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时间:2024-07-21 15:52:28编辑:小松

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目前,京津冀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北京奥运使首都经济发展走上快速车道;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天津发展如虎添翼;国家对河北曹妃甸港的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曹妃甸港的启动也为河北的发展构筑了巨大引擎。为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我们以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题,采访了多年从事京津冀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对京津冀一体化的认识与判断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初步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目前正在向政策一体化阶段迈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区域经济研究所孙久文所长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贸易一体化,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一体化,实现区域内政策的统一和联动。目前京津冀地区原则上已不存在商品流动的限制,人员自由往来,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转移已开始进行,空间布局上的对接已经开始……因此可以判定:京津冀一体化已初步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下一阶段应向政策一体化阶段迈进。政策一体化问题包括整合目前各区域发展目标,以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补偿方案以及产业发展区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的方案;在产业规划协调方面,促进技术合作与转让,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在区域空间一体化方面,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网和城际交通网,把城市间“点对点”的交通以及统筹规划和建设区域基础设施(港口、机场)网络作为未来的建设重点。


京津两市在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发展阶段以及辐射范围等多方面存在互补性和错位性,是京津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祝尔娟教授提出,在城市发展上,京津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北京已经迈向后工业化社会,而天津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大发展阶段,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辐射范围上,北京和天津事实上处于不同层面,北京更多的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而天津则是面向区域,面向环渤海乃至整个北方。京津之间多方面的互补性、错位性和差异性,正是京津合作、共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最佳利益结合点。


平等、互利、共赢是区域合作的基点。河北经贸大学原书记于刃刚教授风趣地将京津冀关系,比喻为“双黄蛋”和蛋清的关系:京津好比“双黄蛋”,河北省好比“蛋清”,“蛋清”与“蛋黄”山水相依、紧密相连。河北省人口6800多万人,18.8万平方公里,占整个京津冀地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的89.5%。真正的区域一体化,应当是京津冀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的联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连云研究员从促进京津冀持续协调发展中河北的贡献与代价的角度,强调应加大国家对河北生态区、贫困带的生态补偿和扶持力度。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以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必须站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点上。


区域经济兴,则地方经济兴。滨海新区不只是天津的,也是京津冀的。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邢春生副院长重点分析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可能给北京和河北带来的机遇及产生的影响。他指出,滨海新区作为区域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应发挥四大作用:产业传导、技术扩散、功能服务和创新示范。滨海新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而且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滨海新区的开发可为北京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北京科技研发与天津制造优势的结合,促进天津与河北省的经济融合,推动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带动京津冀对外开放,并对全国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史利国副主任认为,滨海新区要成为京津冀的龙头,必须把大家的利益融合进去,需要不断挖掘和扩大利益共同点。就北京来说,应更加积极地研究如何借助滨海新区促进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使自身及区域在发展上能够相互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


当前京津冀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怎样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北京市发改委杨开忠副主任认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极度稀缺,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的制约。专家预计,京津冀人口承载上限为1.1亿。然而,按照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2027年左右,京津冀人口将达到1.26亿。目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对人口依赖度相当高,未来发展应以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依赖脱钩为方向,转变发展方式,降低人口依赖系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怎样加强战略合作,由无序竞争走向竞争合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副所长认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最典型的就是钢铁行业和石化产业。于刃刚教授认为,天津与北京主要是产业关系问题,天津与河北则主要是港口关系问题。天津与河北同处渤海西岸,在双方共同拥有的640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五大港区。其中天津港是百年老港、综合性大港,在诸港中处于龙头地位,而河北的四大港区也各有优势。天津港在“十一五”期间要投资270亿元,201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作为综合性港口仍不放弃煤炭的运输。曹妃甸港是渤海海域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多个25万吨级乃至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现在正加快速度建设,也要搞综合性港口。黄骅港的优势是有很长的海岸线可建码头,周边还有盐场、农场,有300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津冀诸港拥有大致相同的腹地,港口功能定位有较大程度的重叠,港口之间缺乏协作。这既不利于港口群整体实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各港口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推进冀津港口间的战略合作,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港口集群,在渤海西岸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导致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低、进展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综合专家们的分析和看法,制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摆脱立足行政区划,倚重非市场手段谋求发展的套路。行政主导型经济,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产业调整不能跳出行政区划界线,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不畅,区域合作不能上升到产业融合的高度和层次,市场化进程缓慢,产业配套能力差。如北京电子产业规模大,但因周边的配套能力远不如广东,配套基地大都选在了广东。专家们认为,应当把扫除市场障碍作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的着力点,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不遗余力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要素充分流动。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构建京津冀新型产业分工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魏后凯研究员认为,建立新型产业分工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产品和功能差异化是未来区域合作的基础和利益结合点。建议构建京津冀新型产业分工格局。一是实现三地融合、联动发展、互利共赢。二是错位发展,包括行业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主导优势产业链。三是整合各方资源,共建一体化的共享平台,如基础设施一体化,大型科研设备和图书资料共享,产权、技术交易和人才市场一体化,投资信息发布和相关政策协调。四是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基础设施配套、生产配套、生活配套、创业环境配套。五是加大对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补偿。


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由制造经济向创造经济转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刘刚教授认为,驱动未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要素不再是资源加投资,而是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创造。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更大,而在于更强,即拥有高端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京津冀应围绕创新型企业,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机制。具体建议:促进区域内现有主要产业的高端化,增强区域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若干重要新兴产业,建立平台,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共同攻关和发展;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等。


以冀津港口协作带动渤海西岸协调发展。于刃刚教授提出,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港口的优势,应以冀津港口协作来带动渤海西岸协调发展。具体建议:第一,统筹规划,建立包括天津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在内的“渤海西岸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将国家给予天津滨海新区的优惠政策惠及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第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组建渤海西岸港口集团。在合理协调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建立统一管理五大港口的渤海西岸港口集团总公司。以产权为纽带,对五大港口的规划和建设进行统筹协调。第三,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冀津相关政府部门参加的行政协调机构,就功能规划和利益分配等难点问题展开协商,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律加强合作。


引导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融合。天津社会科学院韩士元研究员提出,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形成规模产业或产业集群,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带动、辐射力。为了加速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促进产业融合,具体建议: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可通过建立政府间横向通报会商制度的方式,将各个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政策决定等内容及时通报其他城市,组织、引导各个城市的市场行为主体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实施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迅速形成产业规模。第二,积极拓展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的有效方式,包括产业转移式、行业协调式、产品协作式、联合开发式、组建集团式。第三,合理解决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问题。如各城市联合开发的产业项目,不论项目所在地或注册地在哪里,形成的税收应按要素投入的比例由各方共享;因产业调整、产业链延伸等原因,某些产品或生产工序由一地转入另一地的,转入地新增的税收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转出方;跨城市组建的企业集团或其他生产经营组织,新增利税也不能由总部所在地独享,而应在要素投入各方之间合理分配;用有效的制度保障合作各方的权益等。第四,深化改革,优化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的社会环境。如对外招商引资要尽可能统一优惠政策,尝试采用城市群联合招商的办法;城市群内部人才流动允许只办理人事调动手续,不变更户籍属地;高速公路收费由分段收取改为统一收取,实行“一卡通”制度等等。此外,还可以积极申请试行生产型增值税转化为消费型增值税的新税制,即对城市群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组合而融生的产业项目,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买生产资料所含的税款等。


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史利国副主任提出,要建立京津冀的政府合作机制,为各方一起商讨、确定、研究问题,寻求共同利益所在及其实现途径,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为引导、推动三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推进政府合作,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二是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三是尊重市场、依靠企业。政府要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机制培育和障碍破除,为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创造条件。区域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为企业充分发挥追逐利润的天性,加速区域产业布局和地区分工形成,实现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紧密关联、相互促进,为增强整个区域经济活力提供保障。杨开忠副主任提出,在继续深化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机制的同时,京津冀应重点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即金融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作者分别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刊主任编辑)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背景 是区域间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吗

亲,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京津冀一体化推出的重要背景。北京、天津人均GDP 分别达到11.8、11.5 万而河北省人均GDP 仅为4.3 万内部严重不平衡。河北是重工业省份,这种产业结构往往伴随着环保等问题。而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的不完善更使得河北地区的经济远低于北京天津两地。而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和任务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良性互动。从而优化京津冀产业格局,建立世界级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目前面临什么困难? 从当前京津冀交通网络看,当前区域内交通布局过于集中,周边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高。此外,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不平衡,区域联动不足,无法把北京、天津与河北省的优势进行协同。而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两极分化,则严重破坏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导致优质人才大量向北京天津流动,河北省高素质人口流失。此外,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环保治理任重道远。【摘要】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背景 是区域间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吗【提问】
亲,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京津冀一体化推出的重要背景。北京、天津人均GDP 分别达到11.8、11.5 万而河北省人均GDP 仅为4.3 万内部严重不平衡。河北是重工业省份,这种产业结构往往伴随着环保等问题。而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的不完善更使得河北地区的经济远低于北京天津两地。而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和任务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良性互动。从而优化京津冀产业格局,建立世界级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目前面临什么困难? 从当前京津冀交通网络看,当前区域内交通布局过于集中,周边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高。此外,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不平衡,区域联动不足,无法把北京、天津与河北省的优势进行协同。而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两极分化,则严重破坏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导致优质人才大量向北京天津流动,河北省高素质人口流失。此外,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环保治理任重道远。【回答】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产业困扰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远非纸面上来的容易。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高明告诉记者:“北京市三地之间的经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存在诸多的问题。”以京津为例,京、津两市虽处在一个经济区内,但行政地位、经济实力相近,缺乏珠三角区域系统行政同属一省那样的共同利害关系,也缺少长三角区域系统以上海为绝对中心来统领整个区域的内在凝聚力。另一方面,京津在以往的产业政策上求大求全,均强调“一个不能少”,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使得产业结构趋同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严重,许多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不必要损失,还造成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与此同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一体化要求分析,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尚未形成,同区域一体化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报告》称,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约束作用很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区域性港口、机场、跨地区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另外,由于该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市场机制的作用还不足以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格局重组产生根本作用,因此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设开始。以港口建设为例,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京津冀各港口都在加大建设力度,同时又有新的港口出现。而每个港口规划的发展前景,通常都是向着高效益的综合性港口发展,未来港口功能将可能全面重复。这对于腹地共享、服务对象有限的京津冀都市圈港口体系的发展而言,无疑将是巨大的浪费。报告指出,在该地区的港口建设中,要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以天津为枢纽港、其他港口各有分工的港口体系,并通过铁路、高速公路等把主要港口和以京津为核心腹地、以辽东和山东半岛为重要支撑的环渤海地区联系为一个整体,从而改变港口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与腹地联系薄弱,后方集疏系统不能合理配套的局面。此外,科技创新优势在都市圈内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北京与天津和河北的合作则只占极少的比例,其55%左右的技术合同是面向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发达程度居全国前列,但京津冀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通达性却并不理想。

智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了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格局,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提供了协同发展之路。在国家战略引导下,京津冀三地通力协作,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围绕“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骨架,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大城市病”有所缓解;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1交通圈”正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联防联控机制日益完善;产业转移对接步伐加快,产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创新协同效果显著;公共服务一体化成效显现,地区间差距逐步缩小;市场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要素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协同行动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协同绩效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京津冀协同效应,亟须新内涵、新思维和新智慧。 根据协同理论的思想,京津冀城市群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尽管京津冀三省市的功能定位不同,但在整个区域经济布局中,各城市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因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即:从主体角度协调中心城市、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的共生互动关系,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从要素角度重点发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领域,并逐步拓展到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从机制角度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促进京津冀三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从技术角度构建京津冀多元主体协同的网络信息生态链,为区域集群式服务协同提供支撑。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科技体制改革成为引领协同发展的第一动力。因而,围绕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基于“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群,进而建设智慧区域,无疑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这不仅有利于发挥智慧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可以实现北京与天津以及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沧州、秦皇岛、石家庄、张家口、承德、邯郸、邢台、衡水等城市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群建设将发挥重要的协同效应。智慧城市以透彻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应用为基本特征,是一个复杂的自感知、自调节系统,包含感知、传输与互联、智慧处理与反馈以及信息流、控制流、知识流、价值流的协同优化。透彻感知好比人体的皮肤和五官,基于传感器系统,将可见性扩展到城市或区域各个角落,采集获取以前无法利用或收集成本过高的实时数据源,包括水、空气、电、气、道路、桥梁、房屋、排污口、停车场、车辆、人体、工厂、医院、物流、产品、商品、视频、卫星和飞机等信息。深度互联好比人体的神经中枢,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高带宽通信网络,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连接起来,进行跨领域、跨部门、跨时空的交互共享。智能应用好比人体的肢体,相当于人的社会分工,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工具、科学模型和功能强大的运算系统来处理复杂的数据以整合海量信息,并将特定的知识应用到特定行业、场景和解决方案中,如智慧的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生态环保、商业、政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 展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2020年中期目标,要实现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创新改革势在必行。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建设,能够凸显集群联合、泛在协同、共享增值的优势,必将为京津冀一体化注入新活力,有效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三地的具体功能定位: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打造京津冀生活网。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廊坊、唐山、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衡水11个地级市以及定州和辛集2个省直管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将率先联动。京津冀地区古为幽燕、燕赵,历元明清三朝八百余年本为一家,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为直隶省。民国初北京为京兆,天津属直隶省。民国定都南京后,北京改为北平,与天津同属河北省。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2019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84580.08亿元,占全国的8.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

问题一: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用政治的角度回答!谢谢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有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问题二: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首都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问题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迎接“大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夺取胜利的信心,增强主动作为的自觉,弘扬攻坚克难的作风,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深刻认识到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新航程,紧密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变革的伟大实践,努力考出好成绩。我们要增强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坚决完成好中央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问题四:雄安新区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总体目标。
与世界上其他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存在四个明显短板。一是相比全球主要的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总规模不足。二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北京、天津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过大,缺乏足够数量的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的二线城市。三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冀中南地区,缺乏有足够实力和较强带动力、辐射力的城市。四是河北城市化水平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这对于协同解决上述四个突出短板问题和促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都会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问题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意义在于: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有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上述作用的发挥,从政治的角度来说,①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和要求;执政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就要不断完善执政方式,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责任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要有效履行职能,加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问题六:请你谈谈深入推行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对我国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创新区域政策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一些依赖资源、能源经济的中西部省份来说,日子尤其不好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各个区域的不同发展探索,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动力成就了以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区域经济学所谓的四大板块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都有不同的发展使命和水平,而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也为其他板块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过去十多年沿海地区重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催生出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大量需求,能源价格飞涨,从而带动了中西部能源地区的高速增长,涌现了内蒙古、陕西等为代表的“金砖四省”。
然而,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高增速不再,一些地区以往的优势不再,煤炭经济下滑,使得以煤为主的地区增长乏力。因此,各个区域的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都是在不停寻找新的动力源的过程,通过区域政策方面的探索,为各个板块的发展注入活力。
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起,改革开放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从沿海开放到沿江、沿边乃至内陆开放,中国已经走向全方位开放,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提高开放程度的机遇,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机遇。
“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指出的方向。而相对于以往的区域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更注重于区域之间的合作,注重共同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一带一路”注重区域联动,更强调不同板块之间的互动,比过去四大板块战略更进了一步。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中西部地区与其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支持这些落后地区发展。不过,“一带一路”战略则是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板块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的互动。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刘云中认为,这种区域政策的创新是很大突破,它突破了原有区域政策甚至区域研究囿于国内的局限,强调内外联动,在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内,调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当然,这些新的区域政策不能完全替代旧有的区域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在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从区域政策和区域格局来看,中央一直强调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这还要继续做。”张占斌表示,在这个前提下要强调重点,就是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这不仅会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将对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合作起到一定带动作用。
带动中西部工业化与城镇化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未来要承担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重任,今年中国 *** 工作报告就提出“三个一亿人”问题,其中第三个一亿人是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当然,要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作支撑,因此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也需要同步推进。
“‘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是利好消息,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也希望中西部地区有更大的发展。”张占斌认为,将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建设会加快,也会修建、改造一些重大水利工程,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网改造也会加速,有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等......>>

问题七:如何理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涵盖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两市一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是 *** 十八大以来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中国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协同发展有利于发展大首都概念。

问题八: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举措有什么好处 新举措之一: 北京拟发展市郊铁路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已经成为京津冀三地 *** 的共识。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已经将京津冀的各个城市紧紧连在一起。
近日,北京媒体又爆出消息:北京市正在与铁路部门编制市郊铁路线网规划。根据前期规划,北京市郊铁路不仅将连接北京怀柔、平谷等远郊区县,还会和河北燕郊、廊坊、涿州等连通,形成1小时的轨道交通圈。
据报道,正在规划的这个市郊铁路是一种介于城市地铁与城际高铁之间的交通模式,主要是用于连接距离中心城在65公里到87公里这个半径范围之内的城市和区域。按照这样一个距离标准划分,北京的怀柔、平谷、密云、延庆这四个远郊区县,以及河北省的燕郊、廊坊、涿州这些北京周边的城市,都能纳入到这个范围当中

问题九:运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调整原有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立足全局,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集体功能之和的效果。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体现了这一要求。

问题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什么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发展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介绍

1、京津冀协同发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聚焦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观点网讯:4月14日,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已于近期印发实施。《工作要点》共安排部署了12大类70项重点任务,涉及173条重点事项。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2022年,北京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安排上,提出坚守“一个初心”,狠抓“两个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五项突破”,重点聚焦用力抓好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工作要点》提出,要紧抓“牛鼻子”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抓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实施,提升核心区服务保障功能,持续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促进具备升级条件的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推动区域性市场转型发展。   2022年,北京市将加快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各项任务。发挥北京“一核”主动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构架。协调周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共振。   接下来,北京市将继续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后续工作;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围绕强化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开辟多元化发展路径;用好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效应,延伸发展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推动出台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相关方案,办好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   同时,还要扎实做好冬奥可持续和遗产工作。深入实施冬奥遗产战略计划和场馆赛后利用计划,继续发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牵引作用,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聚焦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4月14日,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已于近期印发实施。《工作要点》共安排部署了12大类70项重点任务,涉及173条重点事项。
2022年,北京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安排上,提出坚守“一个初心”,狠抓“两个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五项突破”,重点聚焦用力抓好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工作要点》提出,要紧抓“牛鼻子”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抓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实施,提升核心区服务保障功能,持续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促进具备升级条件的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推动区域性市场转型发展。
2022年,北京市将加快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各项任务。发挥北京“一核”主动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定位清晰、梯次布局、协调联动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京津冀城市群主干构架。协调周边“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共振。
接下来,北京市将继续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后续工作;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围绕强化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开辟多元化发展路径;用好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效应,延伸发展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推动出台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相关方案,办好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
同时,还要扎实做好冬奥可持续和遗产工作。深入实施冬奥遗产战略计划和场馆赛后利用计划,继续发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牵引作用,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上一篇:黄伊雯

下一篇:氰基丙烯酸酯强力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