从民族压迫中解救了出来。
明朝更是通过一系列政治与教育的政策,挽救了被蒙古人摧残的奄奄一息的汉族文明与文化,中华文明在经过金元百年肆虐蹂躏以後,再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14、刘福通
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后战死。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
刘福通军是整个元末抗元斗争中消灭元军数量最多的军队,他在北方长达十多年的抗元战斗不仅沉重打击了元的统治,更替南方朱元璋政权阻挡住了元军的威胁,使新生的明帝国获得了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发展时间。
《文明与征服》3个阵容是什么?
《文明与征服》3个阵容是:1、灼烧队:凯撒、关羽、玛丽一世。英雄替代:玛丽一世→西奥多拉/熙德;技能替代:车悬之阵→侧翼攻击/燃火长矛;重燃信念→天主之盾(强烈推荐)。2、铁三角变种:凯撒、萨拉丁、君士坦丁。英雄替代:君士坦丁→查理一世(恺撒做主将);技能替代:波斯刀轮战车→诺曼征服;重燃信念→天主之盾(强烈推荐)。3、中后期:凯撒、亚历山大、汉尼拔。加点:亚历山大全加防御,汉尼拔全加力量,凯撒全加智力。技能替换:超长枪密集阵→罗马军团盾墙/瑞士卫队。攻略:1.队伍受资质上限影响,氪金大佬没办法一下子上最强队伍。2.英雄自带一个技能,5级解锁第一个技能槽,20级且自带技能12级解锁第二个技能槽。3.技能槽可以自己自定义装配技能,合理搭配才能快人一步。4.第一时间升级主城,堡垒,军械大厅,前两个都加资质上限,堡垒加兵力,军械大厅加队伍数量。5.枪克骑,骑克盾,盾克弓,弓克枪(兵种克制有10%的收益)。6.攻城:需要集结队伍建造营地,队伍越多,建造速度越快,攻城时间内完成建设,将会自动攻城,未参加集结的队伍也可以随时手动加入攻城。7.区块:世界地图由区块组成,每个区块有五个据点,占领任意三个获取区块控制权。
《文明与征服》英雄搭配推荐
在文明与征服中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游戏中应该怎么搭配阵容才最强,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文明与征服》英雄搭配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明与征服》英雄搭配推荐 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能够与萨拉丁、君士坦丁组成突击点火队,加点上:敏捷织田最快,萨拉丁第二,君士坦丁全加防御,其他点数织田信长加防御,萨拉丁加力量。 织田先用瑞士卫队和长生军剑舞配合天下布武来给对面挂上点火,焦土作战让敌方承伤提高,输出减少; 瑞士卫队保护友军,还能提高敌方承伤,长生军剑舞增加萨拉丁连击数。 君士坦丁的瓦兰吉近卫军嘲讽敌方,提高友军输出,野蛮战吼全体迅捷,再给萨拉丁增伤。 萨拉丁阿尤布鹰之团和连击姿态高频率的普攻多次触发乌尔班射石炮,吃上130点的力量加成,最后翼骑兵进军对敌方全体爆表输出! 乌尔班射石炮、翼骑兵进军的替代: 诺曼征服,高卢野蛮冲锋等突击技能。 瑞士卫队,长生军剑舞的替代: 阿金库尔之焰,策反敌将等主动技能。 二、汉尼拔阵容 汉尼拔:【圆桌武士】,【毒蝎反噬】,【阿萨辛派刺客】,【背水列阵】 武则天:【散兵战术】,【斯巴达的壁垒】,【预备兵总动员】,【龙骑兵列阵】 亚历山大大帝:【固守坚城】,【罗马军团盾墙】,【瑞士卫队】,【超长枪密集阵】 本阵容的主要输出靠汉尼拔的被动/指挥输出,所以输出是非常稳定的,核心思路是给汉尼拔制造输出环境,所以选用超级肉盾亚历山大大帝扛伤害,加上武则天削减敌方属性进一步降低对方输出,散兵战术则负责进一步提升汉尼拔输出。 汉尼拔需要依靠被动/指挥技能输出,以及队友嘲讽减少汉尼拔被攻击次数来触发增加180点力量,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在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不要强行上汉尼拔。 亚历山大大帝可以用君士坦丁代替,武则天基本不是很好代替,如果没有可以用凯撒,埃及艳后代替
《文明与征服》强力英雄推荐
在文明与征服中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游戏中什么英雄的强度最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文明与征服》强力英雄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明与征服》强力英雄推荐 一、T0 萨拉丁:高额伤害,强力的连击效果,不仅可以作为突击队主C甚至还能开发出辅助能力。 善德女王:自带免控效果天然克制控制队,不仅能搭配火攻队,连突击队也能搭配善德来对抗控制队 君士坦丁:嘲讽双雄之一,能提供增伤效果给友军,能搭配任何一个主流阵容 亚历山大大帝:嘲讽双雄之一,没有君士坦丁的增伤效果,但前4回合嘲讽能力更强,坦度也更高,能搭配任何一个主流阵容。 二、T1 关羽:新手之友,高额面板及上限伤害,前中后期都有不错的表现。 武则天:稳定削弱敌方输出能力,甚至有可能能将敌方主C输出降为个位数。 项羽:当队伍能提供控制效果时可提供高额力量加成,还有稳定的输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队伍主C。 腓特烈:高额面板的技能,天赋还有洞察效果,点出决胜天赋后完全可以作为突击队的主C。 嬴政:自带稳定的恐慌和治疗效果,非常强力,但也限制了队伍的主C只能带弩炮才能最大化利用恐慌效果。 织田信长:强大的铺火能力,甚至可以不带灼烧技能也能提供相当不错的灼烧覆盖能力。能为火攻队的稳定输出提供保障。 刘邦:稳定提供控制效果,自带技能还能不受嘲讽和分担影响,是目前为止最强的控制英雄。 汉尼拔:只要不用主动和突击技能,并受太多次伤害可获得高达180点的力量加成,能提供很强力的输出能力。 三、T2 理查一世:技能面板挺不错的,防御也挺高,天赋技能也不错。可惜力量成长太低,骑兵的兵种适性也只有A,所以沦为凑圣战诸王命运之网的工具人。 克里奥佩特拉:技能治疗面板挺高,技能还优化过,更没那么容易打假赛了,注意是“更没那么容易”,还是容易该奶的时候不奶,英雄满血或被禁疗她就奶一口。 查理曼一世:有着高伤害面板,和20%主动技能概率加成,可惜强力的战术技能太少了,很难c 北条时宗:高额力量加成,配合高面板技能有很不错的表现,缺点就是提高了20%承伤 凯撒:稳定的指挥奶,每回合的稳定回复,不算很突出但也不弱。 哈拉尔德:自带技能有伤害,还能增伤很不错,但是兵种适性比较尴尬,只有盾兵和枪兵是S,搭配突进队很容易凑不到S适性。 西奥多拉:和哈拉尔德很相似,自带技能有伤害,还能给友军增伤,但兵种适性尴尬,和关羽搭配在一起没有S兵种适性。 四、T3 拉格纳:较高的伤害面板正是突击队所需要的,是突击英雄中较为不错的选择。 熙德:版本更新后,弓兵适性从A提高到S,不再为兵种适性而吃亏,配合高额面板能有不错的表现。 玛丽一世:和熙德非常相似,高额技能面板能有不错的表现。 李舜臣:自带缴械,沉默及眩晕的控制效果,有不错的辅助能力,唯一缺点就是释放概率较低。 李世民:有着强力的沉默效果,还有一定的伤害能力,可以作为控制队副c使用。 海尔曼:嘲 讽,加护甲,减敌方护甲,效果较为全面。但嘲讽概率不高,可以作为其他嘲讽英雄的替代。 五、T4 西庇阿:中规中矩的伤害面板,加上30%概率沉默,概率低,不过可以通过连击弥补,整体效果一般。 布狄卡:和李世民自带技能比较相似,但是缴械只能限制突击队,不如沉默好用,所以比李世民低一档。 六、T5 立花訚千代:自带技能首先是造成很常规的战术伤害,特别的地方就是给主将增加闪避,由于现在技能提供闪避的太少了,难以形成体系,导致10%的闪避是纯粹的鸡肋。 拜尔波斯:同为突击英雄,比拉格纳自带技能面板少了一截伤害,毫无竞争力。 贞德:自带技能造成战术伤害,如果算上额外伤害那伤害面板也挺不错的,可惜额外伤害30%触发率太低了。 伯利克里:主动奶被控制、禁疗限制。不过治疗面板还可以,这个英雄在下水道队列里算是一把手了。 大流士一世:发动战术攻击再概率增加抵御,伤害面板很一般,抵御也只能给自己没有辅助能力,所以基本没人用。
《文明与征服》初始英雄选择推荐
在文明与征服游戏中很多玩家还不清楚,初始英雄选择什么比较合适。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带来《文明与征服》初始英雄选择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明与征服》初始英雄选择推荐 1、游戏初始共有六个英雄可以选择,分别是贞德、李世民、拜波尔斯、西庇阿、立花訚千代、布狄卡。推荐大家选择李世民和布狄卡。李世民拥有沉默能力,布狄卡是强力控制,后期强度也十分不错 2、角色评价:①李世民:有着强力的沉默效果,还有一定的伤害能力,可以作为控制队副c使用。 ②贞德:自带技能造成战术伤害,如果算上额外伤害那伤害面板也挺不错的,可惜额外伤害30%触发率太低了。 ③拜波尔斯:同为突击英雄,比拉格纳自带技能面板少了一截伤害,毫无竞争力。 ④西庇阿:中规中矩的伤害面板,加上30%概率沉默,概率低,不过可以通过连击弥补,整体效果一般。 ⑤立花訚千代:自带技能首先是造成很常规的战术伤害,特别的地方就是给主将增加闪避,由于现在技能提供闪避的太少了,难以形成体系,导致10%的闪避是纯粹的鸡肋 ⑥布狄卡:和李世民自带技能比较相似,但是缴械只能限制突击队,不如沉默好用,所以比李世民低一档。最大的优势就是颜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