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军一把手

时间:2024-06-30 02:31:45编辑:小松

自卫反击战总指挥是谁

中国对越南发动的自卫反击作战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是行使自卫权的合法行为。战争起因于政治、服务于政治,战争的进程取决于政治的需要。我国在战争中运用的政治法律策略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其中的很多策略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能陷入唯战争论,又要灵活采取政治军事手段达成最终的战略目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作战的指挥中心设在北京西山,总指挥是邓公,副总指挥是徐向前。1、1978年12月7日的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发动对越战争。时任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的邓,当面任命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为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1979年1月1日,军委调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出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因杨曾经在1967年率友好代表团进入越南北方考察过军事形势,杨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2、战前,许世友的前指制订了作战方案,被邓否决了。军委的方案始终以同登与谅山为战略目标。3、为了攻打越南,全国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南战区的司令是许世友;北战区防止苏联突袭,司令是李德生。 来源:各界·下半月


自卫反击战总指挥是谁?

许世友上将、杨得志上将。1、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总指挥——许世友上将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1980年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1982年年9月,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世友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救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2、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总指挥——杨得志上将1950年2月兼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1952年7月任志愿军第2副司令员。1954年10月30日任志愿军司令员兼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扩展资料: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打乱了苏联一越南的战略部署,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越南经过这场战争后也变得疲惫不堪。通过十年的轮战,解放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挥人才,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战争中,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将清末清政府和法国签订的边界向前推进,控制了中越边境地区广大的战略制高点,并在1999年通过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予以确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越自卫反击战

知府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知府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知府又叫做太守,是某一个州郡的最高长官。知在古代作为管理的意思,府则是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唐朝时期,才设置了府伊。到了宋朝时期,才有了知府的称号,主要管理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元朝时期废掉府设置了路,到了明清时期又被改了回来,省县之间的行政单位成为府。散州的知州官职品级是明朝时正七品,清朝时是从五品。隶属于府和道,不辖县,行政区域与县相同,但级别高于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县级市)的县长。所以,明清时期,府和直隶州的行政级别相同。如果与府平行的话是直隶州。与县平行的是散州。只是品级和待遇上有区别。知府要是放到如今的话,则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古代是政法不分家的),知府下面有同知、通判等属下,分管一府的督粮、军队、捕盗、水利等事务。而且府也有直隶府(无此职位,方便认识而已),例如明朝国都北京、留都南京的管理者,则成为顺天府尹和应天府尹,为中央官员,地位和省级官员一样。宋朝的知府、知州、知县,虽是地方官,却不是由上一级任命,而是统一由中央任命。也就是说,州府只有监督,没有任命下一级知县的权力,这就确保了朝廷把人事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明清两朝,基本沿袭了宋朝地方官制度,均设知府、知州、知县,但不再作为中央派遣到地方的官员,而明确为地方官,不再拥有“权知”这种临时性的意思。


知府在现在是什么官

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扩展资料:基本解释明朝以来对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宁夏知府。—— 唐· 高适《别董大》知府朱孝纯。—— 清·姚鼐《登泰山记》。知府属于从四品。详细解释官名。 唐 制于京都及创业驻幸之地特置为府,至 宋 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或置牧、尹,或以朝臣出任,权知府事,省称知府。 明 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官名,管辖州县,为府一级的行政长官。 清 代因之。《水浒传》第四六回:“知府随即取了供词,行下公文,委当方里甲,带了仵作公人,押了邻舍、 王公 一干人等,下来检验尸首,明白回报。” 清龚自珍《江南安庆府知府何公墓志铭》:“ 龚自珍 娶于山阴何氏 ,实知府 裕均 从女孙。”参考资料:知府-百度百科

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区别

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区别在于职务概念不同,市委书记是党内职务,市长是行政职务,而且职责不同,市委书记负责所在市一级区域内的党务工作,而市长是主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再有就是职务权限不同,市委书记是所在城市的党委最高负责人。一、职务概念不同市委书记是党内职务。市长是行政职务。二、职责不同市委书记职负责所在市一级区域内的党务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开展本地区党的建设工作,设立政法委员会,党务委员会等部门分工负责。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管理方面分工合作,与市长协调并进。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考察任命党委成员和其他相关的人事任免。市长职责是主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地位在中共中央派驻的市委书记之下。三、职务权限不同市委书记是所在城市的党委最高负责人,所在城市执政最高领导。市长是城市最高职位官员的职称,他属于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正局级级别。

为什么市委书记会比市长官大

要理解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区别,首先要知道“四套班子”,既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除去这些之外还有两个独立机构,既检察院和法院。市委书记就是党委的最高领导,市长是政府的最高领导。但是市委书记是市长的明确上级,因为《中共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委全面领导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党委要领导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这些机构,但是政府无权干涉其他机构,所以市委书记的权力更为全面,是全市各领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说到这里再说点其他的,在军队也有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党委书记一般有政治主官兼任,副书记由军事主官兼任,但是在这里书记和副书记是平级的,因为《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军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政治工作由政治主官负总责,军事工作由军事主官负总责,所以师长和政委同为部队第一首长,第一责任人,不分大小。
再谈谈院校,一般地方高校校长的权力是要大于党委书记的,因为《中共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党委领导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党委书记是不是最有权力的,还要分类讨论。


革命历史事件有哪些

有:平型关大捷、南昌起义、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七七事变等。1、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2、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4、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5、平津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津战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七事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昌起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唐宋两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基本特点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全。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唐代尚书省别称南省,中书门下所发的制令,皆由这里转发中央有关部门及地方州县具体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中书省的职能是起草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唐初两省共掌中枢决策,合称北省,唐玄宗后,决策重心逐渐由门下省转到中书省。这样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中枢决策机关,行政事务机关与监察机关的分工更加系统和制度化。
两宋时期,中央行政机构和官职制度路径改革,复杂而多变。宋代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形同虚设。另设“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最高行政机构。宰相“佐天子,总百官,事无不统"。又设参知政事以分事权,形成对宰相的有力牵制。枢密院源于唐末五代,宋延其制,掌管全国军事,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三司是主管全国财政的最高机构,其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与宰相枢密使鼎足而立,分属皇帝。神宗改制后,撤销三司,财权归宰相,南宋是因边境常有战事,宰相有兼管部分军政,其权乃大。


唐宋两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基本特点

唐宋两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唐宋两朝中枢权力体系采用三省六部制,其影响如下: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官员双非是什么意思

官员双非,是指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大陆官员,在香港所生的子女。
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4条的规定,宣判庄丰源案,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大陆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以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这就导致了大陆居民大量拥入香港生子女。
法律链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简称香港居民,包括永久居民和非永久性民民。
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为:
(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
(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的中国公民;
(三)第(一)、(二)两项所列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
(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持有效旅行证件进入香港、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国籍的人;
(五)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第(四)项所列居民在香港所生的未满二十一周岁的子女;
(六)第(一)至(五)项所列居民以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只在香港有居留权的人。
以上居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和有资格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取得载明其居留权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香港特别行政区非永久性居民为:有资格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证,但没有居留权的人。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

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世界观,深刻理解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各级党组织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抓,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理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警示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算好“人生大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树立“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人生观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头脑常清醒、行为常规范、形象常保持,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因作风蜕化这一“慢性病”导致贪污腐败的“致命伤”。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效与否,不仅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抓好制度落实,强化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针对党政一把手在单位中地位特殊、赋权过重的具体情况,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一是要落实考察制度。除了结合班子成员的个别调整和班子换届工作搞好对一把手的考察之外,还要结合班子年度考核和班子平时考察,加强对一把手的经常性考察。考察时,既要注意考察一把手的任期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重视对其在用人原则、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二是要落实考核制度。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要结合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定期地对下属党政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与考核。考核中,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其他副职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使下属党政一把手能经常处于上级组织的监督之中。三是要落实谈话制度。可采取分工负责、党政对口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定期地找下级党政一把手进行谈话,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党性党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凡下级党政一把手在提拔、调离或交流任职前,出现失误或挫折时,群众中有不良反映或发生、发现问题后,上级领导都要及时地找下级一把手进行谈话,有问题的还应认真进行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或进行提醒,或提出戒勉,或作出处理。
(三)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干部职工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力度。干部职工的监督是一种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监督,而实行政务公开又是实现职工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政务公开,把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内容和过程公开化,把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事项公之于众,从而防止权力的滥用,杜绝或减少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制约

对一个地方和单位来说,党政“一把手”是“引擎”,是“总舵手”。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一个部门工作开展得如何,党政“一把手”的思路和作风起着关键性作用。党政“一把手”能正确行使权力,一个地方,行业,单位(部门)就能凝心聚力、蓬勃发展;反之,党政“一把手”不能正确用权,则会导致一个地方歪风滋长、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因此,必须加强对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一把手”在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中的作用,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权力的二重性决定了对权力必须进行制约和监督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一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其意志、愿望或者达到某种目标,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控制或者决定的力量,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力量。权力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权力,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权力来管理。一方面,权力是用来给人民当好公仆的,首先是表现为一种信任、责任和奉献;另一方面,没有约束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公共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就一定会导致腐败。
  (二)腐败的发生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规律表明,任何腐败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公共权力、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腐败行为发生的完整链条,而公共权力在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如何将党政一把手所掌握的权力进行有效地规范和制约,对预防腐败,构筑权力防线具有重要意义。
  (三)权力运行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目前正处在历史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权力的滥用还不同程度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分权制衡不足,专门监督机构独立性和职能发挥受限,民主监督作用还不能有效发挥、制约监督手段还很缺乏,这在党政“一把手”的制约和监督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人民群众对此还不是很满意,对由此导致的消极腐败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根基,损害了党的公信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置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保证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
  二、当前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乏力,导致自身不愿监督,上级不会监督,同级不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不能监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党政“一把手”政治理论素养较低,宗旨观念较为淡薄,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的问题,不愿接受监督,甚至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工作中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回避或拒绝监督,自身不愿被监督和制约;少数上级领导和上级组织过多地注重“选人、用人”,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育人、管人”,重“自律”,轻“他律”,重任用、轻管理,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的廉洁寄托在“一把手”个人的修养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从外部、从制度上进行监督,对下级工作情况的了解也仅仅是通过年度工作考核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听取汇报,通过民主测评和征询意见建议,导致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大大弱化了上级监督力度;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往往害怕监督“一把手”影响班子团结、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害怕受到打击报复“穿小鞋”,影响个人政治前途和利益,这也严重影响了其行使监督权的独立性,很难实施有效监督;现实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度更大,往往名存实亡,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多余”的摆设;在群众监督方面,少数地方、部门以及单位决策过程、权力运作仍然不够公开透明,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领导活动和政策规定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够畅通,措施不够完善,群众无法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群众的监督权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二)离开权力授受关系谈监督 。 监督,归根结底,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制约关系,是权力授受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督和督促。这是监督的实质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往往离开这个实质问题来谈监督、抓监督,其结果,虽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力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然而实际效果并不能是群众满意。要从根本上改变监督不力的状况,必须牢牢抓住监督的实质,调整和理顺权力授受关系,建立起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从基层选举产生党政一把手的依次选举的授权链,改变实际存在的由上层直接决定党政一把手人选的颠倒着的授权链。这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深层基础。首要的和最为基础性的是充分行使基层干部群众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产生党政一把手并实施授权。只有处理好这种权力授受关系,才能谈得上强有力的监督。
  (三)过分强调支持和配合,忽视监督的相对独立性 。
  长期以来,谈到监督问题时,往往强调监督与被监督的统一性或相互支持和“合作”,而忽视监督者及其监督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讳言监督与被监督的“异体性”。受此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专门监督机关常常被置于被监督者的控制之下,几乎在一切方面都受制于、依附于被监督者,使监督者实际上没有多少独立性。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专门监督机关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使“铁面无私的监督”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四)依赖于被监督者的“自觉”,而忽视监督的强制性 。由于监督主体的行为缺乏独立性,必然导致把加强监督寄希望于被监督者的自觉或主动。而理论和经验都证明,被监督者由于手中所拥有的权力的本性使然,几乎都不愿意接受监督,甚至竭力逃避监督。把加强监督寄托于被监督者的自觉或主动,是不现实的,靠不住的。正因为被监督者一般来说没有这种自觉性或主动性,才需要监督;反过来,如果被监督者能够自觉或主动接受监督,那监督也就没有必要而成为多余的了。
  三、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世界观,深刻理解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各级党组织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抓,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理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警示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算好“人生大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树立“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人生观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头脑常清醒、行为常规范、形象常保持,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因作风蜕化这一“慢性病”导致贪污腐败的“致命伤”。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效与否,不仅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抓好制度落实,强化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针对党政一把手在单位中地位特殊、赋权过重的具体情况,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一是要落实考察制度。除了结合班子成员的个别调整和班子换届工作搞好对一把手的考察之外,还要结合班子年度考核和班子平时考察,加强对一把手的经常性考察。考察时,既要注意考察一把手的任期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重视对其在用人原则、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
  二是要落实考核制度。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要结合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定期地对下属党政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与考核。考核中,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其他副职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使下属党政一把手能经常处于上级组织的监督之中。
  三是要落实谈话制度。可采取分工负责、党政对口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定期地找下级党政一把手进行谈话,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党性党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凡下级党政一把手在提拔、调离或交流任职前,出现失误或挫折时,群众中有不良反映或发生、发现问题后,上级领导都要及时地找下级一把手进行谈话,有问题的还应认真进行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或进行提醒,或提出戒勉,或作出处理。
  (三)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干部职工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力度。干部职工的监督是一种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监督,而实行政务公开又是实现职工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政务公开,把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内容和过程公开化,把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事项公之于众,从而防止权力的滥用,杜绝或减少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要推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提高工作透明度。要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办理人、财、物等事项,要做到办事内容、办事条件、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五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保公正。把党政“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情况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二是要实行决策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要建立健全上级领导和下级领导及干部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避免因“一把手”个人主观武断而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是要加大评议发言权。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依靠干部群众制约和监督领导班子的有效措施。干部群众与党政“一把手”工作、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能力大小、功过是非、廉政与否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随着党政“一把手”工作透明度的提高,应让更多的干部群众或其代表在党政“一把手”的奖惩、任免中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上级主管部门应将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党政一把手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只有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拥有发言权,才能真正使“一把手”产生“怕群众”的心理,从而使自下而上的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四)发挥集体作用,强化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相互监督。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最重要的是要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相互监督作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正确对待班子内部的不同意见。来自班子内部的监督,目前主要靠班子成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看到,领导班子内部相互开展批评、存在不同意见的情况,具有二重性,它既可能形成各执已见、互不相让的局面,也可以起到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作为党政“一把手”来说,要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善于集中不同意见。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来说,不能因为下级班子中有不同意见,就认为这个班子有“内耗”、不团结,关键要把握好相互制约的“度”。
  二是要注意优化领导班子的不同结构。在领导班子的选配上,既要注意班子成员能力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专业的多元性,也要注意班子成员年龄的层次性、性格的互补性、气质的协调性。既要选配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知人善任、见贤思齐,能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的一把手,又要配备有意志坚强、思想开拓、锐意进取、勤政务实,勇于发表意见、敢于坚持原则的领导成员,以形成一个搭配合适、结构合理,既相互制约、又团结共事的班子,避免领导班子过于“铁板一块”、“一团和气”而失去相互监督的作用。
  三是要坚持各项制度措施的不断完善。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包括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党政议事规则等集体决定重大问题的有关工作制度,以及定期交心通气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用民主的、科学的、具有法规性质的制度管人、管事,防止“一言堂”和权力过分集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作用,保证对一把手的监督有依据、有力度、有效果。
  (五)把握监督重点,强化对党政“一把手”在权力运用上的监督。 搞好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重抓好对“一把手”在权力运用上的监督。具体到工作实际,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重大决策权的监督。只有加强对重大问题决策的监督,使决策做到民主化、科学化,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党政“一把手”只有在重大问题决策中,自觉让职工参与,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与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共赴患难,减少失误,办好事业。
  二是要加强对选人用人权的监督。要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扩大知人视野,公开用人程序,为群众参与创造条件,严格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选好用好。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上努力做到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公道使用,切实改变“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用人”的状况和“选人不广、知人不深、用人不准”的弊端,坚决杜绝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三是要加强对资金运用权的监督。财务管理实行“一支笔”制度,原意是集体研究、一人签字,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制度发生了演变和异化,变成了一人说了算,且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导致财务审批权力高度集中于一把手。因此,要克服“一支笔”的弊端,健全和完善资金运用上、财务开支中的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建立重大开支“会签”制度,特别是要严肃财经纪律,杜绝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帐”等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为,彻底解决好资金运用中“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问题。
  (六)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行使工作职能,克服畏难情绪,要按照“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工作方针,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以实际行动履行自身职能。要积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党内监督制度、落实惩防体系,加强党内监督;要加大惩治力度,开展执法监察,及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各类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要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办案能力、执纪水平;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探索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新途径。

参考: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
http://jxqf.chenggu.gov.cn/jyjl/37718.htm


乡镇副镇长是什么级别?

问题一:副镇长属于什么级别 副科级。

问题二:镇长是什么级别 根据城镇的情况,正科到正处不等
正科级镇最为普遍,全国大多数县下辖的乡常多数为正科级。
副处级乡镇比较少见,不过现在国家行政区划改革制度深化,这类镇也比较多,代表就是山东省有许多这类镇。
正处级镇大多数是分布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下辖区内。
镇长的级别和镇的行政级别一般情况下保持一致,全国镇长行政级别按数量分的话,正科级最多,正处级次之,副处级最少。
不过近年来,国家加强县域经济改革,许多正科级大镇被晋升半级,成为副处级,其代表就是山东省

问题三:乡镇党委委员和副镇长,哪一个职务的级别更高 级别一样,但看具体安排,
如果副镇长不是党委委员的话没有党委委员有话语权,
党委会是最高的决策会议,
党委委员一般都是兼任的,有其他的分工,
比如人武部主任,镇长,镇委书记都是党委委员的,
副镇长有两个三个不一定,看当地的编制,
有的副镇长没有入党委成员,级别和其他一样,但权力大不一样。

问题四:副镇长是什么级别? 直辖市副处级,副省级城市副处级,地级市副科级。

问题五:请问乡镇当官的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有什么区别? 镇党委书记,主持乡镇党委全面工作,是乡镇的一把手。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在党委的领导下,主持 *** 全面工作,听书记的。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在书记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群众工作,听书记的。
以上三人是镇的主要领导,正科级。
另外在党委系统,还有
党委委员,
包括纪检委员,负责纪律检查,听书记和副书记的。
组织委员,负责各个村的干部配置。听书记和副书记的。
宣传委员,负责全镇文化和广播。听书记和副书记的。
政法委员,负责治安联防的。
*** 系统,就是副镇长了,
分别负责经济、财税、农机、农业生产、乡镇企业、水利林业、商品供销、文化计生等工作,听书记和 镇长的。
上边这是副科级干部。
下边还有
党政办公室,负责协调党委 *** 的日常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协调经济发展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协调社会工作。
这三个办公室是乡镇党委 *** 的主体部门,下边就是事业单位了,
主要有的:一是乡镇直属事业站(所),
包括司法所、房管所、农机站、农技站、水利站、城建站、计生站、文化站、广播站、经管站、客运站等;
二是区直部门与乡镇双层管理的站(所),包括包括土管所、财政所、派出所、林业站、法庭、卫生院等;
三是“条条管理”的机构,包括国税分局(所)、邮政(电信)所、供电所、工商所、信用社等。

问题六:乡镇镇长干部是什么级别 乡镇镇长是正科级干部。
参照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
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各营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

问题七:邛崃市下面的镇的副镇长,镇党政办主任分别是什么行政级别? 鼎崃市是四川省成都市代管的县级市,成都市为副省级城市。
邛崃市市级正职为正处级,使用等同副厅级。
邛崃市市辖各乡镇正职为正科级,使用等同正处级。

问题八:1、一般一个镇(乡)一般有几个副镇长(副乡长)?几个副镇委书记(副乡党委书记)?都是什么级别的? 一、应该说书记,再说乡长,因为书记比乡长阀~~!
党委书记只有一个,副书记是两个,一个兼任乡长,一个管党建
乡镇长只有一个,副的一般四个。
二、由县委组织部提名,县委决定,或县委常委会动议,县委直接发文任免。
三、乡镇团委书记是股级,也就是科员级。

问题九:副乡长是什么级别 一般是副科级。

问题十:正科级乡镇,哪些职务是正科级,哪些是副科级,各所所长又是什么级别?谢谢!详细一点。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
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
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
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鸡务的副主
任科员


镇长是什么级别

镇长是最低的一层人民政府主官,是政府的负责人。党内职务为乡镇党委副书记,俗称乡镇的“二把手”。镇长的级别在各地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最高可到副厅级。一、岗位正科级,个人正科级。这一类的镇长最多。因为在我国众多的省、自治区内,乡镇的规格普遍为正科级。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作为三套班子的“一把手”,是自然而然的正科级领导。虽然这类领导的行政级别不高,但其实大多经历过办事员、副股级、正股级、副科级的成长历程,所以个人履历都很丰富。在这一类中,存在个人高配至副处级的镇长,但数量其实非常少。因为只要出现“高配”,首先得到这一实惠的是乡镇“一把手”党委书记,镇长肯定是退而求其次的考虑人选。特别指出的是:副省级城市的县,比如青岛、广州等,县的规格仍是正处,所以乡镇的规格就是正科,与普通地级市相同,并无“过人之处”。二、岗位副处级,个人副处级。这一类的镇长,主要存在于重庆市的县内。四大直辖市内,只有重庆还存在副厅级的县。以此类推,重庆市所属县的乡镇,属于副处级规格。作为镇长,自然也就是副处级。三、岗位正处级,个人正处级。目前,其他的三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均已实现全部的“县转区”,均为正厅级的区管辖正处级的镇。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都是实实在在的正处级干部。

历史上三个半将军是谁

  三个将军: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号育容、育荣、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侗族后代。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首,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半个将军:刘伯承,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历史上三个半将军是谁

三个将军: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号育容、育荣、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粟裕,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侗族后代。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首,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半个将军:刘伯承,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上一篇:忍者神龟全集

下一篇:九字真言咒